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在地个体——中国当代绘画研究展

开幕时间:2021-03-20

开展时间:2021-03-20

结束时间:2021-06-20

展览地点:年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南塘白鹿洲公园4号楼

策展人:康文峰

参展艺术家:尚扬、段正渠、陈琦、方力钧、刘锋植、沈克龙、白明、蔡锦、叶剑青、康海涛、邬建安、 郑江(按年龄排序)

主办单位:年代美术馆

展览介绍


参展艺术家 尚扬 1942年生于湖北 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 1981年毕业于本院油画研究生班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段正渠 1958年生于河南偃师,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与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和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陈琦 1963年生于南京,198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博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 方力钧 1963 年生于河北邯郸,1989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中国后八九新艺术潮流最重要的代表。1988年以来一系列作品中所创造的“光头泼皮”形象,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经典符号。 刘锋植 1964年出生于中国哈尔滨市 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 于2017年病逝 沈克龙 1964年生于江苏南京 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壁画专业 现工作生活于福州 白明 1965年出生,江西余干人、艺术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副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2018-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 IAC会员 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中国陶艺家》杂志执行主编 上虞瓷源小镇规划设计总监 蔡锦 1965年出生于安徽屯溪 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 1987-1989年在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学校任教 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 1992-2019年在天津美术学院任教 叶剑青 1972年生于浙江,2007年 中央美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 康海涛 1976年生于重庆 200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现生活、工作于成都、绵阳 邬建安 1980年生于北京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 北京动物园学术委员会委员 郑江 1980年生于中国浙江 2007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 本科 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 硕士研究生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前 言

从主义宣言到在地个体的世界

在当代中国,绘画如何还能具有自身根脉的发展线索,面对这个宏大但不能空泛的大命题,我希望可以通过提问反推和样本比较的方法,来逐渐呈现当下中国当代绘画绕不过去的历史新可能。 我们在反思现代文明全球化和文化殖民带来的普遍均等与单一化趋势同时,又要避免过度强调自我身份识别和话语权的焦虑与自嗨,然后如何能在超越自我物理空间和符号中,回到在地性个体领域,回到艺术本体生根发芽的自然土壤中,从艺术家在地性的个体、文化、社会、场域、媒介、思想等方面,来反观可以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绘画发展新可能。以一种超越国界民族,超越东方主义,超越异国风情,超越原始民俗土特产,从在地性回到艺术家个体的当代表达,回到如何创造新艺术,如何推进艺术史新叙事逻辑构建,并如何补充完善,甚至是批判当代艺术全球化的一种新可能。 40年来,中国艺术从传统到当代,从官方到民间,从集体到个体,从本土到国际,是一个不断学习、融合、过渡、突围的过程。其中绘画经历了革命现实主义、伤痕回忆、乡土写实、形式美,而后广泛借鉴西方现当代艺术表达方式,结合对中国社会批判的各种主义、主张,在短短40年里,中国当代艺术和绘画的观念表达,在形式方法上借鉴了现当代艺术原生地西方线索近150年的历史。 研究中国现当代艺术,就不能只孤立在中国范围来看,而应该是放在整个现当代艺术史线索中纵横比较。 西方现代艺术进入当代,是主义宣言时代终结的时代,早期的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试图用一个主义宣言来证明它是唯一正确的艺术、先进的艺术,这本身就否定了发现世界是有多条路,而非只是一条路、一个点。也将自身和所有普遍性的存在对立起来、孤立起来。中国的现当代艺术也难避免重蹈覆辙,在很短的时间里,从政治波普、玩世主义、实验水墨、极多主义、东方主义、中国精神等等各种主义主张的当代表达探索中,不断寻求如何走向国际,又如何凸显自我身份、民族、文化的不同。 在上世纪80年代全球后殖民主义反思中,全球化的欧美单一中心输出模式,也越来越多受到多元文化崛起的扩充和质疑。世界由一个西方中心变成了多个中心共存共融,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不断相互融合,文化的互动性联系超越了既有知识边界。文化的不同性,代替以往多元文化的差别性观念。全球化的概念,在疫情时代前所未有的被同时分离,也被同时紧密相连在一起。当代的文化艺术生态,也在不断延伸新的动态可能。 艺术不是为了“东西融合”而创造艺术,更不是为了“民族主义”而创造艺术,中国艺术家不断寻求和强调自我文化身份的世界认同,使得对艺术本体的思考表达无法更加深入专注,创作重点往往建立在更加宏大的国家民族文化的当代新话语权构建上,从而导致艺术本体最强大的能量磁场失衡或失效。如果当我们以一个民族区域特色或东方审美来诉求强调我们的不同与自信时,可能又在掀起另外一种表象的单边主义的二元对立,而非是平等正视丰富世界不同文化的同时共存。在这个前提下,当下的艺术本体深刻意义应该是什么?而不是将艺术的表达,又停留在与另外一个区域民族文化特征的新话语权争夺上。 在地个体——中国当代绘画研究展,通过对当下中国的绘画,将从在地性个体表达的六个分类来划分,通过历史根脉、思想媒介、时代变局、意韵回归、自我经验、田野场域六个不同纬度,来邀请中国在此领域艺术探索卓有成果的艺术家代表,来从他们在地性个体特征出发,归纳对照,即立足当下,又放眼世界,更注重个体经验的本体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当代绘画的新可能,开拓出各自丰富的艺术样本。 “在地个体”的历史根脉:尚扬、段正渠 尚扬和段正渠在探索中国绘画走向当代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研究的样本。他们早期都是从中国北方黄土地的历史生存厚度出发,在关注中国历史生存延续的农耕文明根脉基础之地,将历史的宏大落在自我个体的对当代世界的思考上,他们找到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当代绘画,他们是传统的、中国的,然后也是世界的、现代的、当代的。 尚扬自90年代到今天以来创作的《大风景》、《董其昌计划》、《剩山图》、《剩水图》不同系列作品,以中国式的人文情怀与当代相遇,通过对中国山水环境从自然生存到“变坏”到“剩余”的工业异化过程,来批判人类与自然在后工业时代的对撞与冲突,这种“母体山水已坏”的批判,带着时间的沧桑和质朴,又带着工业废料式的山水意境,在我们看似熟悉的山水“悲剧”中,来反思人类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冲突的世界之问。 段正渠的绘画总会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看到感动,这份感动源自他从中原段湾到西北黄土的中国记忆,这种记忆就是他和我们文明的共同起点,这种记忆也像是通过绘画考古一样,展现出我们这个民族最初形成的品格底色,在深沉悲壮的大地之上,那些黄河船夫、窑洞星空、废城土堡、憨农戏人活着的、历史的沉重与可爱。这种共同记忆与感动,就是艺术家从他生命根源启航的一次远行,即是自己的,也是在历史时间长河里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心灵图画,它让我们肃然起敬,也让我们再次回到对朴素的崇高向往。 “在地个体”的思想媒介:白明、陈琦、沈克龙 白明、陈琦、沈克龙,他们几十年都专注在中国传统媒介陶瓷(白明)、水印木刻(陈琦)、大漆(沈克龙)的当代创作中,他们将这种中国在地特有的非遗传承,和当代个体的思考经验结合,并将源于自然之物、自然哲学特有的在地思想和媒介,与艺术家个体思想链接,在不断强化、升华中国特有文化思想孕育而生的物化媒介(陶瓷、大漆、水印木刻)同时,艺术家从传统的审美哲学走进当代的世界关怀,一种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的中国在地思想世界观。 白明作为中国当代陶艺与世界对话的代表艺术家,在最具代表中国的陶瓷媒介领域,依托深厚的传统思想和陶瓷资源,通过解构传统的当代表达,将水与火、泥与火的自然未知与艺术家个体不经意的自然创作融合,在重构陶瓷艺术从传统经典走向当代精神审美过程中,呈现出人与自然、人与时间宇宙律动的中国之道诗意表达,这种表达同他平面的抽象水墨,立体的瓷艺器物,现成品装置一起,统一构成一个来自中国思想、中国媒介的当代陶瓷的神性新艺境。 陈琦是将中国传统水印木刻创造性革新的当代艺术家,他将木、刻、水、墨、印的自然技艺与媒介属性融合,并在创作过程中拓展到极致,这种极致依托与对水、对自然之道的当代观念表达。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就是以柔克刚水的精神,也是中国人骨子的自然生长哲学。这也是陈琦水印木刻作品中如何从传统的技艺媒介蜕变,如何从西方当代表达方式中突围,如何让中国传统水印木刻的表达范围,成为当代艺术世界的又一个唯一不同。 沈克龙长年工作生活在福州,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大漆技艺,也是福建重要的一个文化特色。沈克龙在众多传统漆艺的氛围之中,将传统大漆中所包含的东方审美哲学,通过自然生长阶段的时间创作过程,蕴化出幽古苍朴、万千广大的自然气象抽象空间。大漆来自自然,它自有天地广阔的自然之韵,沈克龙的当代大漆作品,也自带着历史的、时间的、自然之气、之韵,在当代哲思的精神天地空间畅游,他的唯一性和广阔性,也正是在地思想媒介的一种世界表达。 “在地个体”的时代变局:方力钧 方力钧之所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符号代表,是因为他在中国上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时代大变局中,通过个体的经历与见证后,创作出具有时代集体特征的绘画形象符号。一个个打哈欠的光头,一个个无可奈何的玩世泼皮形象,以荒诞自嘲不屑的姿态来告别过往的理想主义时代,这种“无奈、无聊”的绘画形象作品,传播给外面世界对中国社会时代变局的迫切关注。这种关注是在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以一个艺术家个体经验表达,呈现出社会化的现象反思。方力钧无论是早期的版画还是油画,到最近的水墨创作,都以这个时代变局符号形象特征为主题,以标本式的时代记忆,记录中国社会群体从理想主义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真实意识状态。 “在地个体”的意韵回归:康海涛、叶剑青 传统中国绘画的审美将气韵和意境放在至高地位,气韵氤氲、意境幽远本质就是东方自然审美的可视之道,也是人与自然融会合一的精神诗意向往。当代审美试图剥离视觉形态之美,而转向一种态度观念的真实,当代艺术让“唯美的泛滥”走向“唯美的荒原”,在为公共意义介入的不断批判中却将自身与更大范围的公众拉开距离,审美作为绘画视觉艺术的一个入口,在当代的自我反思中“唯美的回归”又成为一种可能,它让当代艺术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与公众融合沟通交流中,但这有别于消费流行文化的外表的审美趣味,东方意韵审美基因在当代的延续,是一种从古到今气韵与意境的内在审美精神延续,也是对当代艺术不断完善构建的在地审美补充。 康海涛在持续20年的“夜景”油画创作中,借鉴传统中国绘画的“积墨”方法,在灵光虚幻的当代日常景象中,将转瞬即逝的宁静存在,通过绘画的诗意呈现,让我们走进他内敛自然的当代心灵风景中,沉浸其中,冥冥之中感受我们日常行径中的当代景观。 叶剑青的绘画在水墨氤氲般的中国绘画逻辑中不断延续,他带我们走进一个富有“生气”的朦胧自然之境。这种自然之境不需要传统的“亭台楼阁”,而是从山石、溪水的时间浸染中通往星空的无穷意境。人造的那种遥远陌生感,反而被他画面独特的美学品质质感所取代,一种既延续了东方在地审美精神,又不同于西方图像复制,而是人与自然主观情境融合的新意韵大空间。 “在地个体”的自我经验:蔡锦、刘锋植 艺术最终要回到自我个体经验的表达,个体的经验、个体的知识、个体的思考、个体的语言,然而如何让自我个体经验转换升华成社会公共经验和普遍共识,这就是当代艺术与以往艺术表达的普世不同。在地个体中的自我经验,是建立在一种无意识、不强调的自然生长逻辑之上,他们自然而然带着自我个体生长、生活的原生土壤气息,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是非常个体经验的社会共知共识。在当代艺术谱系中,这种越是个体的自我表达,越是当代精神的一种意义所在。 蔡锦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很具代表的女性艺术家,她从早年“美人蕉”到近年“风景”系列油画,还有素描静物系列,以及现成品绘画装置作品,都以一位女性艺术家的敏感本能,让绘画回到自我本身的见微知著与精微广大。她的绘画像是长出来的,就像在传统理学“格物”的过程,这个创作过程让艺术家自我沉浸其中,一起在时间的画布上自然生长,这种生长像生命躯体成长的过程,是无数“血肉细胞”构成的艺术家自我存在过程,它们时而像山水,时而像星空,时而像筋络,这种自我生长的体验也是每个肉身存在的普遍感知,它是人类肉身的心灵风景,展现出一种痛并快乐的生命绚烂。 刘锋植用生命的挽歌完成了他对自我艺术的人生使命,他最早将“天安门”做为当代绘画创作内容,在近乎抽象的直率笔触中,将色彩与自我现实生存的生命情绪合并书写。那种炽烈情感与沉重思索并行,悲悯的风景就是艺术家个体在北京在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真实,也是艺术家自我生命激情的当代人文忧思。绘画的生命来源于个体生命的鲜活,刘锋植的艺术生命,就如同有人评价的那样——“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在地个体”的田野场域:邬建安、郑江 世界之大,田野之广阔,在地性相对全球化单一模式之不同,不是地方特色,而要避免将原生态、本土化、地方特色猎奇和在地性混为一谈。当艺术家介入田野考察或田野生存情景的时候,是一种个体验证的当代介入,最终要通过筛选、提炼、转换成具有当代意义的在地艺术思想,完成从在地个体在场的体验分析,到在地个体场域的体悟呈现。 邬建安多年专注于中国民间田野,考察传统与当代世界的文化表达,他将中国民间的剪纸、皮影、丝线、苗绣、蜡染等多种地方民族传统,融汇转换成当代绘画、雕刻、装置多媒体作品,他在“都市与乡野、传统与当代、制作与创作”不可对立的创作中,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在地方法论。《500笔》系列作品源自一个在地公共艺术项目,艺术家将在地互动画肖像的每一笔用剪纸方法拆解,然后从一开始“曼陀罗”的重新拼合,到扩大到每个人“笔画”收集汇合的当代创作。作品通过水墨、剪纸、绘画的互动集合过程,让源自在地的灵感和水墨、剪纸,上升为具有当代意义的“抽象笔画”。作品中每一个笔画线条,就像是每一个独立的人,500笔如果500人组成一幅气势磅礴的集体画面,多姿多彩中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平等与共融。 郑江出生于浙江缙云县一个叫石下的山谷,这里以开产石头而得名,他的父辈从60年代就在这里以开凿山石营生。和郑江刚从中央美院毕业创作不同,他将自身出生地的经验记忆现场,做为新的在地性创作开始。《黑色笔记》在地创作绘画,将开凿石头的痕迹转换成画笔痕迹,将油画油彩转换成石粉与墨的综合,一笔一凿地绘画过程,如同父辈们为了生计地劳作,一笔一凿的重复着,积多成简的平面包含着偏远在地个体的平凡生活,这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礼赞,也是如同信仰般的一种心念绘画。 在地个体的艺术样本,应该遍布在更多地方,也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在不断实践,我们无法全部涵盖,只将部分代表艺术家个案列举一二,通过抛砖引玉的提问论证,引发我们对中国当代绘画更多纬度的思考讨论与创作。 今天和未来的艺术世界,将由无数的在地性个体所组成,无论你是来自南美的还是非洲的,还是亚洲的艺术家,都会越来越自然的用自身熟悉的在地性个体经验资源,从个体经验标本的普世化思考,来回应表达全球共同的问题,并展开自身具有当代价值观的艺术创作。 在更广阔的世界,好的艺术它不仅是属于东方的,也是属于西方的,更是属于人类的。文明需要通过无国界的艺术对话,观众也不会因为你是来自南美、来自非洲、来自亚洲而区分,艺术的问题还是要回到如何创造艺术,它们应该既平等又平常,如同我们万千世界本来的样子,就看我们的胸怀眼界是否能看得更远、更广阔。 策展人 康文峰 2021年3月11日于北京798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