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越过山丘”冯峰个展暨新书《越过山丘》首发式

开幕时间:2015-04-19 15:00:00

开展时间:2015-04-19

结束时间:2015-04-19

展览地址:北京世贸天阶时尚大厦二层L214时尚廊书店

策展人:丁玮

参展艺术家:冯峰

主办单位:艺客《NOART》FENGART

展览介绍


展览前言

十年,我感觉自己很久没有读书了,整整十年。直到十年的尽头,遇到了冯峰。

开始写这些文字时,冯老师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多年来, 他拖着病体行走着,一直微笑着走在路上,如风,如歌。他用旅行的方式静静等待,等待那一刻张开双臂,拥抱鲜花,拥抱死亡。

看冯老师的画,联想到庄子的一个故事:庄子将死,弟子们商议,老师死了,一定要厚葬。庄子说,对的,绝对要厚葬!我 要以天地为棺材,日月星辰为陪葬珠宝,天下万物是送我走的礼物。学生们不同意,那不就是把老师扔进荒郊野外嘛。不行呀, 乌鸦老鹰把你吃了怎么办?怎么也得搞个棺材葬在地下呀。庄子 说,把我放旷野里,乌鸦老鹰要吃我;把我埋在地下,蚂蚁也要吃我。你们怎么抢了乌鸦老鹰的大餐,专门送给地下的蚂蚁吃, 太偏心了呀!这才是真豁达和真幽默。鲲和鹏不在于形体之大, 而在于境界之高远。形体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在乎。当你看破生死,齐了万物,你就得到了庄子认为最高的境界:道。

承载着这样的道义,怀着对古人的崇敬,对现实的悲悯。冯老师做出了一系列的残楼装置,是他内心世界的寓意,也象征着 当今中国的一种情景:文化的支离破碎,文明的丧失、残缺,世界一片混乱。冯老师说:“我们可以用我们现在的住所跟老祖宗的审美比较一下,有时我会在一个断壁残垣上长跪不起”。我以为:艺术家应该用他的作品向人们提出问题,并去思考。我们怎样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老祖宗创造的文明,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该如何去做?

于是,他放弃了城里舒适的生活,在宋庄租了几亩地,盖了一座四合院,青砖老瓦、古木残亭、破家具、老石雕,与花草树木、猫猫狗狗过着村民似的生活,那是一种滋味。

他的艺术是他的生活,或者说他本身就生活在艺术里。工作之余,他喜欢听交响乐,看中国的戏曲,劈柴生火,打台球,斗地主,吃饭睡觉......

魔鬼藏在细节里。他说,一个男人应该做男人要做的事。半 年来,与冯老师相处和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他多次对我说电影 《教父》那句台词:“女人和小孩可以粗心,但男人不能”。

他从16岁当兵,后来写作、做建筑、摄影、画油画,做装置……几十年,而最终,他把这些经历化成水墨,用这种方式继续书写着他的生活方式。

我时常想,如果我能进入他的画里多好啊!沿着他那枯枝般的线条去寻找春天的颜色,因为我想知道他是否为水墨而生?为水墨而死?

“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与你分享近年来冯老师的作品。

最后,我真想悄悄的告诉他:

你感染了我

你鼓舞了我

丁玮2015年3月

断壁残垣里的游魂

——栗宪庭

说冯峰是个画家,不如说冯峰更象一个“传统文人”,琴棋书画对于传统文人不是吃饭的职业,而是陶冶性情的爱好。对于冯峰,画画也只是他的爱好之一。冯峰八十年代初辞去公职画画以前,曾出版过三本诗集,在海内外发表过十几篇小说和一百多万字的散文和杂文,设计过几个私人的宅子,同时还好篆刻,好书法,闲来还去旧货市场淘古董尤其古代石雕……。现在画画之余,依然写诗,写散文,设计房子,弄园子,淘古董,近来淘古董居然到了淘古房子,古亭子的地步……而且他淘古董没有丝毫商业甚至没有收藏的概念,就是为了赏心悦目,为了把玩,为了满足“进入古人世界”的精神需求。

很多评论冯峰画的文字,多说他的画是诗画,我当然赞成,我觉得冯峰的人生就是诗的,生活是诗的,意思是说他的生活以及他的全部人生,就是在一般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之外“意象”地活着,而且这“意象”,就是古文人那种“伤春悲秋”的精神世界。冯峰的诗文中充满了残雪,枯藤,细雨,秋风,落叶这种伤感的意象,而且真挚得让人觉得他似乎没有生活在今天,他可以“整整一个早上,呆呆地透窗看这一池残荷落花,想这朵花儿在这秋里也该是长命的了。可我怎么就没能在她飘落时守候呢?真的不该出门,尤其是在这时的秋里。”后悔自己“几天的韩国之行,就为了一个展览错过了荷的花朵离胫而去的死亡般的美丽。”他为了李渔文中的“木槿朝开而暮落”句,一整夜守候在木槿花树下“盖着一条军毯,抽着纸烟,喝着酒,借着门楼纸灯昏黄的光亮,在月影星疏下看那木槿的花是怎样的落合。四周是一片铁灰色,蛐蛐在大声地唱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虫轻轻地低鸣,余下的是大地的寂静。我就和这夜色一起等候这木槿花的落。”然而,花落不但与他无缘,而且自己还给冻病了,依然不悔“尽管病了,但是为了那花容的美貌,心想也是值得的罢。”他也半夜三更起来,“像幽灵似地走到园里,躲在檐下与惊醒的褐鸟儿一起听着这雨夜的和弦,在回廊的清冷中‘倚着闲窗数落花’。禁不住也泪眼模糊,猜想着纳兰公子当年的忧伤。”

冯峰象一个游魂,游荡在中国文人伤春悲秋的世界里,游荡在传统的断壁残垣中,用传统的碎片和他自己的想象,拼接出他自己对人生的忧伤和感慨。

冯峰的画,基本上为三类,一类是综合材料的厚画法,这类作品力求“古物风貌”,画面仿佛是一个壁画的残片,或者是某一个漆器局部的故事画,或者是某瓷器上青花线描的故事画,乃至一件古代出土的陶人或者玉兽,也被作者画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孤独而悠远……这类作品全部采用综合材料和西方古典坦培垃的画法,以增加“古物风貌”——时间的变迁和风雨的痕迹,借以寄托作者的怀旧情绪和人世沧桑的感觉。

第二类油画作品,直接取材于自己的生活。作品方式象传统文人画,因为采用文人画借物咏怀的方式。或者说更象文人诗,因为多采用比、兴手法,但没有因袭文人画的程式——多以竹菊梅兰的意象表达作者的情怀,而是象诗另造了一套比、兴的物和场景,如《爱情故事》,把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比作濒临溺亡的泳者,画面是深渊似的水,和渐渐远离却招手相望的恋人。《过去和现在》画面近景是一对夫妇或恋人,中景是把一对夫妇的身体画成缠绕在一起植物根系,两对夫妇让人感觉是家族关联的根系,远景是北方村落和骑马的人,或许用来给观众提供冯峰家族更加遥远的草原的根吧。《荡》的画面是一个旋风似的形象托举着一个女裸体,旋风画得五颜六色的,笔触充满激情,比和兴的含义不言而喻。

第三类水墨作品的语言方式有着散文式的画面结构,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现实逻辑,按照情感逻辑来经营,画面的散文结构就类似冯峰盖自己房子的方式,与其说他像个建筑师,不如说更像一个热爱生活的文人——充满随意性。青砖老瓦四合院,加上水泥玻璃阳光房,似乎可以在古代和现代里流转;明代的砖墙,清代的亭子,配上也许更古老的石墩,时而有隔世的恍惚。花草、树木,随性种植,老砖、残碑,率意摆放,虽杂乱却充满生机。也象冯峰写东西,片段思绪,鸡零狗碎,却充满人情和生活气息。

冯峰的画面笔触,同样充满书写的随意性。虽不是大刀阔斧,气概如虹,却温馨自然,细腻精致。点划运笔,酷似传统文人画的笔墨趣味,多以逸气趣味见长。

看冯峰的画,要同时看他的散文,看他的诗,看他盖的房子,尤其看他盖自己的房子;更要看他的全部生活——包括他的兴趣爱好,他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爱情故事……才能理解和欣赏他的画。

写 给 老 冯

李津

老冯让我给他写篇文章,一直不太自信能应下这事,因为也许我比他有名,可无论从修养还是经验上我都觉得自己弱于他。我和老冯有种亲切感是因为“不一样”,他做事的果断我没有,他狂放的内心我没有,他能放下的我放不下,他对格调和时尚的把握我似也不如。还有他的忧伤也远远多于我。所以让我给他写什么有点难。老冯之所以是老冯有他的理由。我画水墨比他早,也看过他的很多水墨画儿。其实我只知道水墨画要有诗性,但我不是诗人,而老冯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诗集问世——诗人的画自然摆脱不了诗性,而老冯又有着内心的狂野,这种“文”与“武”的勾兑暗和了写意画中的“收”和“放”。或许水墨的书写性助长了老冯的情怀,可以役使他的毛笔肆意挥舞吧,老冯 开始购买宣纸、毛笔、墨汁,开始了他那么容易和随性的挥毫。由于不是院体水墨,他的笔墨更贴合地服务着他的感觉。所以我认为一个人所有的经历都是一再为他的终归做出准备。

老冯的快乐和我不一样。追溯回去,他有着蒙古人血统。他要有最好的马和最漂亮的女人。身体不好更支持了他骨子里的刚强,聪明加上勇气再加上点狡猾——很强地支撑了他不稳的身体——这让我们吃惊也让我们注意。

老冯的水墨画是写意的,老冯的书法是行草的,老冯的人生是飘逸的。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