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非”真实 — 算法之当下

开幕时间:2017-11-11 16:00:00-19:00:00

开展时间:2017-11-11

结束时间:2018-01-21

展览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策展人:张尕,莎宾娜·赫梅尔斯巴赫

参展艺术家:aaajiao,AES+F组合,拉图伯·阿维栋,拉尔夫·贝克,丹尼尔·卡诺加,Cod.Act组合,希瑟·杜威·哈格堡,可思汀·艾葛琴,克劳迪亚·哈特,佩·朗,罗林·伦纳德,洛萨·孟克曼,洛尔纳·米尔斯,哈维·穆恩,伊娃·帕帕马格瑞蒂,扎哈·波纳瓦拉,萨布瑞娜·哈特,菲托·萨格雷拉,瑞克·西尔维娅&尼古拉斯·萨松,菲利普·大卫·斯特恩斯,丹尼尔·藤井,王郁洋

主办单位: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

展览介绍


  艺术始终是“真实”的试验台。在近五十年的当代艺术中,“真实”这一概念常被视作某种社会变革的切身实践、某种对抗图像形式主义的乌托邦想象。随着对网络的大规模消费以及数字设备无所不在的应用,一个由技术构建的时空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工作和娱乐、政治和经济的认知。现实因而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拒绝被轻易归类和表诉。
  展览“‘非’真实 – 算法之当下”(unReal. the Algorithmic Present)试图通过技术自身来直面数字化之当下,既投以批判的审视,又发出另类的展望。展览中二十三件来自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强调了比特与字节背后常被遮蔽的物质性,凸显了构建我们这个数字化当下的算法过程。
  部分参展作品特为此次展览所作,如瑞士艺术家双人组合Cod.Act所创作的全新动态艺术作品《πTon/2》。展出的其他瑞士艺术家还包括佩·朗(Pe Lang)和扎拉·波纳瓦拉(Zahra Poonawala):佩·朗将其《模块化》(Modular)系列作品扩展到了三维空间;而波纳瓦拉的互动声音作品《愚人谣》(The Fool's Ballad)则是一件唤起机械情感的幽默之作。在《光环》(Aura)中,中国艺术家王郁洋创造了一件迷人的装置,让一道既虚拟又真实的弧形光环在无限循环中重现生命的力量:仿佛是数字之当下的永恒复归在显露新的辉煌,以取代(机械)复制时代消失的光晕。德国艺术家卡思汀·艾葛琴(Kerstin Ergenzinger)的《漫游者》(Wanderer),用小型热敏打印机在展览现场生成动态图画。哥伦比亚艺术家菲托·萨格雷拉(Fito Segrera)的《1+N把椅子》(1+N chairs), 以人工智能衍生的怪诞,向观念艺术家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的经典作品致敬。西班牙艺术家丹尼尔·卡诺加(Daniel Canogar)的《小数据》(Small Data)系列展现了对手机、硬盘、遥控器等旧电子设备的集体记忆。在装置《界面 I》(Interface I)中,德国艺术家拉尔夫·贝克(Ralf Baecker)从地球不断变化的磁场中获得灵感,通过各个系统的横向并置塑造出一系列涌现行为;而中国艺术家徐文恺(aaajiao)则臆造出全然由电脑生成的风景和物件。美国艺术家希瑟·杜威·哈格堡(Heather Dewey-Hagborg)的作品《陌生人视象》(Stranger Visions)根据公共场所的DNA痕迹复原出人体面容,引发舆论哗然。
  展览作品在诗意的装置和沉浸式的投影之中揭示了算法的机制和意义,从而显露了一个新的现实,这一现实置身于一种基于数据流的媒介物质之中,这正是当代经验的核心所在。通过对全新时空形式的想象和激进的感观呈现,展览还表明了真实的政治不再仅存于社会氛围,它还暗示着,谁才是这个由比特和字节的物质性、以及数字的算法力量所构造的新现实的拥有者?
  “转移下载(TRANSFER Download)”项目的沉浸式形态是对展览中装置作品的补充。涵盖了虚拟现实、算法生成录像、网页作品在内的12件艺术作品,集合呈现在同一个录像装置中。该项目由纽约TRANSFER画廊构思,并针对此次展览进行了相应调整。
  “‘非’真实” 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 | 上海)与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HeK | 瑞士)联合制作呈现,于2017年6月8日至8月20日期间在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首展,于2017年11月11日至2018年1月21日期间巡回至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展出。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