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浩然:我是谁是你
开展时间:2025-03-04
结束时间:2025-03-30
展览地点:上海当代艺术馆 艺术亭台 MoCA Pavilion
展览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215号(人民公园7号门)
参展艺术家:马浩然
主办单位:上海当代艺术馆
3月4日至3月30日,由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基金会主办的马浩然个展《我是谁是你》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面向公众开放。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通过呈现青年艺术家马浩然近年来以"自画像"为主题的创作,邀请观众在他浓烈的笔触中,感受其在动荡的世界里跃入灵魂深处的自我追问,开启一场关于自我、身份、观看的思索与对话。
展览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我是谁是你"(3月4日-3月16日)**将聚焦艺术家在社会、历史洪流之中,对于自我与外界互为映射关系的思索。**第二阶段"你是谁是我"(3月18日-3月30日)**将会更换部分作品,重点关注艺术家对于自我与他者之间界限与异同的追问。欢迎观众来现场领略。
艺术家布展现场
|艺术家自述
关于"自画像"
之前看过一本书,书中有一章节提到了一位摄影师和编辑之间的故事,摄影师在外拍完的胶片送到出版社,出版社的编辑则选取了一些照片刊登在刊物上,久而久之这位摄影师越来越被人所熟知。逐渐,摄影师觉得:他是拍下照片的人,在现场按下快门的人,自己才是那个最清楚、了解自己照片的人。于是他决定以后自己选择照片、排版、编辑、面向公众,但是现实反馈并不如他所愿。胶片摄影是我除了综合绘画之外的另一个主要的创作媒介,所以这种摄影师、照片、编辑和出版社之间的关系,让我对自己一直画的“自画像”系列的作品有了另外一种自我讨论的可能性,我和我的自画像是否是最亲密的?我在画的过程中是以自我为视角,还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下笔?
展 览 寄 语
联合策展人 李宏
“我是谁是你” — 这一看似镜像对称的展览标题,实则道出了身份认知的复杂性与流动性。在这场关于自我认知的探索中,艺术家马浩然借“自画像”展开对观看与身份的思考:当我们凝视画布上的面孔,那是“我”,还是一个逐渐异化的“你”?自我与他者的界限究竟清晰可辨,还是始终处于流动之中?
马浩然的“自画像”系列不仅是自我形象的描绘,更是一场关于创作者与作品关系的追问。艺术家提到一位摄影师起初由出版社编辑挑选照片,逐渐被大众所认知。然而,当摄影师决定亲自挑选、编排、面向公众时,现实反馈却并不如预期。这种摄影师、照片、编辑与观众之间的权力关系,使他开始思考:我和我的“自画像”是否是最亲密的?在绘画过程中,我是以自我为视角,还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下笔? 这一层层的追问,让他的作品成为身份的试验场,在观看与被观看、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游移。
他的作品在不同文化交汇的语境中生长,借由视觉符号触及记忆、历史与身份的边界。而那组以电焊烫刻木板的装置作品,则如同另一种自画像,以火焰为笔,炭黑为肌理,烙刻出时间的痕迹,赋予材料以温度与情感。在这些作品中,他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可被观看、可被解读的视觉语言,同时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质疑:观看的主导权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
在“你”与“我”交错的瞬间,我们是否仍然清楚自己的轮廓?在这场关于身份的艺术实验中,艺术家马浩然邀请观者一同进入这场流动的对话,成为这场观看与被观看关系中的一部分,在彼此的凝视中,共同探索那条难以言说的边界。
艺术家
About Artist
马浩然
1995年生于陕西西安,2017年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20年和2022年于格勒诺布尔高等艺术学院获学士及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策展人
Curator
孙文倩
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艺术行动力主席、国际民营美术馆协会亚太区理事。积极推动“跨界+”的大美学理念,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联合策展人
Co-curator
李宏
独立策展人,摄影师。
怀着对艺术的好奇与追求,2012年,李宏进入法国格勒诺布尔美术学院,开启了他的当代艺术之旅。2017年,他获得DNSEP文凭后,选择留在法国,投身于艺术与展览事业。
在策展过程中,与艺术家的沟通成为核心。他见证了一群年轻人如何从初出茅庐到逐渐成熟,他们的艺术思路、创作历程与成长轨迹,不断触动着他,也促使他重新思考策展的意义。
作为长期旅居法国、拥有中法双重文化背景的中国策展人,他既能理解中法艺术家的创作视角,也深知留法华人艺术家的表达诉求与文化连结。他的策展实践,正是在这两种文化的交汇点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