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李钢 & 恩里克·拉米雷斯:在汹涌的默观中

开幕时间:2024-03-16 16:00

开展时间:2024-03-16

结束时间:2024-04-22

展览地点: TANG+YAO画廊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七星广场

策展人:王将、俞悦

参展艺术家:李钢、恩里克·拉米雷斯

主办单位: TANG+YAO画廊

展览介绍


TANG+YAO 欣然宣布,画廊开幕展“在汹涌的默观中”将呈现李钢和恩里克·拉米雷斯(Enrique Ramírez)两位艺术家所组成的和谐交响。本次展览由王将、俞悦联合策展,通过引入“默观”这个玄奥的灵修术语来邀约观者进入以心体心的境界。展中之作均需我们保持沉静,持续地注目,由此进入一种自省状态。“默观”之前的定语“汹涌”凸显了两位艺术家作品里的思辨气质。他们不单是为了一种审美的目标在创作,而是通过视觉符号将人带入一番激烈的逻辑思辨场内。此种汹涌与默观产生一种语义上的张力,经由这种张力,两位来自不同文化体的艺术家产生了对话——并未囿于东西方差异的旧题,他们一同把握到了当代人最亟需的心灵激荡。展期自2024年3月16日至4月22日。

在汹涌的默观中

文/王将

默观是一个玄奥的灵修术语。它并非冥想或沉思,它是心灵活动的观识,是单纯的直觉凝视。它以超理智的“不知而知”探寻万物中蕴藏的奥理。默观发端于柏拉图,他认为灵魂会以某种沉默的方式察觉到善或者其他神圣的知识。默观成熟于普世教会的神学,它的拉丁语词根是contemplatio,意即持续的注目。展览“在汹涌的默观中”由李钢和恩里克·拉米雷斯(Enrique Ramírez)两位艺术家组成了和谐的交响。他们的作品均需要观者静默下来,持续地注目。这迥异于当下人们快速浏览的观看习惯。默观,成为进入他们艺术启示的最佳方式。由眼入心,二人的创作释放着汹涌澎湃的思辨能量。

01 静·默

默观从注目海洋开始。恩里克·拉米雷斯在智利出生长大。这个狭长的国家面朝大洋,绵延不绝的海岸线将人和大海联系在一起。拉米雷斯的父亲经营着一间船帆作坊。如今,已年逾九旬的父亲仍在劳作。拉米雷斯自幼耳濡目染,从父亲身上学到匠人式的坚守。制帆技艺融入他的记忆深处。西班牙语“Mar”(海)印在缝制帆布的线轴上。细线不断地抽出,以螺旋式的运动轨迹脱离开线轴。字符逐渐破碎并消逝。大海的符码最终“穿梭”在航行必备的用具之中。背景里的浪音标记着画面之外的海洋。机械有规律的轰鸣塑造出艺术家父亲车间里常见的亲切场景。概念与真实被细线所缝合。

默观最终回到海洋。船帆一如艺术家的自喻,从智利出发行至法国,再抵达中国。跨大洲的航行与游历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负重迁徙。浪潮见证着时间,但却消磨掉记忆,就像那变白的线轴。个体经历在历史的洋流中该如何被铭记呢?拉米雷斯提供给我们一处默观场景。一位佩戴面具的舞者背对着观众,伫立在天地之间。为了表达对西班牙殖民者的愤慨,煤矿工人发明了这样的面具。受压迫的人伪装成恶魔,讽刺征服者的信仰。拍摄地位于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Salar de Uyuni)。舞者在闪闪发光的盐滩上或行走、或舞蹈,召唤着自然界的神明。拉米雷斯还用相机记录下利维亚人拿着乐器演奏以接纳生死的仪式。世界,成了穿梭生与死的介质。

摄影使乐器消音了,但声音再现的主动权却放在了我们手上。在这里,默观的对象不再是视觉的景观,它还可以是一种声像,即通过空气振动而传递的启示。就像拉米雷斯曾实施过的实验音乐表演那样:房间里空无一物,但声景发出了自文化传译而来的听觉要素。闭上眼睛,观者变为听者。拉米雷斯自幼接受的音乐训练发挥了效用。盲,让视域真正打开。器官重新被配置:眼睛用来听,耳朵则去看。这就是他艺术的敏锐之处,他的默想动员着思维、情感和渴望,构建起基于地理学的主观想象。这种默想穿透所有表象,却不破坏世界面目的安详。汹涌的潜流在可见与不可见的中间地带里流淌。

02 物·观

另一边,李钢开辟出一条可供默观的物质通路。出于对材料的天然直觉,他采用粗麻绳手工编织画布。画布质地粗糙,厚重得如同一件雕塑。油画颜料在这样的基底上被堆积、涂抹,难以完全覆盖掉布纹的肌理,无法填平麻绳的间隙。布和颜料这两种构成油画物质身体的物质裸露着。它们相互接触、吸收、粘附,最终有力地咬合成一张物质性的绘画。作为艺术的载体,物质支撑着图像。物质性是作品最基本的属性。此刻,直接且单纯的物质担当了主角。它们遵循着物质世界的逻辑,颠覆了我们对绘画的既定认知。李钢排除掉那些虚妄的象征,他的艺术无关某个物像,更不是任何东西的摹本。物质在形式上是自治的,更是自恰的,它们所带来的感受趋近绘画之内的真实。原本附着在艺术上的语言均遭到祛魅,获得重生的作品疏远了明确的观念和意义。

艺术的实现是物质性的,但艺术却是非物质的。艺术家的自我意识撤退了,作品里个性的标记逐渐消减。李钢认为,艺术本不应该由艺术家独裁。由此,创作者的主体性原则崩溃,他放弃主宰和统治。面对物的时候,李钢实施的操作不再是“处理”,而是想要把遮掩在材料上的赘余揭开,将蕴藏在其内的物感释放。材料的物质性直观地显明着其中的精神价值。这便是李钢的默观,以物质为凝视焦点的默观。如此的凝视要舍弃自我,但它却足以清洁我们的心目。

以心作手,去触摸其作品的刹那,我们将体悟到无法被语言驯服、无法被逻辑归纳的觉醒。那就是李钢所言的“物觉”(Matter Awaken) 。它是具体事物在人内心感受中所产生的投射反映,是人通过事物的发生状态从而产生的对生命情感的感知和领悟,也是人借助事物对其自身生存的体验与反观过程。恰是物质使物觉的启示显影。但我们似乎并不能轻易地觉察到物的自我显现。唯有放弃“我”的“执”,方能进入默观。物觉绝不是人假定给物的玄妙,也不是迷人的含混,它是人与物不言而喻的相遇和共鸣。这需要默观者调动三重官能,用记忆、理智和意志把握自物觉之上滋长出的观想触角。

03 浪·涌

默观,并非是静止的。正如依纳爵·罗耀拉(Ignacio de Loyola)及他的追随者所言:“在行动中默观”(in actione contemplativus),行动本就是默观的要义。艺术创作正是生命和生活的行动。所以,展览主题在默观前面加上一个定语“汹涌”。汹涌,既形容着两位艺术家作品里的思辨气质,又喻示着他们艺术里超越美学形式的现实关切。

李钢从工人生活区收集他们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物件的使用者是工地上的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城市里的边缘人群。他再用稻草、头发和石膏粉混合成一种用于土建筑的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浇筑成型。铝制的水壶和锅等容器融铸在其中。白色的材料膨胀着,仿佛液体沸腾时的漫溢。材料的不同质感发生着对抗:现成品是底层身份的代表、被忽视的生活肖像;而膨出的复合材料以有形的状态提示着社会里充斥的不安与焦虑。作品的汹涌没有诉诸于直白的社会批判。李钢再次调用了物觉,激活了形体和形态。作品转化为储存情感的精神容器。在物的静谧之上,复合材料的“沸腾”具有了隐约作响的听觉维度。熟悉的日用品用其喃喃细语向我们讲述他人的故事。这故事里存在集体性的记忆与经验。由此,疏远的开始变为亲密的。泪水也沸腾了,它们夺眶而出。

默观则使恩里克·拉米雷斯构思出一处并不存在的地方。波光粼粼的海面不再是唯美的,它充满了危险。海洋是迁徙者漂泊的地方。只有在一望无际的海面看到岸时,他们才能尝试着在那里安家。一位不会游泳的人在水中挣扎,他本能地要抓住船帆。求生促使他重生。蔚蓝的海面之上,彩色的船帆肖似指南针。前方依然是未知,不过我们已然得救。拉米雷斯巧妙地保留着一些不确定性,以精神内幽深的动荡去对抗固守陈规的世界。大海是诱人的,它鼓励我们展开一场拓展世界边界的冒险。孤寂和死亡虽然会为冒险者带来汹涌的眩晕,但拉米雷斯早就抛下了一系列政治、伦理、哲学的锚点。贸易运输依赖于海洋。大海既托起诸如养殖等产业经济的运行,也成为地缘政治的博弈空间。拉米雷斯同样关注气候危机下海洋生态。纹丝不动的镜头之下,汹涌的景象向我们扑来。海浪不停击打着礁石,这一动作改变着地质样貌,也象征着当下冲突不断的世界。浪潮的意象还特别指向默观的果实——行动。

展览中,两位艺术家举重若轻,将视觉符码带入激烈的思辨场、置于动荡的生存处境中。此种汹涌在语义上与默观形成了张力。经由此种张力,来自不同文明的艺术家展开了对话。他们从未囿于东西方文化的旧题,而是共同掀起一次次心灵的激浪。英文主题里Tumult其意涵便在于此:艺术乃是骚动、是抵抗,是在汹涌的默观里复原被剥夺的历史、是重新体察那些不曾被诉说的人。

04 心·像

默观需要一双沉静的眼(Silent Eyes),抛掉言语,以心体心。根据圣托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的想法,生命的最高形式就是向他人传达默观果实的默观。听起来有点拗口,不过这就是李钢和恩里克·拉米雷斯正在做的事情。他们的默观并非只追求神魂超拔。他们没有脱离世界,而是带着默观里的体悟积极地进入现实,用艺术转化人性的生命。在汹涌的默观中,艺术的世界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间恢复了关联。

恰如之前谈到的,默观所带来的并非是静止,而是持续的激荡。那种感觉好像是走入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笔下的《智利之夜》(Nocturno de Chile)。作者二十岁的时候,短暂地重返智利期间投身社会主义革命,遭到逮捕,险些丧命。革命与生命该如何选择?而被认作是生命主宰的我们自身和生命赋予者造物主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他借助小说主角弥留之际的回忆来探索这些设问的答案。小说主角既是文学评论家、诗人,他还是位天主教司铎、主业团(Opus Dei)成员。虚构和真实在他的回忆里模糊了,现实和理想纠缠在一起。主角不禁呐喊着自问,这一切是否都只是发生在自己脑内的一场肮脏卑劣的“屎风暴”。

不同于智利之夜的悲观调子,“在汹涌的默观中”这部“视听小说”抗拒着现实中的溃败和肮脏,为了不堕入深渊,艺术解构了真实。在似真似幻的缝隙、广袤的旷野里,脆弱且渺小的我们被重新赋予了尊严。而《智利之夜》和本次展览的相似之处就在于,它们都将看似矛盾的双方深化为信仰层面的角力。这不仅决定了我们该如何行动,更预判着灵魂是否能最终得救的结局。“在汹涌的默观中”两位艺术对话者选择充满希望地克服恐惧。同时,我们两位策展人也展开了对自我的省察、对现实的不断质询,发出波拉尼奥式“这有解决方案吗?”的提问。默观,犹如一趟旅行,旅行者们不会不知道,每一段旅程的路线都必须包括那些不知通向何方的道路。连同这间刚刚诞生的机构,所有人似乎在走向波拉尼奥年轻时发起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realismo)。在这里,迷人的景观与聪明的沉思交织成一组自由的诗。语言潜伏了起来。

默观本次展览的过程将会沉静无比,但其中汹涌的征兆和启示或许要等到观看者回归凡尘后才能显明其澎湃的能量。思绪跨越了东西方,从中国再游牧至地球的另一侧。思绪亦穿越了梦和现实的屏障。艺术提供了默观的图像。我们不再需要思想反省,而是直接地心领神会。

当观众走出展厅时可能会有恍惚之感,就如《智利之夜》中所写的那样:

接下来的日子有些奇怪,仿佛我们所有人都猛然从梦中被惊醒,重返现实生活中似的,虽然在某些场合,感觉截然相反,就好像是我们所有人都突然进入到了梦中。而我们的日常生活则伴随着梦中那些异常的参数开展起来:在梦中一切都可能发生,人们也“接受”了这一点。我们的动作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活动着,仿佛自己没有影子,仿佛这一奇特的行为和我们无关。我们说话。我们吃东西。但事实上我们只是试图不去想我们在说话,不去想我们在吃东西。


About artist

关于艺术家

李钢 ,1986年生于中国云南,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李钢将艺术创作视为情感储存及精神容器的建造,试图在日常事物自身的语言中寻找与艺术语言的互涉,以解析传译事物发展中的本源信息及其自我表达,并将其转化为得以保存情感与精神的特别之物。李钢通过对材料上的直觉,强调出了事物自身物质性的内在精神及张力,构建出作品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平衡,以此来探索艺术与感知的界域。李钢的工作实践可以概括为是一种以“物质精神“的理念,来讨论艺术在人的生存情感中所产生的物觉过程。

近期个展包括:“公海”缇干画廊,中国北京(2023); “物觉” Galerie Rolando Anselmi,意大利罗马(2022);“裸色”麦勒画廊北京-卢森,中国北京(2020); “元音” Galerie Rolando Anselmi,德国柏林(2019); “虚构与象征” Galerie Forsblom,芬兰赫尔辛基(2017); “LiGang” 麦勒画廊北京-卢森,瑞士卢森(2017)。作品曾参展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法国Fiminco艺术基金会,罗马Palazzo Merulana美术馆,巴黎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华特迪斯尼(中国),里昂汇流博物馆,路易威登基金会美术馆,巴黎东京宫美术馆,chiK11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成都知美术馆,成都双年展,第六届莫斯科双年展,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施泰尔之秋艺术节,等展览。

恩里克-拉米雷斯 (Enrique Ramírez),智利艺术家,毕业于勒·弗雷诺学院(Le Fresnoy)。他的电影、装置和摄影作品充满诗意,对历史和当代世界提出质疑,海洋是他创作中反复出现的元素。恩里克-拉米雷斯的作品就像脆弱光辉的象征,喻示着世界的现状,帮助我们理解人类面临的挑战。恩里克-拉米雷斯作品的正面性,以及作品中的身体或漂浮在水面上的风帆、指向天空的漂流十字架的光辉,让我们有可能触摸到它们,它们是敏感的,几乎是可以感知的。恩里克-拉米雷斯成功地吸收了周围环境的一部分,让我们沉浸在绚丽的画面中:情感、感觉和存在占据了空间,突出了空间。

2023 年,恩里克-拉米雷斯的三幅作品被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收藏。他的作品被一些著名机构收藏,如皮诺收藏馆(巴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卡迪斯特基金会(巴黎、旧金山)、国家移民历史博物馆(巴黎)、MAC-VAL(维特里)、佩雷斯艺术博物馆(迈阿密)、安帕罗博物馆(普埃布拉); Ama 基金会(圣地亚哥)、Fundación Engel(圣地亚哥)、Collection Itaú cultural(圣保罗)、Museo de la Memoria y los Derechos Humanos(圣地亚哥);Fonds d'art contemporain - Paris Collections;FRAC(PACA、Bretagne、Nouvelle- Aquitaine)。

恩里克-拉米雷斯的作品曾在 2017 年第 57 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馆、Parque de la Memoria(布宜诺斯艾利斯)、UQAM Gallery(蒙特利尔)、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 la photographie(阿尔勒)、Le Grand Café - Centre d'art contemporain(圣纳泽尔)展出; 比勒费尔德美术馆(德国)、安帕罗博物馆(普埃布拉)、国家当代艺术中心(圣地亚哥)、东京宫(巴黎)、记忆博物馆(圣地亚哥)、Kadist(旧金山)、Jeu de Paume(巴黎)、贝拉斯艺术博物馆(圣地亚哥)、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当代艺术中心(特拉维夫)。

About curator

关于策展人

王将 ,一位活跃于北京、上海的独立策展人与艺评人,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与德国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从2016年至2024年,他已策划80余场机构展览与独立项目,梳理了众多不同代际和类型的艺术实践,其跨度从无名画会的缘起到新世代的潮流。他的理论兴趣围绕在艺术社会学、神话学与视觉文化,近期策展触及当代绘画中的女性主义、少数民族的身份与美学、数字时代的流行趣味等命题。从2016年至2018年,他创办陌上实验空间,从2019年至2021年,他担任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的特邀策展人。2023年他创办“寸止”(策展与设计事务所)。他被Hi艺术杂志评选为2020、2023年度策展人,担任2021《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特邀编委。他是Artnet的特邀作者,其研究与写作方向涉及“中国新绘画”所呈现的诸多可能性,其艺评或访谈文章亦散见于ARTnews、ArtBaba、hi艺术等媒体。他近期撰写的个案评论涉及:袁运生、马可鲁、王玉平、王音、毛焰、马轲、黄宇兴、秦琦、夏禹、张业兴、吕松、刘海辰等;近期发表的研究性文本包括:《世界感的多维面孔:意志之辩/变》《Kong-Fu:中国新绘画里的“她者”目光》《屏幕一代:绘画中的数字考古、写生与革新》等。

俞悦 ,独立策展人,曾在日本与法国留学工作,现旅居芬兰赫尔辛基。法国卢浮宫学院与里尔大学现当代艺术史博士,日本大阪大学艺术学美学及法国巴黎新索邦大学比较文学双硕士,曾任日本东京大学跨文化研究学院的访问研究员。她的研究和策展实践关注多元文化语境,侧重于建立东方与西方、中心与边缘、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对话。她对西方中心主义之外的艺术非常关注,2019年她在里斯本“边缘艺术”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并于2022年赴东欧参加国际策展驻留。曾策划展览“亚洲的抽象艺术,从1960年到今日的中国,日本,韩国”(巴黎瓦季尤画廊,2019)等,曾主持策划“19世纪至今,东亚与西方的艺术交流”等国际学术研讨会(法国远东学院,2023)。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