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聊水墨传统与当代
中国传统水墨讲究心境、讲究禅意、讲究韵味、讲究笔墨技法……这是水墨艺术的法度,也是水墨艺术作品能否成为艺术经典的基本要素。就当代水墨艺术而言,水墨法度在作品中的存在仍然重要。水墨艺术文脉的延续与拓展或者重新建设,离不开文脉的上文。
我认为不具备基本要素的当代水墨作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当代水墨艺术。一幅当代水墨作品的好坏,除了作品自身的立意以外,还要按照水墨艺术的基本要素来进行判断,进而分辩出艺术家的段位高低、作品的品质好坏。只要你用水墨的基本工具:毛笔、生宣纸、中国色与墨去作水墨画,辩识画的笔墨是玉还是石头,就一清二楚-- 是墨色如玉,墨色如石,还是墨色如泥,墨色如浊,……我认为当代水墨画,在水墨艺术文脉的基础上还有拓展和延伸的无限可能。我研究了几十年传统水墨,总结性地将积墨法、积色法、冲墨法、冲色法及渍墨法混血成「晕点法」。这次的展览,我让「南氏晕点」穿越千年时空,用晕点法转换了宋代郭熙、元代黄公望等大师的代表作品,让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在当下的生活环境里重读经典,体验中国艺术大师的心境。
「持久力」对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我重复地用晕点去谱写纪录我的生命时光,「晕点是我,我即晕点」。这次展出的最新创作「新早春图A+B」、「新九峰雪霁图」、「巨蝶图」、「大鸟图」,每幅画上几万粒晕点乃至几十万粒晕点。画好几百粒晕点不难,这些作品的难点是在于心气的延续与保持画面气韵的连贯性上,以及墨色具有玉质感包浆色上。我是在用灵魂和生命画画,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我在「南氏晕点」、「南氏笔路」之后发展了「南氏三维水墨」、「南氏三维变数」,让中国传统的二维的架上水墨进入了多维立体的当代生活意境,进入数码讯息化时代。这些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成为我个人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最具辨识度的基本特征。
艺术家南溪
南溪
1960年生于中国浙江永康。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中国新水墨画院副院长,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住北京中国宋庄南溪工作室,自由职业艺术家。南溪在水墨艺术语言上成功的创造了水墨三法:“南氏晕点”丶“南氏笔路”丶“南氏三维水墨”,成为南溪鲜明的艺术特征。2018年在上海中心的“颠峰与荣耀·北京冬奥会启动仪式”上,萨马拉奇基金会授予了南溪“文化艺术杰出贡献奖”的荣誉。
个展
2019年“借山借水·南溪新现代水墨艺术展” 香港艺倡画廊,香港
2018年“南田玉色南溪与田卫艺术双个展”,人可艺术空间,杭州
2017年“南溪的波普水墨展”,新加坡新艺溯馆。
2016年“Art Home:Power of Dots”,Green Art Asia, BASEL SWITZERLAND.
2015年“从晕点出发-南溪的后波普艺术”,贵点艺术空间,香港Midtown Pop。
“水墨新纪元—南溪作品收藏回顾展”,新加坡余欣美术馆。
南溪当代水墨专题展,2015新加坡艺术博览会Art Plural Gallery。
艺术汽车—汽车、权力、情欲、……南溪,香港Green Art Asia
2014年“源·点—南溪当代水墨艺术雅集展”,上海鼎艺基金。
2013年“权力·性欲·金钱南溪个人展览”,新加坡ArtPlural Gallery。
2012年“2012伦敦-中国艺术展·南溪当代水墨专题展”,英国伦敦皇家艺术院。
2011年“诡异3D·南溪三维水墨艺术展”,北京宋庄贵点艺术空间。
“数码墨像·南溪水墨艺术展”,上海美术馆。
2006年“水墨性情系列展·南溪作品”,新加坡艺溯廊。
1998年“吾山吾水·南溪作品展”,香港艺术中心。
1997年“南溪水墨作品展”, 上海香格纳画廊。
1989年“南溪山水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画廊。
联展
2018年“水墨艺术四十年1978-2018”,北京民生美术馆
2018年“锋向:水墨新表现--2018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上海明圆美术馆
2018年“西方经典东方当代”,上海艺博学术主题展人可艺术空间
2018年“新现代水墨艺术宣言”北京贵点艺术空间
2018年墨变—实验水墨艺术作品邀请展,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8年“常与变:水墨进程中的对话”,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2018年“水墨维度”,上海秋水空间。
2017年“2017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博览会Art Basel”,香港艺倡画廊
2017年“极地-新水墨系列展之一” ,香港水墨博览会主题展秋水空间
2016年天下·往来:当代水墨文献展2001-2016,广州红砖美术馆。
“水墨中的人物”,南京师范大学美术馆。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展(2015-2016)”,北京今日美术馆。
“第九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里应外合-首届“峨眉当代艺术国际邀请展,四川峨眉当代艺术馆。
2015年“影·痕--关于竹子的书写方式”, 上海鼎艺会。
朵云轩当代水墨大展“平流层”,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
“不似之似-当代水墨展”, 武汉艺元空间。
“当代中国精品艺术展”,印度人居艺术中心、孟加拉国家美术馆。
2014年“西云东语-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武汉合美术馆。
“游心虚谈-新水墨研究系列展”,南京先锋当代艺术中心。
“后移·当代水墨展”,上海21艺术空间。
2013年“水法与墨道—中国水墨学术邀请展”,今日美术馆。
“再肖像—当代艺术邀请展”,湖北美术馆。
“水墨文章—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三回:文脉创化)”,武汉美术馆。
“写意中国—中国当代水墨名家提名展”,意大利卡萨雷斯博物馆。
“锋向—当代水墨经典艺术展”,上海明园美术馆。
“后移·大梅沙艺术作品展”,深圳石庐艺术空间。
“后移·艺术作品展”,贵点艺术空间,北京。
“再水墨·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2000-2012)”,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3年水墨新维度·第一届中国当代水墨提名展”,中国美术馆。
2012年“再水墨·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2000-2012)”,湖北美术馆。
“2012迈阿密当代艺术国际博览会”,ArtMiami,美国迈阿密。
“再历史·当代艺术邀请展”,深圳美术馆,贵点艺术空间、湖北美术馆,石家庄当代美术馆。
2011年“艺术北京2011当代艺术博览会”,北京农展馆。
2010年“2010·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10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国际贸易中心。
“艺术北京2010·当代艺术博览会”,北京农展馆。
“北京草场地双年展”,北京草场地美术馆。
“穿越历史·当代艺术邀请展”,北京贵点艺术空间。
2009年“历史的图像·中国当代艺术展”,深圳美术馆、湖北当代艺术馆。
“上海新水墨大展”,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2009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国际贸易中心。
“艺术北京2009·当代艺术博览会”,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
“墨非墨·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中国文化部赴欧洲四国巡展。
2008年“2008·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生活在宋庄·特邀艺术家作品展”,北京宋庄美术馆。
“心斋·当代艺术邀请展”,北京宋庄龙德轩当代艺术中心.
“墨道·水墨学术邀请展”,北京酒厂国际艺术园。
“墨非墨·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深圳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美国费城kimmel center。
“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博物馆。
“和谐亚洲— 第23届亚洲国际美术展”,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当代·笔墨— 2008中国当代人物画名家提名展”,上海明圆美术馆。
“艺术北京2008·当代艺术博览会”,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
“中国情·三人新作展”,新加坡余欣美术馆。
2007年“第三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
“墨缘100·宋庄水墨同盟第二届名家邀请展”北京宋庄东区艺术中心。
2006年“第二届今日中国美术大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水墨·当代”邀请展,北京宋庄东区艺术中心。
“水墨性情·2006邀请展”,北京酒厂·ART。
“渡·当代水墨方式”,天津美院美术馆。
“中国水墨文献展1976 - 2006 ”,南京博物院。
2005年“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非常笔墨·美术向导2005当代水墨邀请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4年“2004新写意水墨画邀请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水墨都市·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美术馆。
“新写意名家六人新作展”,新加坡艺溯廊。
2003年“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3新写意水墨画邀请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2002年“都市与水墨·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2000年“都市与水墨·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1990年“刘大为·南溪中国画展”,北京长富宫艺术中心。
获奖
2003年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 作品展”优秀奖,北京炎黄艺术馆
2002年获“欧洲国际美术交流贡献奖”,荷兰鹿特丹
2001年获“欧洲国际东方美术大展赛”金奖,荷兰鹿特丹
2000年获“2000港澳台美展”特等奖,香港城市大学
获“长城书画展”二等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9年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6年获“日本第十九回国美艺术展”特别协会奖,日本东京银座美术馆
1988年获“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佳作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7年获“庆祝建军六十周年美展”佳作奖,北京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