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写诗的鹦鹉

开展时间:2025-01-01

结束时间:2025-03-01

展览地点:中心美术馆

展览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展览东路150号杭州中心L3

策展人:金亚楠

参展艺术家:曹志昊 陈星贝 电子人 董欣然 高诗音 黄蒙恩 黄铮 姜怡芸 荆鲯霖 李喆颖 刘岩 马新宇 苗晨辉 庞星月 王一格 夏天 应涛 严其嘉 杨菡琦 翟宇辉 周承昊 周洁坤 朱丽瑾 赵如鹏

主办单位:中心美术馆、杭州中心、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基金会


展览介绍


幻觉

在滚动的竞技场中找到九位具体的人,先要有旋转的感觉,随后身体开始极速位移,在一种无规则摆动下遇见你的幸运时刻。

常态

你需要从物流公司走向城中村,找到被丢在屋顶上的假牙,建造一个顶端,最后成为忧郁的花园中铅皮箱上的乌鸦。

隐情

由坚固磁铁包裹的泡沫与哑铃,伴随着错误的标志与难以辨别的文字,不重要,这是身体对抗器官的训练季。

幻肢

一场出于栖息地的癌变中,托盘将建筑化为肢体,同时生长出水泥的鸟喙,皇冠上漂浮着人体,管道里涌出珍珠。

四个词条组成了碎片感的词典,也叙述了混乱中交织的故事,同时它们成为了本次展览中的四个板块:幻觉,常态,隐情,幻肢。

幻觉被拉长为狭长的入口,同时对应了进入展厅的狭窄区域,神曲团队通过对“具体的人”的思考,将进入者提前拉入到一种幻境;穿过入口,进入通道,在此邂逅日常故事,同时发现隐匿于日常中的那些不可见的关系,常态与隐情两个板块是交织的,日常可见之物被艺术家调用,直接对应着一幕幕现实片段,同时在作品的装配关系中,一种不可言却可感的现实状态此起彼伏;最后,交混的现实将一种日常问题接入到当前虽不可见却可预估的世界常态之中,将日常生活安上幻肢,同时回归暂时的冷静。

展览中的作品混乱却交织,互相对话,成为一种公共剧场,在幻觉中察觉隐情,从日常中长出幻肢,鹦鹉隐匿于丛林中写着自己的诗篇。

起点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工作室的年展项目至今已持续十五年,在中国美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已被习惯地称之为“二工年展”。十五年来,它已成为参与者以艺术家身份演练自己的一个重要平台,一个以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之同行从而校正自身的一个常态机制。

第二工作室的专业研习好像历来就是这样,比如大家为了创作,不得不多读些书;为了获得更多的体验,消灭自我,抹去小情小调,不得不潜入与自己平行的关系中;为了塑造一个形象,不得不了解、接触更多的人;为了掌握更多的创作经验,不得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样,为了同学间彼此的尊严与体面,大家不得不自律而谦让。多年来,一个重要且重复的现象是,每届的年展创作,大家在创作作品的同时,也被作品创作。

以往年展参展对象是第二工作室的在读同学,而此次在杭州中心•中心美术馆的展览,是在以往年展机制上,邀请已完成学业多年且依然从事艺术创作以及多位雕塑专业以外的艺术家参与,呈现出多路径、多维度的艺术混响,一个创作共同体行动,也因此,此次中心美术馆的展出十分令人期待。

——班陵生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