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杰:在世界终将融化之前
开幕时间:2025-03-16 14:00
开展时间:2025-03-16
结束时间:2025-04-14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创意广场B区
参展艺术家:王鹏杰
主办单位:妙有艺术
出于对绘画美学单一性和方法惯性的厌恶,我画画往往会涉及很多不同的主题和形象,在叙事和形式方面五花八门,这个展览却汇聚了其中较有图像连续性、叙事整体性的一部分,我仿佛成了一位有“风格”的画家。把图像理解为叙事的载体,一直是看画最方便的路径,但我希望观众能到更多信息,别太依赖形象和符号提供的内容,更何况画中叙事并不明确。
就生活而言,我最大的欲望可能是精神方面的表达,因此我被“创造”和“意义”所累。“创造”未必是渴求崭新的东西,但至少要给作者带来类似新生的体验;“意义”的紧箍咒虽让我头痛,但也保证了思考与表达不会完全趋于无聊或虚无。长期受到“思”的影响,我在过去这些年里无论画什么,基本都可视为叙事型图画——通过图形、形象、场景、空间、符号去诉说一些“内容”和“主题”。我的悲喜既跟日常生活有关,也拜这个世界所赐。当嘴被贴上胶带,就用各种适合绘画的象征和隐喻去抒发感受。我希望自己的表达尽可能是自由的,但总借助叙事来表达,远不够自由。渴望自由和自我定义之间的矛盾与角力,是我画画生涯的一条线索。
从能够记事起,我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衰退,有时这种衰退是以华丽的面貌展开的。由于这种衰退总是以人们能接受(甚至颇为享受)的方式进行,所以我用“融化”这个词,在视觉上也很形象,慢慢软化,是种温柔而舒缓的崩塌。世界一定会趋于融化,经过愈加流畅的平滑,最终走向平静的坍塌和寂灭,但只要还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自主行动的空间,我仍喜欢描绘那些坚硬、不太规则且无法被今日生活合理解释的东西,这种神秘驱动着我,画中的神话式场景也出于这种动机。真正的神秘是走向绝对的状态,并非神话场景所能承载,但过去的这些画是我寻找绘画神秘性(或者说媒介本体潜能)的一个阶段。未来的计划:从叙事编排、场景营造、形象暗示往前更进一步,因为痕迹本身就能展示一切,叙事、场景、形象可能是多余的。
就绘画来说,我的理想是在画中呈现出“绝对”的东西,它不可言说,但会被观者领会。这种特质尚未在我的创作中诞生,我不想言过其实地渲染自己工作的价值,但不会放弃对这种困难目标的追寻。我不喜欢“文艺”的腔调,但决定用“在世界终将融化之前”作为展览题目,一方面是希望观者更容易理解我的体验,更是为了提醒自己作品还不够“绝对”,需要更紧迫、果断地做些什么。在我的理解中,所有兼有创造性和意义的东西一定非常“坚硬”、“异样”、“决绝”、“顽固”,佛教话语中的“金刚”,我也这样来看待。我喜欢这样的东西,它们抗拒融化,有一些特别的属性——难以被化约、软化、侵蚀、共享、吸纳的品质。相反,悦目的流畅感、刻画的完美感、造作的精致感、色彩的缤纷感、造型的高雅感、观念的严密感,这些美学方式都是世界融化的表征。融化是一种趋势,总体上是抽象的,无声无息。我想在世界融化之前找到抗拒融化的绘画形式,而且兴致越来越高。
王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