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浮世:大气神游之现相篇——李真墨黑雕塑 2020-2023
开展时间:2025-03-15
结束时间:2025-06-08
展览地点: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大山子798艺术区(周一休馆)
参展艺术家:李真
主办单位: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亚洲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2025年3月15日至6月8日举办“瑶台浮世:大气神游之现相篇——李真墨黑雕塑2020-2023”,本次展览是继2019年“青烟——李真新作展”之后,时隔六年再度于北京举办个展。展出艺术家李真近期发表的“大气神游之现相篇”作品近二十件。
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一首诗《古朗月行》,其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以“白玉盘”与“瑶台镜”为喻,赋予璧月一种超乎寻常的神秘色彩,它代表了诗人对美好、纯净与理想世界的无限向往与追寻。千百年后,雕塑家李真,通过其富有创造力的“大气神游”系列作品,呈现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表达了对理想境界与内心追求的探索。尽管时代、形式和媒介迥异,但李真的雕塑作品却在某种程度上与李白的诗意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共鸣。李真所创作的形象,折射出对理想与现实、生命与未来的深邃思考。
艺术家李真以其独特的创作路径与面貌,将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语言熔于一炉,儒释道文化在李真的雕塑中相映生辉,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融合并非形式上的堆砌,而是李真对于传统的一种“当代化”的表达,其雕塑创作脉络犹如庞大的根系,纵深广袤。从九十年代初“空灵之美”到“虚空中的能量”,再到新千年伊始“大气神游”,以及随后的“不生不灭”“天燧”,直至2010年之后的“凡夫”“青烟”等系列作品,李真的艺术创作不仅在形式、语言、媒材上呈现多样性,更以深远的视角探讨人性、自然与哲学的精神内涵。
李真作品在特定语境空间中展现出独特的视觉变幻,这种变幻体现了艺术家对雕塑结构的精准把握,以及更加注重内在的“气”“势”“韵”。他的艺术蕴含着孩童般的趣味与纯真。“大气神游”系列作品以简约而富有张力的造型、单纯而坚实的材质诠释东方禅学文化,创造出一种简练质朴、举重若轻的墨黑雕塑语言。人物形象仿佛在虚空中自由漂浮,塑造出浑圆厚重的身躯,线条柔和而富有力量感。
“瑶台”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神秘意象,代表了超凡脱俗的境界。在李真的墨黑雕塑中,瑶台不只是一个抽象的形态,更是对理想世界的追寻和对超越尘世的渴望,但理想与现实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微妙的张力。这种张力恰是李真艺术语言的核心,也是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相结合的原因所在。由此,“大气神游之现相篇”应运而生。
近年来李真的创作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的深刻洞察。“大气神游之现相篇”系列作品,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平衡感——人与自然,人与神、兽的和谐与矛盾共生。这种共生体现在外部形式上的统一,以及雕塑内部的生命力的释放,如《十足.乘胜》《御守》《其中有物》《吒风》等,这些形态看似简单,却充满了复杂人性的象征意义。“现相篇即是一种优雅中的矛盾,我也深陷其中……”李真如是说。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一种微妙的转换:一方面是超越尘世的“瑶台”,象征着理想、纯净和超越;另一方面是回归现实的“浮世”,代表着复杂、多变和不完美,表现出两者之间的互动和张力,揭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于艺术家
李真,1963年生于中国台湾云林,目前创作于台中、上海两地。
李真早期涉猎佛学道家等,在自由创作的精神中融入自我摄心之情感,吸收东方传统与西方雕塑及原始非洲大洋洲等艺术养分,更结合当代思维,作品不受单一传统束缚,既重又轻的墨黑雕塑,呈现出浑然天成的效果。李真透过艺术进行个人的“精神疗伤”,在俗世中寻找乐土,在作品中创造灵性空间,用幽默诙谐的方式暗喻世事。
重要个展:“瑶台浮世:大气神游之现相篇——李真墨黑雕塑 2020-2023”(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5)、“优雅中的矛盾:大气神游之现相篇──李真个展”(亚洲艺术中心,台北,2023)、“青烟——李真新作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9)、“古往今来——李真个展”(震旦博物馆,上海,2018)、“‘世’一场自愿非自愿的游浮“(台北当代艺术馆,台北,2017)、“荒徒——李真凡夫系列首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4)、“「Discovery华人艺术纪」 - 李真文献展”(亚洲艺术中心,台北,2013)、“李真2013巴黎旺多姆广场大型雕塑个展”(旺多姆广场,巴黎,法国,2013)、“造化之「不生不灭」: 千岁与草民”(弗莱伊美术馆,西雅图,美国,2012)、“李真台湾大型户外雕塑首展——大气”(中正纪念堂,台北,2011)、“天燧——夜光盈昃新系列发表”(ShContemporary,上海,2010)、“李真:精神 ‧ 身体 ‧ 灵魂”(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2009)、“神魄”(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08)、“寻找精神的空间”(中国美术馆,北京,2008)、“虚空中的能量,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2007)、“李真雕塑展”(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台北,2005)、“大气神游”(古豪士画廊,纽约,美国,2003)、“虚空化境——界中界”(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台北,2000)、“虚空中的能量”(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台北,1999)
重要群展:“未来花园——当代公共艺术展”(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 ,广州,2024)、"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成都市美术馆,成都,2023)、"寻道忘远——海峡两岸当代水墨交流展”(大新美术馆,广州,2022)、“静水流深——亚洲艺术中心四十周年特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2)、“[越界]~在砌时变局中纵横——亚洲艺术中心台北旗舰空间开幕展”(亚洲艺术中心,台北,2021)、“2020——松美术馆邀请展”(松美术馆,北京,2020)、“佛陀.中国—甘肃省博物馆藏早期佛教文物展”(苏州博物馆,苏州,2019)、“延伸的空间——2018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旗峰山艺术博物馆,东莞,2018)、“文兮归来——中国当代艺术展”(深圳美术馆,深圳,2018)、“枕流漱石 - 当代文人艺术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5)、“文化 ‧ 精神 ‧ 生成,第 55 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2013)、“灿烂的伦理学”(Interalia Art Company,首尔,韩国,2011)、“新东方精神 II—承启”(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0)、“新东方精神 I—沉积”(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08)、“天行健—中国当代艺术前沿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07)、“中国当代雕塑十人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07)、“中国当代艺术前沿展 1966-2006”(路易斯安那现代美术馆,哥本哈根,丹麦;以色列博物馆,耶路撒冷,以色列,2007)、“威尼斯第十届国际雕塑及装置大展 OPENASIA”(威尼斯,意大利,2007)、“「虚拟的爱-当代新异术」国际展”(当代艺术馆,台北,2004)、“威尼斯第七届国际雕塑及装置大展 OPENASIA”(威尼斯,意大利,2004)、“「无疆界的中国」华人当代艺术联展”(苏富比曼哈顿总部,纽约,美国,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