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文化创新洪流中的《美术思潮》

开展时间:2023-11-30

结束时间:2024-03-31

展览地点:宋庄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

展览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美术馆

策展人:洪镁、刘玉娟、谭维

主办单位: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北京大学当代中国史料馆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当代艺术院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当代艺术档案库

展览介绍


2023年11月30日,“ 文化创新洪流中的《美术思潮》 ”展览在宋庄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展出。该展最早于2021年9月28日在武汉合美术馆展出,此次在北京的巡回展览,将继续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并以宋庄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两馆联动的方式,共同呈现《美术思潮》这一重要刊物的诞生、发展,重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现场。

《美术思潮》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湖北美协创办的学术刊物,主编为彭德,副主编先是周韶华与鲁慕迅,后改为皮道坚。参与编辑工作的有祝斌、杨小彦、邵宏、严善淳、黄专、李松、鲁虹等人。事实足以证明,其虽然办刊时间并不太长,但却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可以说,其既是我们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绕不过去的文化存在,也是此后诞生的任何学术刊物都难以比拟的,而我们举办此次展览正是为了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清理,以进行认真而严肃的研究。

——鲁 虹

因为《美术思潮》,武汉聚合起了一支持续活跃,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研究产生深刻影响的人才群体。在那个流行鲁迅先生诗句:“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出自鲁迅《无题》)的年代,或许《美术思潮》并没有发表多少石破天惊的文章,自身的存续时间也只有短暂的三年,可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十分关键的时期,构建起一个为广大知识青年所向往的精神家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也成为研究这一时期社会思潮和当代艺术史绕不开的文化存在。因此,不少研究者们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美术界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称作“八五新潮”,正好吻合1985年《美术思潮》出版创刊号的时间节点,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从这个意义上讲,记载着一代知识青年文化理想的《美术思潮》的存在方式堪称“短暂的永恒”。

——黄立平

《美术思潮》产生的影响力与80年代的多数文化现象有着相似之处,粗糙、青涩、带着移植和模仿的痕迹,但充满活力。如同油画《父亲》、首都机场壁画、张蔷歌曲,它们所受到的热捧远远超越了自身艺术性的范畴,而是一代青年精神追求的出口。同样,对《美术思潮》的评价也超出了单纯的媒体评价标准。作为80年代思想解放思潮的一个呼应,《美术思潮》对西方美术理论的热情介绍,虽然不免仓促、良莠不齐,但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它成为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表征,这使它瑕不掩瑜,成为一个时代的典型文化案例。

——陈晶

在展览中,除了《美术思潮》刊物本身的过程与成果之外,还以文献和作品共同呈现了“从《湖北美术通讯》到《美术文献》”这样一条回顾《美术思潮》“前世今生”的线索,而这条线索是在谈起《美术思潮》这本刊物时容易忽略的一部分。始于1981年的《湖北美术通讯》是湖北美协的会员内刊,是当时重要的美术资讯渠道,并收获了不错的反响。1982年底,湖北美协创办了《美术理论文稿》来满足理论需求的增长。及至1984年,“神农架会议”的举办、大大小小的美学沙龙等客观条件的成熟;周韶华、鲁慕迅、陈方既几位老先生发掘彭德、皮道坚等青年理论人才;以及之前在理论刊物上的经验都让《美术思潮》的诞生水到渠成。而在1987年底《美术思潮》停刊后,其主编彭德、编辑部主任鲁虹以及唐小禾、贺飞白、刘明、吕唯唯等人在1993年共同创办了《美术文献》,则从艺术创作的方向以不同视角推介艺术家,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研究积累的大量资料。这条线索的演变对于理解《美术思潮》本身的前卫性、青年性,以及它在当时所体现出的先锋性,都有更多维度的理解。

——洪镁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