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石至莹:化城喻

开幕时间:2022-03-12 16:00~19:00

开展时间:2022-03-12

结束时间:2022-05-08

展览地点:德玉堂画廊

展览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99号2楼 L205-206A

参展艺术家:石至莹

主办单位:德玉堂画廊

展览门票:30/RMB

展览介绍


妙之可言——石至莹的化城喻

文/沈奇岚博士

欢迎来到石至莹的化城。

“化城喻”源自法华七喻之一,一群疲倦的旅人在途中倍受饥渴的折磨,领队的导师为了安抚众人,幻化出一座城来让众人休憩。化城中莺歌燕舞,美景无边。旅人们在化城中流连忘返,获得了身心抚慰,他们并未觉察城中一切皆为幻化。当他们的身心重又饱满时,领队告诉众人此城乃化城,需继续行路。

化城的比喻让石至莹感受到了某种和探索绘画之路接近的艰辛和愉悦。

已经在绘画道路上行走了二十多年的石至莹在这一次的展览中,意图与观众分享她对绘画的新理解。这次展览的作品中,石至莹的绘画对象取材于敦煌的浮雕造像,她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意临”——临摹不求酷似而求部分所需或者是意境。她选择这些造像转为绘画语言,意图用绘画的方式去研究造型和线条的关系。

将现实世界中已有的浮雕转化为二维平面上的图像,是石至莹的化城之法,也是她的绘画之道。绘画的愉悦妙不可言,但通过画面,妙依然可言。

化城究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是幻象还是实有之物?在二维平面上呈现的浮雕,形成的是关于浮雕的图像,是否还拥有体积和实际指涉对象?在观者的心中,召唤的是石像的觉醒,还是喜悦的降临?这些都是此次展览所探讨的话题。

石至莹探讨的是事物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其实介于“在”和“不在”之间,展览中的作品是浮雕又不是浮雕,是图像又不是图像,作品指涉的存在始终处于流变之中,在感受作品和形成意识的临界点上,我们对事物的意识被转化成某种流动之物,不再追求稳定的拟像,从而进入了艺术家创作时的欣悦之境。

让石至莹一直着迷的是绘画性和故事性之间的张力。她曾有一度认为具象的表达和画面的故事性可能会减损作品的绘画性,如今她已超越这份认知上的自我限制。化城之中重要的并非城中的各种风景和摆设,而是进入化城的旅人们的状态。在幻象之中,旅人们得到了真实的休憩和抚慰,安置了身心。因此他们方能继续赶路,奔赴真理。

绘画也如此,无论是具象的呈现,或是可能产生想象的故事性,都可以是绘画在画面上提供的入口,是一座化城可以形成的引力。绘画与化城的关系,在于重要的是进入化城之后的收获,幻与化并不矛盾,反而促成了意识的流动。故事性形成了更轻盈的入口,是绘画的入口,也是心灵的入口。入城后可进可退,寻找图像者得图像,寻找线条者得线条,具象和抽象的边界已消融。对于石至莹而言,在转化浮雕的过程中,造型线条的研究让人欣悦,意识在线条上滑动之时,无法分辨是线条引领着艺术家的画笔,还是艺术家创造着线条。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让妙可言,绘画的笔触和画面皆是化城,意识如旅人在化城中穿梭,流连忘返。

石至莹的画面带来的并非普通的图像愉悦,那是马卡龙式的糖分愉悦。她带来的是更深的幸福感,是泉水之甜,是清茶回甘。她的作品让我想起汪曾祺的文章,简单质朴中,形成独有的韵味——“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石至莹的化城也是如此,若你来访,她不在,请和她的化城坐一会儿,化城很轻盈,也让人喜悦。她画它们很多日子了。

艺术家简介

石至莹 Shi Zhiying

1979 出生于中国上海 Born in Shanghai, China
现工作于上海油画雕塑院 Works in Shanghai Oil Painting and Sculpture Institute

教育 Education
2005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 Master Degree of Oil Painting from Shanghai Fine Arts College

石至莹一直试图用绘画语言表现物质的存在状态。在艺术家的绘画实践中, 即在又不在的互相转化被特别强调: 海水、石头、造像、珠子的质感和体量通过绘画性的笔触呈现, 物体的形状却并不坚实,而是经由独自成立的线条、笔触和颜料传达内在的呼吸节奏逻辑,在与视觉经验的相互作用中建立起感性又稳定的结构。艺术家以流畅、富有观察力的绘画体现出事物生成与消解带来的瞬时性, 捕捉了在物质、绘画平面和状态感受之间发生的极其缓慢但持续进行的转变。她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09),美国橘郡美术馆(2017)举办过个展,作品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复兴艺术基金会,Cc基金会,余德耀美术馆,美国橘郡美术馆,悉尼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悉尼白兔美术馆,Pizzuti Collection等机构收藏。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