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场域的毛细管——2016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展

开幕时间:2016-03-27 14:00

开展时间:2016-03-27

结束时间:2016-04-17

展览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1、2、2A、3号厅

策展人:樊林,胡斌

参展艺术家:郭启佳,刘吉田,张国刚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介绍


“场域的毛细管--2016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展”于2016年3月27日下午2:00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21空间美术馆(东莞)、2016深圳(福田)国际城区影像节协办,樊林、胡斌担任策展人。参展单元包括“嗯工作室”、“冯火+陈拍岸”、“卖力工房”、“Maria & Ying”、“南亭研究”、“视觉社区起动”、“梳打埠实验工场艺术协会”、“吴超工作室”以及“01小组”。展览开幕后在学术报告厅举行“落地生根--9个艺术单位”的研讨会,9个艺术单位成员与评论家鲍栋、陈侗、冯原、胡震、林书传、郑波等参与专题讨论。该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4月17日。

此次展览邀请了珠三角值得关注的9个当代艺术单位,在美术馆展厅里分享他们近年来在日常生活、社区互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注和艺术经验。他们之中,有类似同人杂志为平台的聚合,有跨学科研究小组,有师生项目团队,还有私人网络组织。涉猎的问题包括“低文学”式的自由发声、生命观测、虚拟现实、创意制品、城市研究、社区介入和公共艺术教育等。展览的作品涵盖了图像、影视、装置、行为等多种方式和媒材,它们打破了美术馆的围墙空间,开阔到更多公众空间,甚至延伸至网络虚拟空间,给展览带来丰富的想象力的效果。由此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和思考之外,还将促进相关艺术批评的产生。

据主办方介绍,以“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为名义的三年一度的序列展,是对珠三角地区艺术生态的持续观察和呈现。据悉,自1986年的“南方艺术沙龙”以来,三十年间珠三角地区出现过不计其数的艺术组织,他们如同“毛细管”一样,为岭南的当代艺术持续注入鲜活能量,但他们同时以不同的方式隐匿在主流生态之后,这需要深入到这些错综复杂的组织中去,才能观察到他们是如何在当代艺术的场域中发挥着作用。如今,参与式艺术、社会介入式艺术以及项目式艺术成为热议的话题,组织性的、非个体性的艺术成为某种趋势,他们与社区之间的连结,学院之间的互动,都是美术馆和策展人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策展人语(一)

樊林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或许这是一次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讨论,我们邀请九个“艺术单位”,在学院的展厅里分享他们近年来在日常生活、社区互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和艺术经验。在“场域”、“毛细管”、“艺术介入社会”俨然成为核心话题的时候,促使我们形成展览计划的,并非先入为主的美学考量。近年来发生在粤港澳地区的这些艺术探讨,伴随着它们所引发的震荡,成为我们视野中值得讨论的趋势。某种意义上看,他们的努力,突破了艺术作为独立甚至私密的象征性空间的存在,真正地修补了艺术家与社会的联系。

20世纪以来,人们常常用“学院主义的”这样一个已经滋生出一定的贬义的词语,形容那些坚持19世纪鉴赏和技法准则的严谨的艺术再现样式。这也是因为大量艺术博物馆的建立、艺术市场的多样发展促进了大众和商业对非再现作品的鉴赏力的提高,创新的艺术家得以不需要依靠学院的认同而发展自己的艺术表现方式。在新技术、理论和市场面前,今天的学院都面临着适应新变化的问题,新媒介、新术语在传统的艺术分类体系之中如何获得适当的位置显然是学院的难题。教师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使命,在教授技艺的同时令学生获得观念和技术上的思辨能力成为艺术教育的责任。很明显,没有哪一种思想能够单独为整个艺术带来活力,细致入微地体验、参与艺术本身,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看”与“被看”、“主观”与“客观”的界限。

这些“艺术单位”在展厅内外、网络空间的计划实施,将围绕集体创作、自我组织、跨学科研究以及参与式艺术等不同角度,辅助以形象之外的文献、材料和讨论,展开各自的经验。对于帮助“艺术单位”实现呈现计划的策展人而言,我们希望展开的是交流本身,是动态而持续的观察与互动的体现。同时,伴随着学院展厅的教学角色,展览期待在呈现艺术家与社会的新近联结方式的同时,刺激相关艺术批评的产生。

策展人语 ( 二 )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我们希望对珠三角这片鲜活而饱含矛盾性的土地上的艺术保持持续的观察。在展览机制上,以“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的名义形成每三年一次的序列展;而观察的方式则是深入到其错综复杂的各种组织中去,如群落、小组、团体、机构等。实际上,在过去的策展与研究经历中,我们已经对群落、机构有过介入,这类工作并没有中断,以后更是希望以有效的方式坚持与本土艺术力量的互动和激荡。

此次我们选取的是植根于珠三角的各类团体式艺术组合,它们所针对的问题和组织的结构并不一样,与社会产生互动的方式也各有不同。这里面有以类似同人杂志为平台的聚合,有跨学科研究小组,有师生项目团队,还有私人网络组织;涉猎的问题包括“低文学”式的自由发声、生命观测、虚拟现实、创意制品、城市研究、社区介入和公共艺术教育等。这样的一个个“单位”,并不能算珠三角的特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它们与这个区域产生了水乳相溶的结合,且呈现出某种地域性格,它们并不强大,却又像毛细管一样在这个场域中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现如今,参与式艺术、社会介入式艺术以及项目式艺术越来越频密却又日益引起纷争。无疑地,组织性的、而非个体性的艺术成为某种趋势。而在与社会互动以及跨学科的过程中,艺术的作用更多地在于揭示、呈现某些问题和可能性,以及获得某种对于事物的感受力,而不在于行动的实效,然而,这当中的界限却又是不甚明了的。我们试图借助对于一个区域的观察,就其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提供某种新的思考。

参展单位及作品介绍:

嗯工作室

2005年12月,朱晔与魏皓严一起成立了“嗯工作室”,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关于城市的可能性研究。嗯工作室致力于以建筑学和社会学为基础,以跨学科的方式对城市关系的动力机制进行综合研究与成果开发。“嗯”表明对研究对象、方法、结果的可能性的开放。

朱晔:独立艺术家与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兼职副教授、城市建筑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学学士。《城市中国》前执行主编,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联合策展人,2014上海双年展城市馆策展人。

魏皓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导。重庆大学“城市形态与空间研究”学术带头人,《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编辑部副主任,《建筑师》特邀栏目学术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街道的秘密,装置,2016

The Secret of Street, installation, 2016

项目介绍

从2014年起,嗯工作室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发起了“嗯微问答”项目:邀约城市与建筑学等学科的60位学者专家,组成自由的答题团,以网络聊天的方式回答来自网络各类专业问题。至今历时两年,已经答题180余次。2015年,嗯工作室开始在“嗯微问答”公众号平台推出“美丽街道”系列内容,开展对于城市街道、日常生活与人们日常行为之间的空间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专项研究与探讨。

《街道的秘密》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为原先通过“嗯微问答”微信公众号中“美丽街道”发布的两期内容,分别为“重庆解放碑步行路线:魔山下行”和“意大利佛罗伦萨步行路线:修成了仙的鸟瞰图”,该部分内容以打印的方式从网络虚拟状态转换为现实的物质与可读信息;另一部分内容为一系列12幅二维码,包括:“嗯微问答”公众号、《街道的秘密》作品的阐释、嗯工作室关于街道的十个关键词,该部分内容将可读的文字符号信息通过二维码生成转换为二维码的虚拟状态。通过两次转换,一方面呈现出嗯工作室对于城市街道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暗示出我们对于日常生活及公共空间更多的解读与实践的可能。

冯火+陈拍岸

“冯火月刊”诞生于2013年3月,冯伟敬是杂志出品人和主编,朱建林负责杂志的广告和推广,刘嘉雯负责印刷及外联,欧飞鸿是冯火的劳务派遣。它以“大众读物”的姿态,收集身边年轻艺术家的创作。每月21号出版,在街道的店铺出售,每本一元。

冯火迅速开心乐园餐厅,装置,2016冯火、陈拍岸

Fong Fo Rapidly Happy Land, installation, 2016, Fong Fo, Chen Paian

冯火迅速开心乐园餐厅  Fong Fo Rapid Happy Land

项目介绍

我们三人(朱建林、冯伟敬、史毅杰)在 2011年的夏天尝试做一个展览,但最终放弃了。而后拍摄了一部影片,名字叫《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从一个自我组织的展览‘失败’开始,在暑假两个月有关创作的虚构式的讨论和迂回中,找回对现实和自我的思考。”

那年夏天是我们的“good old days”。也许是“夏天”与“冯火”有相似的地方,也许两者都是共同工作的延续。至于什么原因让我们聚在一起工作,我们各自都有一套说法。但今时今日,如果你再问我们这个问题,“冯火”将会是我们的答案,这是一个共识。

起初,冯火是我们对艺术以外的时间的收集。它在窄小的空间里展开了宏大的蓝图,主编冯伟敬甚至希望冯火能具有电视台般的影响力。来自不同作者的栏目是冯火持续工作的产物。栏目连载的方式要求我们规律地生产,这正是冯火的工作方式。

在2015年西安ocat的春季展览中,我们以朱建林的栏目《我是阿史》为蓝本做了现场展示,而这次这次在广美美术馆的展览项目里,我们将把陈拍岸的栏目《迅速史》里的“菜谱”带到展览现场,以此搭建一间“迅速开心乐园餐厅”。其中会出现游乐园的滑梯、工地的手脚架、大排档的招牌及桌椅、快餐店的服务员、美食视频、彩旗等一些跟本地相关的材料。通过带有某种荒诞色彩的组合,搭建一种跟冯火相匹配的情境。

我们打算在现场制作并销售《迅速史》里面的菜品,同时,我们将把菜品制作过程拍摄成片,除了现场播放还会上传到冯火的微信公共平台,作为我们冯火月刊的美食视频栏目,回馈一直以来关注我们《冯火月刊》的读者。

卖力工房

卖力工房成立于2014年10月。由王超、邓自鹏、袁依楠、陈婉仪四只卖力公组成。王超、邓自鹏 2010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其余两位 2015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方向。基于智慧头脑和木工基础的我们,一拍即合组成了卖力偶像天团,亲自动手动脑大胆玩自己喜欢的创作,发现每种材料的闪光点,做有温度有故事的每一次尝试。

卖力公坚持原创,贴心思考每个细节。虽然我们样貌与灵魂都很稚嫩兼动人,但对喜欢的事情我们会一直坚持。

重做招牌 Remake a Signboard

A.《重做招牌》用有机玻璃盒装的砂带机在打磨一个木制的卖力工房招牌,每两分钟停八分钟。打磨过程的木灰会充斥整个有机玻璃箱,强光照射下像一盒云雾。

B.《卖力工房机器教程》用工作室中的各种工具做大多数人从来不会做的事,每种工具都有不同的玩法。过程记录,多个短视频剪辑成一个视频。

Maria & Ying

“Maria & Ying”由Maria Chiara Venturini和卓莹两位艺术家组成,两人的合作源于一门定格动画课程。

Maria Chiara Venturini,1992年出生于意大利。2011-2012毕业于意大利米兰John Kacerdash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 年至今就读于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影视专业学士学位。完成多部动画,获得提名及奖项数次。

卓莹,2007年开始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 2015 年,修读旧金山艺术大学定格动画课程。担任动画师完成动画作品若干。

Nerd博士的实验室,实体动画,2015,玛丽亚·青·文图里尼、卓莹

The Laboratory of Dr。Enerd, pixilation, 2015 Maria Chiara Venturini, Zhuo Ying

项目介绍

对诡异的情境偏好,让两位艺术家一拍即合,一连合作了6条动画短片。受Paul Berry, Henry Selick, Tim Walker的影响,“Maria & Ying” 的动画作品风格都非常诡异 , 设计充满奇思妙想。作品中不难发现两位艺术家自己惯用的符号 : 黑白条纹的衣服、独角兽、蛇……她们一个喜欢从颜色展开想象,一个喜欢从角色展开故事。她们希望作品的风格是怪异的,进而整个故事也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展开。

南亭研究

目前的项目调研创作团队来自于广州美术学院实验雕塑工作室2012-2015年间的70位五年级学生;研究团队及顾问成员来自广州美术学院、中山大学媒介人类学中心、英国莱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相关机构;团队重要成员还包括长期合作的南亭村民关伟光先生;项目设计及负责人陈晓阳博士,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

A.南亭书法,互动装置,2014,潘单穷、冯永丰、苏永强

Nanting Calligraphy,installation,2014, Pan Danqiong,Feng Yongfeng,Su Yongqiang

B.逝·觉,行为、影像、装置,2013,蔡帅伟、张原、黎佩珊

Gone Aware,installation,2013,CaiShuaiwei,Zhang Yuan,Li Peishan

项目介绍

南亭研究项目开始于2012年,是在广州大学城保留村落“南亭村”展开社区研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跨学科项目。该项目在发展人类学与视觉人类学的理论支持下,针对村落社区中不同社群持续的田野观察,参与者放下局外人的俯视视角,以当地人的立场记录和表达每年不断变化的社区状况与公共议题,并在社区中公共空间(如祠堂、美术馆)进行在地艺术展览,通过创作和展览实践搭建不同群体间对话可能,从而让缺少话语渠道的社群通过艺术获得发声。

项目团队每年作品记录了社区变迁过程中各利益群体的差异化视角,呈现出一个真实城中村落所面对城市化急速进程时的反应及衍生问题,并通过媒体传播展开对发展问题的深层讨论,以及参与者自身对急速城市化景观与土地伦理反思。

视觉社区起动

视艺社区起动是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的公共艺术课程的延伸项目,目的是师生互动一起以艺术介入社区,最终学生与社区共同成长和发展。

地图纪录湖贝村,地图和路牌,2013梁美萍,施世展,黄倩衡

Mapping Hubei, map and road sign, 2013, Leung Mei Ping, Sze Sai Chin Alex, Wong Sin Hang

项目介绍

湖贝村是深圳最早的城中村,村里住的大部分是外省的民工,随处搭建的临时或原有的村舍聚成的街道围绕,却没有一个街名,巷里间却人情浓厚,与围着村舍而建的高楼,无论外观或内里邻舍关系都形成很大的对比。

因为湖贝村不久将会被迁拆,我们为湖贝村做了个人类学的村模研究,把无名无牌的住户位置转化成一个城中村手绘地图并且给每条巷里街角印上街道名字,给这个将会消失的小社区留下人类学的奇迹。

梳打埠实验工场艺术协会

团体早于2005年由几位志同道合的艺术爱好者以合作形式进行创作和公开发表作品,并在2010年正式注册成立,宗旨是推动多元艺术文化创作、跨领域和跨媒体的交流合作;以不同形式,开拓更多艺术创作空间和可能性,促进和改善本地文化艺术生态和环境。

从2005年开始至今,“梳打埠实验工场”已先后创作了多个以关注澳门城市发展生态为主轴的剧场作品,包括2005年澳门城市艺穗节节目《M型症候群》多媒体舞蹈剧场、2010年澳门城市艺穗节节目《记忆--跨媒体音乐会》、2011 年澳门文化中心委约创作《记忆蓝图》舞蹈剧场、2012年澳门艺术节《郑家花月夜未央》环境剧场、2015年澳门艺术节《记忆蓝图II》舞蹈剧场等、2013至2015年连续三年分别于澳门的不同旧区进行环境创作的《OFF|SITE.在场--在地创作及交流计划》等,期间亦拍摄了多个以澳门不同小区的独特空间、历史性,并与该环境作对话为主题的舞蹈录像。透过作品,除表达创作人对澳门城市发展的关注及愿景,亦希望引起大众对城市发展与保育,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OFF | SITE.在场﹣在地创作及交流计划,演出记录,2015 梳打埠实验工场艺术协会

OFF|SITE - Site Specific Performance Project, performance documentary, 2015 Soda-City Experimental Workshop Arts Association

项目介绍

“OFF the stage , on the SITE”是《OFF|SITE.在场》的名称由来。“OFF”意指非正式的剧场演出场地;“SITE”代表working on site, site-specific,在地创作。

这是一个以关注澳门城市发展和保育为方向,让艺术走进社区的“在地创作”艺术计划。借以表达当代澳门城市不断地扩张与发展的同时,旧街区文化的保育亦不容忽视。OFF|SITE邀请不同媒介的艺术家,在澳门旧街区为场域的范围内自选地点,以区内独有的地景和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进行在地创作及演出。“艺术游街”、“在地创作”是 OFF | SITE的出发点,希望透过把艺术带进社区,让市民一同参与,以艺术凝聚力量,发挥创意,丰富澳门人文生活。

项目于2013 年开始连续每年举行。2013 年,项目以澳门其中一个最古老的街区(从关前街至白鸽巢公园前地一带)为创作场域;2014及2015年则进驻澳门另一人口密集的旧区--祐汉区进行跨年度探索。而今年,OFF | SITE 将以澳门昔日最古老渔村之一--沙梨头区为创作地点,开展多项研习活动、工作坊及在地创作演出。

吴超工作室

吴超工作室,由吴超、夏维伦与学生助手们组成。吴超,硕士毕业于法国南锡艺术学院。夏维伦,硕士毕业于法国南锡商学院。工作室以“生命观测与猜想”为长期研习、工作框架,多频动画装置《悬浮》正是在《植物人视听唤醒项目》实践观测一年多之后,艺术家主体对生命的感悟和猜想。主要作品有实验动画《追逐》(2011年)、多频动画装置《发生》(2013 年)、《悬浮》(2016 年)和《植物人视听唤醒项目》(2014 年起)。

生命观测与猜想The Imagination of Life

项目介绍

“生命观测与猜想”是一个长期开放的艺术研究项目,试图探索个体生命的精神性。通过艺术与其他相关的知识领域的学习与碰撞,达成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以及知识的不断更新;通过不同个体的参与,与不同生命个体的接触,在众多具有复杂性、多向性的未知事件的积累中,完成对个体局限、理性局限等思维的突破。在这里,艺术不完成任何教化所指的任务,艺术语言作为得出开放性结果的手段。艺术作品提供的不是一个结论,一种转译,一个态度,而只是一个激发观者的事件、现场。项目只是一个切入点,通过这个切入点,获得深入观察生命的契机。“观测”是观察与检测,这一部分可以包涵来自各个相关知识领域的各种知识、各种个体生命现象(主要是精神方向)实例、无序的讨论、由不同阶段设置的开放艺术项目得出的观测结果。“猜想”借用数学概念,是不知真假的表述,可被证或完全不被证实,这一部分可以包涵各种对应或不对应命题的假设,无论对错与否,是想象的自留地。

“生命观测与猜想”的暂定工作方法:将采取部分不设限、部分阶段性平行主题研究的方法。第一阶段主题为“记忆”,在这一方向上的工作框架包括:【知识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整理;【个体景象】包括个例收集与研究;【随机讨论】微信群随机主题讨论,目前主要有心理分析、禅宗佛教、艺术文学等朋友参与讨论交流;【实践测试】包括可开放参与的艺术项目、艺术与其它领域如公益组织(智障人士服务中心)等结合实践,已经开展《独坐敬亭山》、《植物人视听唤醒项目》;【猜想】对应现实或理想主义的假想,比如随笔绘画、影像、声音等创作,已创作《悬浮》。

研究进程资料将以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在微信公众平台“生命观测与猜想”中发布,与对生命本体探索感兴趣的朋友交流学习。

悬浮,多频动画装置,32‘,2016 吴超,夏维伦

Nothing,multi-channel animation installation,32’,2016 Wu Chao, Xia Weilun

充满现实特征的某些人、无意义的某段日常行为、居住区与郊外的某处景物……它们一幕幕随机到来,全景、中景、特写共同构成不可预知的叙事现场,仿佛一处确凿存在的生活时空,却又悬浮于现实之外。熙熙攘攘,又瞬间消逝,趣味横生,又弥漫空寂。《悬浮》是一个多频动画装置作品,可根据展示空间不断重构。当没有任何具体场景到来时,空间由缓慢下落的沙粒般的人和物构成;当场景出现时,作品多频的循环设计让不同场景共同构成随机的现场组合。叙事的不可预期带来对影像本体意义的重新阅读。

01 小组

01小组成立于2009年12月,最初小组由9位成员组成,小组一直以来主要致力于研究虚拟艺术方向。0与1是二进制的基本组成数码,是计算机广泛运用的一种数制,也是虚拟世界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从0开始伴随我们的是无数次的研究、思考与实践。

再造芥子园,装置,影像,201601小组(梁链喜)

Reconstruct the Mustard Seed Garden, installation, video, 2016 01 Team ( LiLiangxin )

项目介绍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亦由众多文人不断拓展出新,与由帝王从自上而下的审美形成反差,然而电脑与网络的出现和普及让平民的审美借由互联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下而上的逆流。

本作品以借用《芥子园画谱》的树谱、山石谱的基本造型通过图形工具对其进行由网络志愿者随其审美兴趣而设计的树形与石型,然后发回给我们,我们再用3D打印机把它们打印出来。在明清一代文人在画面上题“临某某”、“仿某某”、“拟某某”就是对于自己学习的尊重和对先辈的崇敬,现借用众人在数字技术下按自己的意思以对“芥子园”里的某些基本表达对象和元素做“拟芥子园画谱”式的审美探讨。

饕餮之食,装置,影像,201601小组(陈荣彬、梁燕儿)

Glutton , installation, video, 2016, 01 Team (Chen Rongbin, Liang Yaner)

项目介绍

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应用化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可以利用各种化学合成的方式来制造出各种美味的食品。这种美食可以通过商业的包装手段投向市场,同时利用各种科学数据华丽的外表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最终形成消费者的购买。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会被这些合成美食背后的故事所吸引,大家都会危言耸听地为自己的健康而担忧,华丽包装后的“健康营养”食品,让大众把焦点都放在营养功能上却忽略了食品在进食时给予人五感的原始感受。《饕餮之食》试图通过与化学实验室的合作,预设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家常菜式,通过这些菜式的材料在化学实验室里摄取其元素制作成药丸,这样一道家常菜之留下了它的营养功能,却失去了一道菜所应有的色香味俱全的原始感受。也许这样的设想是对我们的一种警示,也是科技高速发展下人被功能化所带来的后果。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