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循循

开幕时间:2023-07-15 14:30

开展时间:2023-07-15

结束时间:2023-09-17

展览地点: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751艺术区北一门

策展人:缪子衿

参展艺术家:陈轴,林奥劼,李竞雄,陆平原,陶辉,王梓全

主办单位: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

展览介绍


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很荣幸地宣布,将于2023年7月15日举办群展“循循 Droning On”。本次展览由缪子衿策划,展出陈轴、林奥劼、李竞雄、陆平原、陶辉、王梓全等6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展出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文本、行为艺术、以及影像作品等多种媒介。

“循循”试图展现人类与周遭事物以普遍或私密的方式持续进行的系统性对话。六位艺术家基于各自设想的蓝图辨认物质、情感、信仰能够塑造的空间叙事与美学秩序。展览作为与不可见力量谈判的媒介,以及去中心化的信息生产场域,不断推移由治理的技术确立的行动边界,抵达不可预测的神秘情境。假如循环往复的试探最终被证明是徒劳的,我们可以感情用事,接受直觉的诱导。

《形同虚设III》(2023)是陈轴发起的长期行为剧场的第三次表演。艺术家邀请多位舞者和音乐人给予彼此启示性的创作指令,随机的规则相应地调动实践者以及现场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与舞台共同呈现的绘画《反射中的缺席》(2022)系列,犹如在陌生而隐秘的仪式中指引表演者通往未知之地的有形路径。

林奥劼把《山中天玄馆海报》(2023)张贴在机构入口处的海报支架上,以文本参与北京艺术区的活动,自我调侃“一个广州艺术家在广州没有展览”的处境。3D打印手办《今年在上海没有展览》(2023)放置在展厅不起眼的角落,摆出策展人询问艺术家方案的姿势。难以察觉其存在感的两件作品,反复提示我们关心艺术生态中不受关注的工作者。

如果艺术的流通是按需产生的即兴行为,艺术家在工作室推进的材料实验更像延长时间或流程的解谜活动。火作为创造、破坏、改造的元素,出现在李竞雄不同阶段的作品中。《我们游荡在夜的黑暗中,然后被火吞噬》(2022)系列透过绘画机理呈现生命的创始与流逝的种种迹象。与此同时,《无题》(2022)借助二手处理的货物以及烧焦的味道,在幽暗的空间散播有机的气息。

陆平原编写的故事《爱情考古-1》(2018)、《父亲》(2019)、《FLY》(2020)混合了都市传说与科技,构建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奇幻时空。类似地,《吝啬的魔力》(2023)可以视作由人参演变而来的神话。艺术家通过雕塑手法和医美设备赋予植物近似人类的体态、情绪、意愿,使用当代的技术制造克服物理局限的未来物种。相对独立的灰色展厅仿佛庙宇的模型,成为万物临时相遇的精神性场所。

刷手机或看电视长大的一代不难从陶辉的影像获得熟悉的视觉经验。《跳动的原子》(2019)模仿了流行的短视频形式,艺术家编排的画面和台词如同受算法区隔的用户,被社交平台触发的孤独感淹没。《我们共同的形象》(2016)选取的十个戏剧性的影视节目片段,在演员的重新演绎下靠近“真人真事”,让屏幕外的观众与困在情节内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

王梓全的《痛恨理性(空间中交错的线,是虚拟人的航标)》(2023)系列将虚构的浮雕角色和3D建模软件的骨骼绑定技术进行关联,基于时间线捕捉人物的动态。徘徊在个体与集体之间断断续续的虚拟身体,彷佛从控制面板发出一系列撤回消息的信号。艺术家在此创建了没有明确交代环境或任务的游戏,在软件中诉说一个混乱的时刻。


陈轴

陈轴,1987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现居上海。

陈轴以影像与近年来开始实践的行为剧场为主要创作媒介。他常以解构并重组拼贴的方式构建情景舞台,在虚构的叙事中穿插演员的即兴行为表演,创造出游离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剧情。陈轴擅长将观众从日常经验中带入生命深处的存在体验。深受佛家思想的熏陶,其早期的创作常关于存在的种种困境,身份的表演性与欺骗性,当代虚拟生活的孤独与异化,近期他开始探索物的精神性和人的意识状态与能量场。

陈轴的创作常在戏谑、荒诞与微超现实的叙事中,伴随着只言片语,渗透出一种冥思与内审。他将这种创作比喻为制造一面内在的镜子。

陈轴的首部纪录片电影《模仿生活》获得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新视野奖(2017);韩国 DMZ 电影节亚洲视点奖(2017);并入围 61 届伦敦电影节(2017)。他也是“艺术世界未来之星”(2018)的入选者之一。他曾参与的国际群展有:“环形撞击-录像二十一”上海 OCAT当代艺术中心(2021)、“Age of You”多伦多当代艺术美术馆(2019)、“Emerald City”香港chi K11 艺术基金Pop-up空间(2018)、“寒夜”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7)、“第二届亚洲录像艺术与电影论坛”,首尔国立当代美术馆(2017)、“中华二十八人-Rubell家族收藏展”迈阿密Rubell画廊(2013)、“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3)、“未完成的国度:来自中国的新录像”,休斯敦当代美术馆(2012)、“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 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2012)。

林奥劼

林奥劼,1986年出生于广州,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于广州,工作于北京和上海。

林奥劼的作品涉及录像、摄影、绘画、文本等形式。其艺术实践取材于自身经验,艺术家以带有强烈即兴性和幽默意味的图像,敏锐而细腻地记录着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或刻意安排的行为事件,同时看似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调始终贯穿于叙事结构中,试图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模式、艺术家生存困境以及艺术从业者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进行质疑、嘲弄和批判。

近年展览包括:“林奥劼:命硬”,香格纳北京(2023);“林奥劼:艺术乐园” | Xiàn Chǎng单元 |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西岸艺术中心,上海(2022);“TAG · 新当代艺术展——启航”,西海美术馆,青岛(2022);“飞来去器——2021OCAT双年展”,OCAT深圳馆(2021);“真实 / 幻境”,chi K11 美术馆,上海(2021);“林奥劼:人造人”,香格纳北京(2021);“时过镜迁 IV:林奥劼”,香格纳新加坡(2021);“文献集:七个线索”,泰康空间,北京(2020);“南方不是一座孤岛”,OCAT深圳(2020);“林奥劼:越秀”,香格纳上海8号楼(2019);“藏木於林”,大馆当代美术馆,香港(2019);“策展课:策展与设计”,华美术馆,深圳(2019);“珠江夜游”,广东美术馆,广州(2019);“释放全景——2019深圳新媒体艺术节”,坪山文化中心展览馆,深圳(2019);“林奥劼:有空调的热带能出哲学家”,香格纳北京(2019);“青策计划2018:林中的树倒下而没有人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8);“共享叙事,香格纳S空间”(2018);“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6);“腹地计划”,时代美术馆,广州(2015)等。曾入围“2016年三亚华宇青年奖”。

李竞雄

李竞雄,1987年出生于中国安徽省芜湖市,2010年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2013年硕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目前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

自从2013年以来,李竞雄在大陆及香港地区完成过多次个展及个人项目(包含上海chi K11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北京HdM画廊和香港安全口画廊等)、群体展览(包含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以及歌德学院空间等)、美术馆讲座,以及为若干杂志供稿。他入选了2017年艺术世界杂志评选的“未来之星”。

陆平原

陆平原,1984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陆平原的创作源自他对人类精神意志无形本质的兴趣,他通过对“故事”的创作和使用,展现人类经验的流传与流变,以此为核心,发展出了一系列结合艺术史、流行文化、个人经验等多重因素的创作,跨越文本、影像、绘画、雕塑、装置等媒介。陆平原将超现实叙事与概念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与现实平行的、庞大的幻想世界,展现当代人类的精神困境,并重新挖掘人与万物精神联系的潜能。

他的作品已在国内外广泛展出,近期参加的展览包括,个展:“画廊一夜”,星美术馆筹备组SSSSTART,上海,中国(2022);“烹饪诱捕,诱捕烹饪,我可爱的生活”,OCAT深圳馆,深圳,中国(2022);“第一个艺术家”,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21);“有情世界”,宝龙美术馆,上海,中国(2020);“科拉”,chi K11美术馆,上海,中国(2019);“箱中奇遇”,爱马仕之家,上海,中国(2018);“迷之童年”,万和昊艺术酒店,上海,中国(2018);“成长的烦恼”,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17);“宝藏”,星汇当代美术馆,重庆,中国(2017);“詹姆斯·斯坦利-第七世德比伯爵”,曼切斯特华人艺术中心,曼切斯特,英国(2016);“河原温”,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16);“惊奇地发现”,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15);“胶囊”,Gallery Box,哥德堡,瑞典(2011);“自律的呼吸”,M50创意空间,上海,中国(2010)等。

近期参加的群展包括“开启”,星美术馆,上海(2022);“我们从别人那里借梦想,像债一样”,没顶美术馆,上海(2022);“情念与宇宙”,月涌艺术中心,成都(2022);“好奇无界,米奇艺术展全球巡展”上海站,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21);“野生大都会”,宝龙美术馆,上海,中国(2019);“降临:发明风景,制作大地”,前哨当代艺术中心,上海,中国(2019);“极限混合 ——2019广州空港双年展”,广州,中国(2019);“敢当:当代神石注疏”,UCCA沙丘美术馆,秦皇岛,中国(2019);“仙境边缘——泰国双年展2018”,甲米省,泰国(2018);“艺术家在此”,余德耀美术馆,上海,中国(2018);“城市无界”——2018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上海静安雕塑公园,上海,中国(2018);“这里是上海”,利物浦邱纳德大楼,利物浦,英国(2018);“长征计划:违章建筑三——特区”,长征空间,北京,中国(2018);“Arts in Urban Cultures”,三里屯太古里,北京,中国 (2018);“*㔷埋儿童节”,Para Site×香港歌德学院,香港,中国(2018);“动漫美学双年展——叙事曲”,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中国(2018);“PLAY”,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18);“中国2185”,赛迪HQ画廊,伦敦,英国(2017);“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2016);“第九届利物浦双年展”,利物浦,英国(2016);“无序之美”,卡斯雕塑基金会,英国(2016);“山中美术馆”,四方美术馆,南京,中国(2016);“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乌拉尔,俄罗斯(2015);等。陆平原也是第四届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的入围艺术家;第一届保时捷青年艺术家大奖入围艺术家。陆平原的作品提案《树》于2020年入围第三届和第四届纽约高线平台。

陶辉

陶辉,1987年出生于重庆云阳,201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虽然毕业于油画系,但陶辉的作品以影像和装置艺术为主,从个人记忆、视觉经验和大众文化中积累素材,通过提炼与改造形成崭新的叙事模式和影像风格。陶辉从社会身份、性别地位、种族问题和文化危机等问题入手,以荒诞、吊诡、夸张的场景搭建,充满隐喻和错位感的人物设置,呈现出当代人的集体经验,带动观者正视自身的文化历史、生存现状和社会身份。他曾于2008年获得四川美术学院的“当代艺术档案特殊奖”,并在2015年荣获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2015年陶辉在第19届SESC巴西录像艺术节“南部全景”单元上获得特奖,又于2017年先后入选“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和“KINO DER KUNST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2019年,他入围首届由香港M+展亭成立的“希克奖”。

他曾在OCAT西安馆和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个展。他的作品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展出与放映,其中包括: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波利尼亚诺基金会美术馆、莱比锡当代艺术博物馆、里斯本贝拉多收藏美术馆、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圣保罗SESC巴西录像艺术节、台北凤甲美术馆、京都艺术中心、韩国国立亚洲文化殿堂(ACC)、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第四届温哥华双年展、北京红砖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第11届上海双年展、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

王梓全

王梓全,1993 年出生于辽宁沈阳,现工作生活于上海。2017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19 年硕士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王梓全的创作来自于对互联网及虚拟世界后设的观察和理解。通过对于游戏引擎以及工程开发测试软件等的思辨式的使用,王梓全在虚拟和真实空间进行“复制”和“粘贴”,以探索虚拟和现实的阈值。

近期展览包括:“个展:空气动物”,没顶画廊,上海(2022);“群展: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复星艺术中心,上海(2023);“星象 魔法”,金鹰美术馆,南京(2023);“吓吓麻瓜”,天目里美术馆,杭州(2023);“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2022);“近未来—— 完美搭档”,悦来美术馆,重庆(2022);“旧神的习惯”,HELLERAU欧洲艺术中心,德累斯顿,德国(2022);“断裂的一代”,松美术馆,北京(2022);“靡菲斯特的舞步”,沪申画廊,上海(2021);“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单元”及“Video AI Plaza”影像单元,上海(2021);“USB 多端口链接展”,没顶画廊、乔空间,上海(2021);“世袭领地”,宝龙美术馆,上海(2021);“空间领导者”,APS Museum,上海(2020);“图像感到了不安”,没顶画廊,上海(2020);“练武术还是迪斯科?”,無同空间,长沙(2020);“幻象颗粒”,没顶画廊,上海(2020);“碎片化”,The Coningsby Gallery,伦敦(2019);“Material Statement”,Dyson Gallery,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2019);等;并于 2020年入围“英国 Ashurst 新锐艺术家奖项”,2022年入围“NOWNESS天才计划”。


缪子衿

独立策展人

先后毕业于伦敦艺术⼤学传媒学院创意广告战略专业、伦敦⼤学⾦史密斯学院策展专业。曾任职于《艺术界LEAP》、泰康空间。她期待在场域特定的策展实践中持续测试权力关系的边界,特别是治理的技术与展示的政治。缪子衿近期实现的策展项目包括:“相思”(2023,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小大人”(2023,星空间);“近未来——完美搭档”(2022,悦来美术馆);“情感自治区:当加密遇见红白喜事”(2022,Gallery Func);“空气动物”(2022,没顶画廊);“随意进出”(2021,星空间);“飞去来器—第九届OCAT双年展 [注意 :演出继续! ]”(2021,OCAT 深圳馆);“集美 · 阿尔勒发现奖 [法证表演 :陶辉 / 流动介质 & 钟云舒 / 隔墙有耳]”(2021,三影堂厦门);“登录舒适区?”(2018,泰康空间);“共享叙事”(2018,共4个章节,香格纳北京S空间);“保罗 · 麦卡锡的客厅”(2018,木木美术馆);“全球定位”(2017,乔空间 & 油罐艺术中心项目空间)。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