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游戏盒子”-Hi21×花果树

开幕时间:2016-03-12 16:00-19:30

开展时间:2016-03-12

结束时间:2016-04-10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阜安东路悠乐汇A座161-1花果树餐厅

参展艺术家:刘舒頔,张力维

展览介绍


刘舒頔

1990

生于福建

2015

研究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

现居重庆

创作自述

我在作品主要在表达一些青春期的小情绪,抒发对成长的挣扎对现实的逃离,以及远离人群的孤独感,我画都市生活中的超现实场景,或者在日常的街景,在公园的一角制造些看似荒诞缺又源于真实世界的冲突图像,表达我作为个体与他者的关系与社会都市生活的矛盾冲突,表达一种想要融入群体生活想要迅速成长却又害怕失去自我的迷茫心态。

刘舒頔,女

1990年5月生于福建福州,现工作生活于重庆

教育经历:

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综合艺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2012年9月至2015年7月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油画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参展情况:

2013,“纸面之上”hi小店夏日群展,798 hi小店,北京

2013,四川美术学院第十届研究生年展,优秀奖,四川美院虎溪公社,重庆

2014,第五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重庆选送作品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

2014,第五届保时捷“溢彩心”作品征集大赛,优胜奖,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

2014,四川美术学院第十一届研究生年展,四川美院虎溪公社,重庆

2014,北京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悦o美术馆,北京

2014,第三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广州

2014,四川美术学院青年驻留艺术家与研究生优秀作品展,上海证大当代艺术空间,上海

2014,中国新锐绘画奖邀请展--折桂枝2,恒通商务园,北京

2014,H21新锐艺术市集,恒通商务园,北京

2015,学院的精神--第10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义乌

2015,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2015,  南京国际美展,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

2015,艺术南京,南京新装国际展览中心,南京

2015 , Hi 21艺术市集,SOHO复兴广场,上海

2015, 海阔天空Hi 21 艺术市集,朗园兰境艺术中心,北京

2015,澳门酒店艺术博览会,澳门丽景湾酒店,澳门

获奖经历:

2013年作品《砰--砰砰》《偷偷看着你》《失乐园》入选四川美术学院第十届研究生作品年展,获优秀奖;

2014年《你是我最亲爱的朋友啊》参加第五届保时捷“溢彩心”作品征集大赛优胜奖。

2014年获得四川美术学院学业单项奖学金

2015年作品《权力的游戏》获得ELAND毕业创作奖学金

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探究动物形象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发表于《大观》2015年2月

作品发表:

作品《偷偷看着你》发表于《现代装饰》2014。7月刊

《平艺近人--刘舒頔的艺术世界》发表于山东艺术学院《业问》2015。7月

创作自述:

我的作品是想和观众玩儿的一个恶作剧,我的作品里回忆了童年的各种游戏,却不单纯描绘童年的纯真,而是加入成人世界里的元素,借用童年的游戏表达成人世界的规则,用荒诞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现权力的游戏,表达对成人世界对权力的追求,男性话语权和各种社会现象的调侃和讽刺。

工作经历:

2012。5-2012。8任职于重庆尚章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原画设计师,工作内容设计动画人物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分镜设计,徽章标志设计。

 



 

张力维

1985

生于宁夏中卫

2008

毕业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 王承云实验绘画工作室

现工作生活于成都

个展

2015

内心戏-张力维作品

Hi艺术中心   北京

群展

2014

高颍颍、张婧、张力维三人联展

白夜艺廊    成都

首届Hi21新锐艺术市集

Hi艺术中心  北京

折桂枝-2014中国新锐绘画奖邀请展

Hi艺术中心  北京

2013

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2013年年度(叶永青)提名

今日美术馆   北京

“中国梦向未来”西南青年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

新都美术馆 成都

“蓝顶艺术聚落”2003~2013十年回首

蓝顶美术馆 成都

“艺术与后花园不期而遇”青年油画展

四川岷山蕊园 成都

2010

“峥嵘十年”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回顾展

成都科技馆  成都

2009

“实验空间4。混凝土”  王承云绘画工作室作品展

蓝顶画廊 成都

2008

“激浪计划”——中德当代艺术交流展

成都/柏林

“平行线”何多苓王承云和学生们的新作联展

菲籽画廊  上海

2007

实验空间2

雅风当代艺术画廊 成都

2006

“实验空间”王承云绘画工作室作品巡回展

成都雅风画廊/南京博物院 成都。南京

张力维让问题在画面里延伸

 


文/任静

前言:张力维用一种对画面故事截面式的敏感捕捉,来实现与观者的交流与沟通,在此基础上发生着更多的问题或是理解,我想这是他给自己创造的另一种自我表达的途径,安全而自在。

毕业6年,张力维已经搬了十几次家,现在的工作室安在成都市蓝顶艺术村。说起毕业到现在的这几年,他说,慢慢形成了自己比较生活化的东西,市井的文化里什么事情都有,灵感也随之而来。在张力维身上融合了多重矛盾,这个个性腼腆的艺术家是个地道的西北人;不善言辞却从作品的张力中渗透出强烈的质问。用他的话说,从学校的氛围中走出来,同时也成立着自己。

离经叛道的实验班

张力维是川音(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2008届毕业生,他们那届新生被随机分在传统教学班和实验班里,到大一的第二个学期,他自觉不适合传统的教学班制,刚好有实验班学生想出来,于是跟同学商量对调,到了当时刚归国教学的德国籍华人艺术家王承云的实验班里。对于王承云来说,他所倡导的实验教学希望通过改变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来改变当时的艺术素质和氛围,但,这很困难。

实际上,这个实验班只维持了张力维这一届,2008年5月下旬在南京博物馆的那次引起全国广泛争议的“实验空间现代艺术展”,将原本的审美评判变成了道德批判,对象则直指这场以人体为对象的教学展览的指导老师王承云。这次事件使张力维所在的学校也颇受影响,加上王承云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班级的这二十几位学生,作为艺术家本身的创作时间被压缩,后来就没有再代学生。张力维说起他的老师,仍然带着幸运的感激和感慨。

在实验班的四年里,老师积极组织了多次“实验空间”学生联展,期间还有当时在川音成都美院担任油画系客座教授的何多苓参与的“平行线-何多苓王承云和学生们的新作联展”。张力维不断被鼓励从身边发现创造语言,另一方面,也逐渐开始研究和改变司空见惯的绘画材料-“用自己的语言,用适合自己的材料表达”。

“他们说我慢性子”

张力维家在宁夏中卫,爷爷是参与西北援建的那一代人。说到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小时候他一直不知道怎么介绍自己家所在的地方,疑惑这个农村为什么不种田,后来才知道他们所在的地方属于干校,在沙漠边缘植树治理沙化……从小他画画就得到家里人的支持,原因是他非常腼腆,慢性子。

宁夏属于比较封闭的内陆省份,很少有人知道美术高考,更不用说美院的考点分布了,很多学校在招生简章上明确表示不招收宁夏籍生源,加上英语成绩局限,张力维觉得命运把他安排在王承云老师的实验班,“也是相当眷顾了”。

生存的问题是像张力维这样毕业几年的年轻全职艺术家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尤其在没有遇到合适的展览和销售成绩欠佳时。从实验班毕业,面临的各方压力较大,相对于传统教学体制出来的学生,需要对抗更多面向内心的破坏,“唯有在心里慢慢放下,但坚持保护好心底最初的赤诚。”当我问起,毕业到今年参加Hi21之前,没有什么展览也没有作品销售,觉得做个以画画为生的人什么感觉时,慢性子的张力维平静悠然的回答:“合适些”。

少些记录,多些提问

张力维的作品大多带有一种很强烈的场景感,如《查布2》、《祈》,且这种场景往往带着某种观念的冲突,让观者徒生紧张,甚至要开口辩驳。张力维对现实中的画面很敏感,也正因为不善言辞,他过多的将注意力给与那些引起他兴趣的现实图像,经历了更多的思考。在《无题》系列、《什么时候你愿停留》、《热天气》等作品里,他用这样一种对画面故事截面式的敏感捕捉,来实现与观众的交流与沟通,在此基础上有更多的问题和理解发生,我想这是他给自己创造的另一种自我表达的途径,安全而自在。

在色彩上,可能由于他之前学过的水墨画法影响,调色用色上倾向于水墨的颜色感,像《林》、《祖国的花朵》里的效果。在另外一些纸本的作品里,朋友的鼓励加上他自己的兴趣,张力维开始尝试一直不太擅长的线条,说其原因来,竟是因为他天生的左撇子,虽然小时候被纠正过来右手写字,但是画起线条来依然需要依靠左手。“这个天然的阻碍,在临丢勒的线时就更明显了,我可以发现他的思考模式、成像模式的不同,只有自己改变线条的方向了。丢勒带给我的是一种平静。”

就像他一直搬家只为了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居住地点,张力维对环境敏感而又苛刻。这种苛刻不是对于生存硬件的高要求,而是面向自我的封闭感受。“人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要给自己一个好环境,没有的话要让它在心里活下来。”

HI艺术=Hi,张力维=张

Hi:为什么在大一的时候想到去实验班?

张:很吸引人。我是个懒人,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有一个差不多的教学要求的,达到要求后学校就可以给出学生的成绩了。对于我来说,达到要求又不好不坏太快太容易,因为我画的比较快,一般安排一周完成的,我很快就能做完,剩下的时间就经常闲着,又不能落下考勤,那种困惑和迷茫感是很不好的。正好我在传统教学的班里感到不太适应时,我同寝室同届的实验班上的同学感觉不太适应实验班的忙碌气氛,当时实验班上已经有一些作品可以看见了,属于生动又有活力的那种状态。和同寝室同学谈起来,觉得去实验班也比较适合自己。

Hi:但实验班一样面临着成绩的考核吧?

张:实验班的考核是把画或作品拿到班里,共同讨论。开始王老师要多做些引导,比如为什么这样呢,有没有出处,来自哪里的东西,你创作时的感受,还有以王老师个人的经验对这件作品处境的判断和看法。总体上来看这段期间学生的状态,这种学校需要的考核,对于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就显得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段时间解决了多少问题。

HI:你在这段时间解决了多少问题?

张:一些概念上的认识。看到德国人那样事事认真而坚定的目光,做事的态度。美术高考后一上来是不知道什么的,观点也只是画的像不像,颜色好不好看,对作品其实要求不多。一般教学的作业要求也不多,素描课就把形体光影画好,就过关了。实验班会问你为什么这样画,为什么画这个,为什么给别人看这个,怎么给别人看,等等这些。好像问题变的多起来了。每个人从自己的那种环境走出来,同时也成立着自己。我觉得当时那种环境比较珍贵:从敷衍应付作业,变成为自己成长努力。

HI:王承云老师对你的作品是怎么评价的?

张:敏感?自闭症?最近他向别人介绍我时这样说…我倒觉得是这样,他给我们延伸了很多问题在画里面,我只有惊慌失措的补漏洞了,艺术是可以表现人性的。实验班是个好的开端,我还要面对我现在的遇见,感谢在那时候形成的好的思维模式和创作习惯。

HI:你怎么选择你的表达主题?

张:选择的是自己有反应的东西吧。会考虑别人看到我画这个的疑惑,记录式的画要少些,喜欢提出问题式的画面,可能是希望和别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是给自己提供另一种途径,挺像现在的网络生活,所有人都拿着手机,在微信微博上活着,发明出不同于过去表达的词语和形式,并能快速普及,相互心照不宣。

Hi:近期多了很多纸上作品?

张:纸上作品的开端是在去年,手机微信朋友圈刚开始比较流行时,借助这个平台,平时不怎么交流来往的朋友联系更加方便即时起来,期间不同朋友的不同看法和反应非常即时的反馈给群里每个人,可以边画边交流,也会把自己比较满意的发在群里刷自信,朋友就鼓励我开始画一些纸本的线条作品。

Hi:对目前的状态满意吗?

张:在艺术村好的一点是大家气氛比较好,本身较偏僻,相互间都很照应。做职业绘画为生呢,其实学生时代就已经有心理准备的,会很辛苦,但是毕业这几年慢慢开始形成自己有序的生活,也常常带给我很多小灵感。搬了这么多次家是因为一直在内心里有斗争,住过各式各样的小区,好的坏的都会感染我,人很受环境影响。要给自己一个好环境,没有的话要让它在心里活下来。

Hi:对未来呢?

张:如果(作品)是好的话,别人也会被吸引的。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相关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