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自在之相 | 关根伸夫

开展时间:2021-08-24

结束时间:2021-09-24

展览地点:泥轩空间

展览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6号楼5楼

策展人:梁勤

参展艺术家:关根伸夫

主办单位:泥轩空间

展览介绍


1968年注定是文化地震之年。布拉格之春、巴黎五月革命、美国反越战运动,全世界陷入不安与骚动,也波及那一年的威尼斯双年展。

然而没有一件艺术作品,比关根伸夫的《位相—大地》更能代表那一年。

地表被挖出一个直径2.2米,纵深2.7米的地洞,边上,以掘出的土筑成的同等高度和直径的圆柱立于地表。——1968年10月,关根伸夫的《位相–大地》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出世,由此宣告了“物派”——迄今唯一被写入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亚洲艺术流派——的诞生。

所谓“位相”,即位置的几何。这是数学,在关根伸夫这里,它更是探讨存在方式的哲学。而当年,只有李禹焕真正看懂了他。

“人们在大地上行走、建筑、营生,我们把大地作为材料、工具,在日常中,大地作为具使用价值的对象,被无意识地表象化”,然而艺术家不同,在李禹焕看来,关根伸夫把世界作为一种生命姿态,与之真正地相遇。“他(关根)看到了大地的呼吸,表情,语言,历史——简言之,大地的广阔存在。”

关根伸夫并没有“创造”什么,他只是移动了土,这一行为却“让大地升华为大地”(李禹焕语),由此提示出了一个超越一般经验的世界之真实。这种透过寻常之物以瞥见迄今为止被忽视的物质之实性的手法,贯穿了关根伸夫之后的一系列创作。

《位相–大地》在世界当代艺术的历史中创造了“事件”。而那一年,26岁的他刚从多摩美术大学研究生院毕业。

两年后的1970年,他被选为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的代表艺术家。4.5米高的不锈钢镜面柱上放置未经雕琢的自然巨石——大型装置作品“空相”,再次让成为时代的宠儿。

这对于一个年轻艺术家,是闪光也是负累。关根伸夫在他备受瞩目的时刻,选择了与时代保持距离。之后的长时间里,他很少发表作品,却并未停止对环境艺术的关注,同时深化了他对“空相”系列的思考。

“空相”不仅在“位相”的基础上释放了形态上的自由,也暗含了“诸法空相”的启示。这些石雕作品在质地上的轻盈,构成知觉上的反转。

极度抽象的表达无法不让人联想到极简主义的作品,但关根表示:“极简主义和我(物派)的一个巨大区别是,极简主义者倾向于从观念上削减形式,而我所做的是吸收和转化自然。”

关根伸夫在一次访谈中表达自身创作理念时说:“如果我能从作品中提取艺术活动的本质,就能免于做自我中心的创作。如今,我渴望呈现的是与自然共存的重要性,而非投入一个‘创造性’的实践。”

1987年至1992年,他回归对“位相”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从“空间(立体)”转到了“绘画(平面)”,创作了一系列“位相绘画”。

在具有厚度的和纸上施水气以使画布柔软,并通过戳破、刮划、切断等各种变形(位相变换)后,使表面呈现“没有厚度的皮膜”,再铺金箔或黑铅以强调——永恒的反复中,增减始终平衡,形变而质不变。就像当年《位相―大地》具有复原的属性,“位相绘画”同样具有回归一张纸的可能。只是这一次,关根伸夫更冒险了,他试图用一幅画,带你解读、经验、知觉这个世界。

“我最大的希望是尽可能地远离20世纪的艺术家们所遵循的主观主义。完全接受大自然的奇迹,了解它的丰富性,就是离开自己的主观主义,进入自己之外的客观世界。”

为了配合整个展览的综合体验,我们特地为展厅设置了一处独特的通道,同时在最后一个展厅构建了6组与通道同样材料的辅助创作,这两组设定,同样受到中国园林以及极简主义的综合启发,希望能够配合整场作品给观众带来更为新颖的感受。

最后,我们还为阁下带来数件颇为罕见的珍奇古董,他们各自独特的流传和表面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可以为这些作品的集中展现带来更为的难得的综合体验,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应该可以被归类为一次侘寂审美和现代艺术融合的实践活动,当然,这样的尝试往往都少不了50-60年代 Pierre Jeanneret 昌迪加尔椅的参与。整场活动大约筹备了一年左右,得到了国内许多朋友的支持,我们希望将其视作一次难得的聚会,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坠入这种迷人的感受之中,展览将会有一个月左右的持续时间,期待您的大驾光临。

外箱传来鉴定“远州茶匙”为竹窓绍智(1865-1942)笔。竹窓绍智乃藪内流茶道⼗一代宗匠,参禅于冈山曹源寺,武野绍鸥亲传藪内流茶道传人。内箱黑柿木,木纹拟波浪形。远州亲笔烫金莳绘二字“茶杓”。侧有冈山曹源寺枕流轩瓢印及番号名称,以示传承。内附江户时期古笔鉴定家了佐(1572-1662)鉴定书。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