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蝴蝶镜子

开幕时间:2014-09-13 16:00:00

开展时间:2014-09-13

结束时间:2014-10-12

展览地址: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8号楼111室 S.O艺术空间

策展人:许晟

参展艺术家:王小双

展览介绍


从一般的定义来说,肖像是对人物形象的再现,它要表现的不仅仅是外貌,还有精神内涵,甚至一个时代的气质。它是以具备自身特征的人物主体,以及艺术家对这个独立主体的理解和刻画方式为基础的。但还有一些作品,如梵高的两把椅子,或吴镇笔下的老树,也可以被当作肖像来观看,这样的作品暗示了关于肖像的,更广阔的领域。
今天,如果我们把肖像看作一种对观看方式的引导,让它引领我们在艺术的长河中穿行,我们究竟能够看到什么。在想象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超越对肖像的一般定义,去重新理解肖像的本质。
肖像的精神性来自艺术家对人物的精神甚至灵魂的触摸,以及借此表达某种崇高感的愿望。这种愿望,原本来自肖像的源头——如神像和图腾——的属性;而在今天,它被抽象为一种对艺术之美的信念。当代的艺术怀疑艺术本身的价值,并通过外在的理念,或者说观念,以及社会价值,哲学定位,独特性,影响力等标尺来衡量作品的价值,这些外在标尺让艺术回到了一种功能性。肖像原本也是作为一种功能性的艺术而诞生的,但在今天,它自身的精神性已经脱离了初期的功能,成为艺术家自身的追求与需要。它来自艺术家与对象之间的沟通,以及艺术家依靠自身的创作能力,对这种沟通的探索。这种沟通是向内的,艺术家在赋予对象精神性的同时,尽量抑制自我意识的直接表达,并由此排除外在语境的干扰。这一理解方式是抽象的,并不具备定义的功能,但可以首先让我们摆脱传统肖像在题材和形式上的束缚,进入到感知的层面。由此,无论传统的雕塑,还是影像,甚至装置,都有一些作品能够从肖像的层面去观看和感知。
王小双的绘画依然是典型的肖像作品,并没有在媒介或表现内容上有所创新;不过,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当一切形式都不再因其媒介或题材而具有天生的意识形态立场时,肖像绘画反而成为最直接的,对肖像本质的表达。同时,王小双的选择仍然是天然而自觉的,精神层面的选择,并因此将自己的表达欲望完全赋予了画中的对象。
她作品中的形象都来自自己的创造,显示出相似的面部特征和气质,这些特征只随着她的表达需要而变化,并没有描绘特定的模特。在“心绪”系列里,所有的人物都凝望一处,同时显现出某种“被观看”的表情特征;而在“游离”系列里,人物似乎摆脱了外在视线的注视,更加自如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也许暗示了“心绪”里的某种不安,以及“游离”所向往的自在。“片刻的宁静”似乎是“游离”的某种延续;而“面孔”则像是画家突然抽离了自己的表达线索,开始以外在的立场审视自我的状态。
从这一点来看,画面中的人物都源自画家的自我意识,虽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自画像,却像一面心理层面的镜子,反射出画家的心境;或者说,画家是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拟人化了,并反应在画布上。肖像描绘的不是别人,而是画家自己;这也是当代绘画中的肖像作品区别于传统肖像的常见因素之一。
当一个艺术家选择以肖像为题材时,往往要面对最为深刻的自我探寻与拷问,并以巨大的勇气进入灵魂深处,发现那里的美好与危险,再通过不断的磨练与积累,达到用画笔连结内心与画布的境界。从这一点来说,王小双作为一位年轻艺术家,她的绘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她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正在塑造中的精神世界,并在画布上不断感受到那里的美丽与力量。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