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2016台北双年展

开幕时间:2016-09-10

开展时间:2016-09-10

结束时间:2017-02-05

展览地址: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三段181号)

参展艺术家:郑在东

主办单位:台北市立美术馆

展览介绍


基于各种思想实践、话语与展演机制的发想及影像生产,2016台北双年展游走于异质论述,透过跨域艺术体验,形塑艺术作品与观者之间的「关键性亲密感」;将档案「文献」(Archiving)或是「反文献」(Anti-Archiving)的姿态、记忆模式、解读与使用、潜在挪用和再现间的关系进行拆解,同时纳入对于历史与文化典范转移的思辨。透过解密和活化,策展人柯琳.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所使用之推论性方法,将成为探索美术馆穿梭知识体系的催化角色。

本届双年展以视觉艺术、舞蹈、表演、电影、召唤历史的写作、编辑平台、讲座、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展现,不仅于馆内呈现,更将与台北的文化空间、剧院、电影院、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刺激在地的协同作用。

为忠实反映社会架构及艺术实验,狄瑟涵将透过2016台北双年展主题展区进一步思索人类学者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着作《规则的乌托邦:论科技、愚昧与官僚制度的私乐》(The Utopia of Rules: On Technology, Stupidity, and the Secret Joys of Bureaucracy)中的关键提问:如何在不失去碰撞力度与批判敏锐性之情状下,针对官僚制度及其延伸的结构性暴力提出批判思考?并重新思索艺术家彼得.弗利德尔(Peter Friedl)所提出「展示的权力」的系列概念,以及深度思考如何透过具有创造力的意识状态进一步形塑「解放的地带」(Liberated Zone)。

此试探性方向有助于开启一系列主题团块:

展演档案纪录 performing the archives

演出建筑 performing the architecture

演出回顾 performing the retrospective

集合身体 the collective body

遗址的劳动 the labor of ruins

公共领域 the public sphere

展览提供思辨空间,拥抱「公共/公众」(The Common)重组中的定义,成为解析展览跟「现实」(Reality)或合作、或对抗的关联,作为那些即将浮现或不可能到来的现实的检视取径;探索美术馆如何创造「惯用模式」(Modi Operandi),作为处理艺术资产于日渐扩大的当代历史语境里的传递、探究其概念与姿态如何被放大接收,如何不断寻找演变中的「解放」(Emancipation)的行为和形式。

本届双年展活动细节将于近期宣布:

台北双年展表演
台北市立美术馆剧院
台北双年展论坛
2016年9月10日至11日;2016年11月26日至27日;2017年1月14日至15日

交陪╳摄影论坛:台北双年展计画(系列会谈)
2016年9月17日;2016年10月1日;2016年11月26日;2016年12月17日

编辑(独立艺术出版会谈与书展)
2016年12月10日至11日

台北市立美术馆「2016台北双年展」今日宣布第十届参展艺术家名单:

黛伦.阿巴斯(Dareen Abbas);萨阿丹.阿菲夫(Saadane Afif);约翰.亚康法(John Akomfrah);法兰西斯.阿里斯(Francis Alÿs);Anarchive;斯凡.奥古斯汀宁、汉娜.瑞根(Sven Augustijnen & Hannah Ryggen);张腾远;陈界仁;陈宣诚、吴雅筑;陈飞豪;陈以轩;陈传兴;江凯群;蒂梵妮.锺(Tiffany Chung);塔西塔.迪恩(Tacita Dean);曼侬.德波尔(Manon de Boer);安洁拉.费瑞拉(Ângela Ferreira);彼得.弗利德尔(Peter Friedl);娃雷斯卡.基尔特(Valeska Gert);咸京我(Kyungah Ham);洪子健;许家维;黄立慧;黄博志;洪艺真;任兴淳(Heung-Soon Im);郑恩瑛(Siren Eun Young Jung);高俊宏;郭俞平;拉蒂法.雷阿毕榭、林怡芳、克里斯多夫.维弗雷特(Latifa Laabissi & I-Fang Lin & Christophe Wavelet);赖怡辰;赖易志;黎氏金白(Thị Kim Bạch Lê);萨维耶.勒华(Xavier Le Roy);李明学;李旭彬;皮耶.勒吉永(Pierre Leguillon);李奎壁;林珉旭(Minouk Lim);林人中;林奕维;刘致宏;文森特.梅森(Vincent Meessen);克莉斯汀.迈斯纳(Christine Meisner);桑图.莫弗肯(Santu Mofokeng);尚路克.慕连(Jean-Luc Moulène);莱茵哈德.慕夏(Reinhard Mucha);《Pages》杂志;朴赞景(Chan-Kyong Park);边月龙(Varlen Pen);乔.芮特克里夫(Jo Ractliffe);日德艾兰(Ella Raidel);伊凡.瑞娜(Yvonne Rainer);舒比琪.劳(Shubigi Rao);艾德.莱茵哈特(Ad Reinhardt);瓦利.萨德克(Walid Sadek);亚历山大.席罗(Alexander Schellow);潘.塞瑞培格纳、旺莫利万计画(Pen Sereypagna & The Vann Molyvann Project);雪克;尼达.辛诺克罗特(Nida Sinnokrot);佩妮.西奥皮斯(Penny Siopis);苏育贤;丁昶文、澎叶生(Yannick Dauby);陈梁(Lương Trần);张公松(Công Tùng Trương);曾伯豪、鬼讲堂;王虹凯;王墨林、黑名单工作室、区秀诒;克里斯多夫.维弗雷特(Christophe Wavelet);维凯奇(Witkacy);吴其育、沈森森、致颖;帕欧拉.雅各(Paola Yacoub);叶伟立、叶世强;以及其他艺术家(按照英文姓氏字母排序)。

关于2016台北双年展

每两年一次的「台北双年展」是台北市立美术馆为推介当代艺术、接轨全球视野所举办最重要的国际型大展。随着双年展热潮席卷全球,台湾当代艺术的蓬发和日益国际化,历经後现代风潮的洗礼,此亚洲深具历史代表性的双年展,也在各界掀起对于後殖民定位的省思与批判。2016年将是台北双年展自1998年从在地转型为国际以来迈入的第十届,将近二十载的发展见证了全球与地缘文化脉络的嬗递和论述转型。

关于台北市立美术馆

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创立于1983年,为台湾第一座,亦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现当代美术馆之一。三十三年的发展历程,北美馆不仅促进了台湾近现代艺术的活络,也持续与国际当代艺术的脉动同步,自1995年始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并于1998年开始举办台北双年展。作为台湾及全球艺术交流的平台,多次举办大型国际展览,展出重要亚洲当代艺术家回顾展,且持续关注台湾现当代艺术发展,规划历史时序性的典藏作品展,近年展出包括《观?点-李元佳回顾展》(2014),以及《台湾制造?制造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展》(2015)等。同时,为持续发掘并鼓励台湾当代艺术创作,所举办《台北美术奖》由1969年发展累积至今,已成为台湾艺坛新秀崛起的指标性奖项。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