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王昶:天机图

开展时间:2023-10-15

结束时间:2023-11-18

展览地点:NUOVO Lab & Gallery

展览地址:北京王府并大街74号

策展人:天机图

参展艺术家:王昶

主办单位:NUOVO Lab & Gallery


展览介绍


NUOVO Lab & Gallery荣幸地宣布将于10月15日下午三点,在王府井空间推出艺术家王昶的个展“天机图”。本次展览是艺术家王昶的全新个展,呈现了艺术家近年来多件新作以及他对于东方性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独特思考。

绘画的力量是持续地介入视觉中的能力和重量,这种介入不仅仅讲述了人类所有已知的历史和现实,它更依靠图像,依靠对视觉的探寻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人类心灵和智慧的统摄。同样,我们可以称呼今天所有的画家为图像艺术家,他们的工作正是植根于视觉图像,在多重学科的边界线上,重构图示语言的理念、性质及其可被分析的象征史,并最终呈现经验与超验世界的复合含义。

在王昶的创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地辨别出这种绘画的力量,在他宏大的宇宙观架构中,经验和超越经验的含义都被艺术家用他独特的语言完整而清晰的表述。展览的名称《天机图》是对王昶作品宇宙观的一种诠释,天机既是天文星象,也是玄学命理,既是天赋灵性,也是机密天意。

因此《天机图》是对于王昶作品的一种阐释,如展览作品《博局图》,博局意为棋盘,而棋盘同时也是一切规律、人性、意志的集合,在棋局中管中窥豹亦可洞察天机。《南宫纬》则来源于天帝的宫殿太微,太微垣又被称为南宫,而纬这个字有着多重含义,同星象相关的一重是经纬中的纬,意思是南北分度线,另一重则可以指代五颗行星。

《星象·璇玑》与《星象·玉衡》,璇玑与玉衡最初都是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之后璇玑成为了北斗七星中,前四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的统称,而玉衡则是四星之后的第五颗星。所有星象的总和便是天机,对星象的整体描绘便是天机图,更为关键的含义在于,天机图不仅是对于天象的图像学描绘,它更是对于宇宙观念的衍生。

先秦诸子中的尸佼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关于时间性的现在、过去和将来,以及空间性的四面八方上下,都被包含在王昶艺术表述的宏观架构之中,这种表述是传统的,也是当代的,是东方的,也是世界的,是宏大的,也是微观的。

这一切都来源于艺术家王昶,一直沉默且坚定地寻找一条与众不同的艺术道路,他的风格、构图、色彩、线条、技法,以及他对于个人绘画语言精准的统摄,既无师长也无友人,这有时让我们想起莫兰迪,这位在西方艺术史中的异类,在他之前无人与他相仿,在他之后亦无人同他类似,他是艺术星河中的孤案,也是群山之巅的独松。如同夜空中那一颗孑然的星,恒定地散发出自己执着的光芒。王昶就是这样的艺术家,他如此的自我、独特、与众不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但任何人都不必为此怆然涕下,因为我们都是艺术的见证者。

王昶展览「天机图」将延续至11月18日。

关于艺术家Artist

王昶

1985年生于扬州,工作生活于杭州

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人物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

王昶作品具有强烈东方图式下的思辨与隐喻,神秘,象征,预言,卜筮萦绕着整个作品画面,隐含着某种“天机”。他致力于传统的哲学思考,试图寻找出民族本源性的“性命观“,找出其隐含的文化线索。王昶研究比较汉代经学与谶纬学的关系并引申出阴阳数术,占侯,星宿,内证,谶言等文化现象,考证解析河图,洛书,星图,唐卡等图经意涵并推导出物象,维度,空间的造物规律,以“经纬法”从显性的历史图式中探索到其背后隐性的“生命逻辑”,映射中国人独有的“性命观“。王昶用传统的矿物色为媒介,层层复染,层层覆盖,每一层既有上一层的投射,又是下一层的推导。他的工作如同修行,漫长而严苛,他坚持工作程序与画面内容的统一,“过程”即“观念”。每一步的工作程序都是通过其建立的逻辑,推导出每一张作品的构思。每一根线和每一块颜色都是作者主题的“隐喻符号”,画面中出现的个体,与空间建构都是其“内容逻辑”下的生产,再通过设计联结,形成复杂繁密的的画面语言,画面看似营造出的“伪饰感“是王昶刻意营造的多重心理空间。作品绝不是繁丽的“装饰性空间”,也不是科学的“物理性空间”,是带有一种衍化的“能量场域”,一种呈现出系统性的“现代图谶”和“精神图谱”,是王昶坚守的“东方家园”。

其参展履历包含东京亚洲学院艺术青年展,亚洲青年艺术计划,成都双年展等在内的数个重要国际性展览。

策展人Curator

朱赫

策展人

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就读于罗马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

现居北京

曾任《Hi艺术》主笔,ARTYOO艺术总监,素朴三思视觉艺术博览会创始人兼艺术总监

现任Nuovo新青年当代博览会创始人兼艺术总监

策展工作注重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对话,群展包括《黑桥一代》《202Q》《再无纽约》等,也为多位重要艺术家策划个人展览,包括周迈由、多多、吕德安、Rose Hartman、施展、尹茂健、张文荣、卜云军、吕延翔、于方等。同时为多家艺术及大众媒体撰写评论及专栏文章。

学术主持Academic Director

杨碧薇

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

学术研究涉及文学、摇滚、绘画、民谣、电影、摄影、装置等领域。出版《下南洋》等诗集、散文集、学术批评集共六部。网课《汉语新诗入门:由浅入深读懂汉语新诗》入驻腾讯视频。现任教于鲁迅文学院。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