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胡行乱为”何利平行为作品展

开幕时间:2015-03-28 15:30:00

开展时间:2015-03-28

结束时间:2015-04-12

展览地址:艺家国际画廊 天仁北二街299号

策展人:叶彩宝

参展艺术家:何利平

主办单位:艺家国际画廊

展览介绍


前言异型气质-何利平行为作品解读文/叶彩宝

2002年何利平考入川音美院雕塑系,此时正值川音美院建校初期,美院充满朝气、教学开放自由。2003年何利平开始接触行为艺术这一艺术形态,同年8月创作了第一件行为艺术作品《画饼充饥》。在十多年的创作经历中,艺术家不断尝试突破自己,并警惕重复,试图跳出日常经验创作作品,让行为回归行为本身。异型是相对于规则而言的,何利平的行为方式奇怪难以理解“不守规则”并另辟蹊径。

一、机智与荒谬的学生年代(2003年-2007年)

改革开放以后8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在信息发达的社会环境中成长,深受欧美文化及现代网络传媒影响,同时,在作品上他们更具备解构经典、注重个人实验的品质。在艺术家大学的五年中,行为艺术并未纳入教学的情况下,何利平创作了10余件行为作品,这在中国艺术大学内已是十分少见。《画饼充饥》是把一个虚化的词给物化,以真实的月饼交换画出的饼并吞咽下肚,从中看出艺术家已经对“行为”反日常的基本理解。同时在作品《天人合一》、《殊途同归》中我们看到艺术家还未脱离学生时代的“专业意识”,所采用的材料也是“雕塑”、“色彩”,但是这对艺术家个人成长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作品《欲死不休》中艺术家选择用卫生纸“上吊”极具喜剧色彩,幽默的表演了一个人类共同面临的死亡主题。在艺术家《还是一样》《想个鸟、做个鸟》等作品中我们还能体味到其机制、幽默与荒谬的行为方式,艺术家试图解构经典行为方式所带来的固化思维。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2005年何利平与王挺共同策划的集体行为艺术作品《@41》,在网络冲击的时代@成为互联网的标志,参与者有全裸女性2名男性39名,这在公共空间裸体成为禁忌的当时一度引起轰动,同时也给学校及参与者带来莫大的压力,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电视台……纷纷报道,家长们也来问责校方。这一触碰人类道德底线的行为艺术作品,同时在艺术界引发对网络时代信息冲击所带来变革的讨论。

2007年面临毕业的何利平创作的作品《点》我以为是带有人生阶段情绪的,他选择的方式是与物置换,用身体置换传统木锯子用来拧紧的木块,这是学生时代最能体现身体张力的一件作品。

二、无序的尝试与自然生成(2008年-2015年)

08年以后,何利平参与众多国际国内行为艺术节,同时越来越注重行为艺术语言的探索,艺术家在选择行为材料时也是非识别的“传统文化符号”,同时对行为创作方式也发生质疑。在作品《想个鸟,做个鸟》长期行为计划中,艺术家干脆采用志愿者的方案,让身体只参与行为而不进行思考,反向思维“不创造即为创造”。作品《快餐》犹如都市快闪,作品《嗝屁》记录生理反应的痕迹,作品《哥的方式》以异样的方式吃一杯冰淇淋均表现无聊之极的事情,艺术家洞察了无聊、无意义的价值,正如斯文森说道:“无聊将通常情景下的东西抽离出来。它会另辟蹊径,开辟新格局,因此,考虑到无聊已经剥离了事物原有的意义,自然而然地它会产生新的意义。”

作品《16′46″》、《像国王一样的演讲》均是艺术家对身体承受极限的考验,同时《16′46″》传达了偶发应急情况下人们对“生命事故”的反映,映射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在作品《1234567》、《零视觉123》、《中国故事123》、《123》、《321》、《荒聊九段》、《形成法》中艺术家尝试把行为分成段落演绎,像是拍电影的分镜头,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些设定并无明显的逻辑关联性,艺术通过表演成为仪式,荒诞的仪式感令人思考,这也许是艺术家一直追求“未知”的魅力所在吧!

“胡行乱为”何利平行为作品展开幕是何利平先生与许愿女士的新婚答谢宴之日,我也是“胡想乱写”作一小文,仅是个人对何利平行为作品的一些看法。

2015年3月23日写于保利中心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