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所有想要发生的事都无从发生——王亨个展

开幕时间:2024-08-03 19:30

展览地点:极少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成都市金牛区振兴路99号兴普中心二号楼一楼

策展人:田萌

参展艺术家:王亨

主办单位:极少艺术中心


展览介绍


失真的“审判”

王亨的近期绘画

田萌

假如我按照理智行事,那么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所有想要发生的事都无从发生。

——弗兰茨·卡夫卡《审判》

《旁听席》 150x140cm 布面丙烯 2023

和很多读者一样,王亨在卡夫卡的《审判》中感到了一种荒诞的氛围。K先生在早上遭遇了“毫无理由”的被捕之后,试图使一切恢复到原有的秩序中,并认为如果自身足够的理智便不会发生后来的一切。然而,在一个荒诞的世界里,个人的理智与行为并不会导向一种真正的秩序,个体的命运更像处在一个迷宫之中。

与小说的叙事不同,王亨没有将绘画锚定在一个具体的司法事件中,也没有虚构一个具体事件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对某些艺术史图像的解构与重构来提出谁拥有审判的权力,以及这种权力是如何施行的。其中,她引入的艺术史图像包括米格尔·甘博里诺创作于1813年的版画《刺杀五名瓦伦西亚僧侣》、弗朗西斯科·戈雅创作于1814年的《1808年5月3日在马德里》,以及爱德华·马奈创作于1868年的《处决马克西米利安皇帝》等。艺术史上的这些图像的相似并非偶然,而是艺术家之间有意识地采取相似的构图,以揭示不同事件中的类似的主题,比如权力与暴力之间的关系。

《戈雅的1808》 130x150cm 布面丙烯 2024

王亨延续了艺术史上那些艺术家们的方法,只不过她或是将这些作品解构作为展示的背景,或是将作品的图像支解再重构,又或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演绎,如此等等。这些图像所呈现的枪决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处于向现代社会过渡阶段的冲突——国家与民族的冲突、皇权与民主之间的冲突、宗教之间的冲突,等等。过渡时期的冲突常常造成一种野蛮的现实,正义与邪恶不再那样清晰地显现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借由对这些艺术史图像的处理,王亨引入了她所关心的审判与正义的当代思考。

经过过渡时期的冲突之后,人类宣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社会。社会就像机器一样精密且有序,似乎一切变得完美。然而,在这其中却隐含了一种不被人轻易觉察的危机。这种危机只有那些极其敏感的人们能够洞察到,诸如卡夫卡这样的小说家。精密的完美之中却存在着一种系统性的缺陷,就像没有谁能说得清楚K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但他却依然被判了刑。王亨曾有协助律师工作的经验,因而读卡夫卡的《审判》时,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她也得出与米兰·昆德拉一样的认识,即,卡夫卡的小说是当今社会的预言,其小说的世界与人物以另一种形式显现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soft wall》 150x180cm 布面丙烯 2024

借由艺术史的图像提出问题之后,王亨又将绘画的目光投向了法庭道具与法庭空间,诸如法袍、假发套、旁听席、审讯室等等。这些物体并非以写实的方式呈现,而是经过了一系列变形或抽象的加工处理。通过这样的形式处理,我们看见的并不是这些具体的道具或空间的再现,而是艺术家对这些道具和空间的理解形式,比如空心的法袍、凌乱的假发套、幽灵漂浮的审讯室等。就像对这些道具与空间的语言修辞一样,王亨绘画中的变形或抽象也是一种视觉修辞,是对法庭的一套正义象征体系的重新解读。

《拼凑的现场》 100x130cm 布面丙烯 2024

通知K先生被捕的看守坚定地说:“这就是法律,怎么会弄错呢。”然而,不仅这两位看守,直到K先生被枪毙也从没有谁能清晰告诉他到底犯了什么罪。这是一场失真的“审判”,又是一场真实的审判。王亨在这一点上确信了小说是“真实”的,也因而进一步通过一些对“证据”的绘画来回应她对法庭道具与法庭空间的理解。这些“证据”并不是证据本身,而是通过放大、裁切或重组使其变得不那么清晰与肯定。“证据”在绘画中不再是对事实的确认,而变成了一种视觉形式本身。“证据”的不可证实性在一帧取自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放大》的图像中得到了充分的说明。那么,“证据”的不可证实性是证据本身的问题还是其它?这是王亨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

《关键证据》 80x100cm 布面丙烯 2024

王亨的绘画通过对艺术史图像的解构与重构、对法庭道具和法庭空间的修辞,以及对“证据”的不可证实性的揭示,为人们营造了对“审判”议题思考的空间。这个命题固然是宏大的,但却也是具体的——这对王亨来说更是切身的经验。

2024年7月30日星期二


王亨
Wang Heng

王亨,女,201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成都。曾于2015年获北京民生美术馆开幕展铜奖等。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