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阅读的轮廓

开展时间:2025-03-30

结束时间:2025-05-30

展览地点:年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温州鹿城区白鹿洲公园水云坊4号楼

策展人:谢慕

参展艺术家:王式廓  李斛  戴泽  刘依闻  孙宗慰  尚扬  陈丹青  张晓刚  王玉平  段建伟   倪军  艾安  武艺  章剑  尹朝阳  马轲  谭军  康海涛  宋琨  杭春晖  彭斯  时砚亮  张钰  曾志钦  刘健  李文鹏  郭明轩

主办单位:年代美术馆

协办单位:温州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市名城资产营运有限公司  HANMOS画廊

展览介绍


阅读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

文本、思想与视觉的交织

文/谢慕

数字化浪潮下的阅读转型与文化坚守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传统的阅读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冲击。然而,阅读作为人类认知世界、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它凭借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独特的精神滋养,为当代艺术创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活力。温州年代美术馆全新推出的《阅读的轮廓》展览,以书籍和阅读为切入点,汇聚了40余件风格各异的现当代艺术佳作,生动地展现了现当代艺术与文本文化之间错综复杂、深度融合的关联,致力于激发观众对于阅读和艺术关系的深度思考。

此次展览集结了一批阵容强大的艺术家,涵盖了20世纪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当代艺术领域的中流砥柱,以及崭露头角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共同勾勒出中国现当代艺术创作的历史脉络,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更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不断探索前行的核心引擎。

在当下的当代艺术市场,流行趋势常常过度偏重形式,导致作品形式大于内涵,色彩绚丽却浮于表面,缺乏深度。而此次《阅读的轮廓》展览的推出,正是有针对性地回应了这一现象,它呼吁艺术家们重拾对文化的敬畏之心,肩负起传承中国文化的神圣使命,倡导在创作中坚守美术史价值,让艺术回归精神内涵。

阅读和书籍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

阅读的本质,绝非仅仅停留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层面,它更像是一场思维的深度沉浸与再创造之旅。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与文字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思绪翱翔于历史与未来、现实与虚构交织的多维世界,尽情领略思想的无限魅力。

阅读的范畴也远不止于对文字的解读,它还涵盖了对图像、符号以及抽象概念的多元诠释。这些现当代艺术家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他们将阅读作为核心创作主题,深入挖掘文本与视觉、文化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他们既反思传统书籍的媒介属性,又探索阅读行为背后深刻的心理和社会学意义,为艺术创作开辟了全新的视角与维度。

《阅读的轮廓》展览,不仅仅是对书籍文化的精彩呈现,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文化深度思考。展览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视角,全面探讨了阅读的文化价值和形式意义。从孙宗慰、李斛、王式廓等前辈艺术家的经典致敬之作,到陈丹青、张晓刚、王玉平等艺术家对文化记忆的深情表达,再到宋琨、杭春晖等年轻艺术家借助新媒介对书籍定义的大胆实验性探索,展览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阅读与艺术交织共生的生动画卷。

当代艺术视角下的阅读多维观察

在当代艺术的广阔天地里,阅读的多维度观察为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与启发:其一,书籍作为艺术载体,艺术家们巧妙地将其从传统的知识传播工具,转化为表达独特思想和观念的舞台。通过对书籍的解构与重组,书籍的形态本身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展示特定文化语境的全新媒介。其二,阅读行为的视觉化,艺术家们精心描绘阅读场景或细腻记录阅读过程,以此深入探索个体与文本、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在艺术家王式廓《读书的女孩》、宋琨《旅行》、 刘健《读书人》等作品中,我们得以窥见阅读过程中思想与身体的全情投入,感受到阅读的力量。

通过对书籍形式和阅读行为的解构与重构,当代艺术为我们打开了关于知识、思想和文化传播的全新视角。这些视角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展览的叙事进程,更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阅读与艺术关系的珍贵契机。

阅读未来展望:艺术的角色与文化新思考

在信息碎片化和AI如影随形的时代,我们不禁要问:阅读如何在喧嚣中坚守其深度和沉浸性?书籍作为知识的不朽象征,在AI浪潮中又该如何守护其独特的文化象征性?艺术是否能够勇挑重担,成为阅读文化的新媒介,进一步拓展其表达的边界和意义的深度?这些问题,不仅是对艺术家们的深刻拷问,也是对每一位读者与观众的温柔启发。

此次《阅读的轮廓》展览作为北京798同名展览的巡展,怀揣着美好的期许,希望正如展览所呈现的那样,阅读与艺术的交织,不仅仅是媒介与行为的简单互动,更是思想与世界观的深度塑造过程。愿每一位走进展览的观众,都能在阅读与艺术的交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开启一段启迪心灵的旅程。


致谢

孙宗慰家属、王式廓家属、戴泽家属、李斛家属、艺术家及私人藏家们;

灿艺术中心、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偏锋画廊、新氧艺O2art、亚洲艺术中心、又生空间、艺树空间;

开拍国际、北京荣宝拍卖

艺术家

王式廓

王式廓(1911-1973),1911年出生于山东莱州,字子容,中国近现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1932年进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1933年又到国立杭州艺专学习西画,1935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1936年考入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油画。

他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对后世影响深远。擅长油画、素描、版画、水墨画等多种艺术语言,其作品注重整体结构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追求形象的雄浑韵律和强烈艺术效果,善于表现工人、农民等社会底层人物,尤其以农民题材为主,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代表作品有《血衣》《改造二流子》《参军》《井冈山会师》《转战陕北》等。

王式廓,《读书的女孩》,木板油彩,30×20厘米,1950年代。

李斛

李斛,1919年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号柏风,画家、美术教育家。1942年进入中央大学艺术系。他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开创了中国画技法与西洋画法结合的新风格。擅长夜景山水画、人物肖像画,其中国画作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夜景山水画别开生面,人物肖像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作品有《印度妇女像》《关汉卿像》《齐白石像》等。

戴泽

戴泽(1922-2023),1922年3月出生于日本京都本愿寺,四川云阳人。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陈之佛等先生。他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戴泽擅长油画,其代表作品包括《和平签名》《农民小组会》《胜利的行列》《夏日树荫》《鸢尾花》《热带雨林》等。

刘依闻

刘依闻(1919-2018),1919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市,1941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油画专业,并留校任教。他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和国外美展,代表作有《景颇族少女》《丝绸路上》《帜》《寿桃》等。

孙宗慰

孙宗慰(1912-1979),1912年出生于江苏常熟。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他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擅长油画,师徐悲鸿、吴作人、吕斯百;亦作中国画,取法唐宋。其油画作品多为风景、静物及人像,画风写实朴厚,代表作《北京十—二景组画》《船坞》等,中国画作品秀雅有致,代表作品有《塞上行》《青年学生访问工厂》《蒙藏人民生活》等。

尚扬

尚扬,1941年出生于湖北,重庆开县人。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1981年油画硕士研究生毕业。1989年:任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2000年:任首都师范大学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领军艺术家,其作品具有广泛影响力。擅长油画创作,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了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1984年尚扬的《爷爷的河》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之后他的作品如《二十八宿图》系列、《大风景》系列、《诊断》、《董其昌计划》等系列,展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抽象与表现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陈丹青

陈丹青,1953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杰出代表,其绘画和文学作品均具有重要影响力。擅长油画、版画,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了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代表作品有《西藏组画》、写真画册系列《作为作者?》等。

张晓刚

张晓刚,1958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市。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在北京。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曾是“西南艺术群体”的重要成员,其作品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具有较高声誉。擅长油画,其作品对社会、集体以及家庭、血缘的典型呈现和模拟是一种再演绎,常常以怀旧的色调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们的精神状态,代表作有《大家庭》系列、《血缘》系列等。

王玉平

王玉平,1962年出生,工作生活在北京。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他的创作依据的是一种生存实在经验的表述,题材既注重浮世情节的描绘,又有一种“闷骚”与“幽默”的精彩表现。他以写生的方式,着眼于市井的凡人琐事和状态,记录、剪裁并转化其中的片段,去排遣、释怀他的经历、记忆、爱好和趣味。代表作品有《北海公园8-2》《我在马路边》等。

段建伟

段建伟,1961年出生于河南许昌,生活和工作在北京。198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重要艺术家,擅长油画,其作品融汇了文艺复兴早期的造型处理,同时有效剥离了宗教性的庄重,内化形成世俗与日常中带有仪式感的古典气息,代表作品有《女孩》《篮子》《手艺之一》等系列作品。

倪军

倪军,1963年出生于天津,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后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系及美国罗格斯大学。在纽约从事艺术创作十多年,并在罗格斯大学、帕森斯学院等多所艺术院校任教,其作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倪军是具有哲学思辨与理论素养的当代画家之一,对油画、公共艺术、现代艺术理论和我国古代文明有深入研究,他的绘画着眼于人性的复杂本质与自然的光色奥秘,尤其注重自然景物的灵魂属性和生活细节的优雅韵味,以敏锐的视觉观察和从容闲定的技法,在古典油画美感上加入现代生活的冷毅精神。代表作品有《金目鲈与大海虹》《霸气》《满庭芬芳》等。

艾安

艾安,1963年出生于辽宁,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他擅长欧洲中世纪普遍采用的水性坦培拉(Tempera)技法,其作品以独特的绘画技法,展现了对日常生活中细微变化的敏锐观察和表达,代表作品有《沉默的城》《天空》等系列作品。

武艺

武艺,1966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卢沉教授,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第四工作室主任。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杰出水墨艺术家,最早将当代水墨激进的文化态度转换为一种平和的关注,并在自我与现实之间保持一段自由观照距离的艺术家,代表作品有《修真图》《大船》等。

章剑

章剑,1968年出生于北京。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为职业画家。章剑运用平涂的手法形成的概况性的形色结构,利用“图像”而有有所区别,用画笔探究生活的“真实性”。代表作品有《后海》、《天安门》、《长安街》等。近年个展:从后海到金刚山,春美术馆,上海(2025);翻过花园的围墙,蓝岸画廊,深圳(2024);寻光,玉兰堂,北京(2022)。

尹朝阳

尹朝阳,1970年出生于中国河南南阳。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90年代末,以尹朝阳为代表的“青春残酷绘画”,震撼人心地展示出一代人彷徨而“残酷”的青春体验。2011年以来,尹朝阳转向一种有着强烈的个人气质、敏锐的当代视觉、和雄浑而深厚的传统底蕴的“心灵风景”,以恢弘与纯粹的绘画语言,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包含着个人与社会历史与当下的山水画景观。代表作品有《神话》《乌托邦》《正面》等系列作品。

马轲

马轲,1970年出生于山东淄博。199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画室,获硕士学位。现生活与工作于北京。马轲在绘画的精神性探索中注入对现实的观照,真实在他的作品中转化为某种神秘感,画面中粗粝的线条、深暗的色调、不安的节奏给予了观者强有力的感官刺激,他将这种绘画的方式与内在的感官世界相互映照,探寻和追问多维现实中的“自觉”与“自由”。代表作如《杯弓蛇影》《骑马上虚空》《西游记》等。

谭军

谭军,197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与生活于湘西。作为新一代水墨艺术家,谭军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全然天真、炽热地投入在画面中,作品中揉合了中国传统绘画和艺术家直面自由和孤独的思绪。在他的绘画中,格外散发一种超脱的自由之感。谭军对绘画的纯粹态度,在于表达艺术家精神性与情感性的真实。他的构图形式,回归到他创作之初伫立画面的孤独形体,带有强烈的观古喻今的转化,给观者留下深刻的时代感和介入现实的当代性。代表作品有《物候记》《薄物志》等。

康海涛

康海涛,1976年出生于重庆。200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成都、绵阳。从2000年以来一直在探索关于“夜景”系列的绘画创作,注重细节的刻画,所描绘的对象多是身边熟悉的一些场景和日常事物,如一片树林,一道门,一些简单的房子……作品借鉴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积墨”手法,塑造出宁静、陌生而神秘的画面氛围。代表作品有《夜景系列》等。

宋琨

宋琨,1977年出生于内蒙古,生活于北京。2002年、200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她是被誉为中国当代具象绘画领域少数建立了自己独特绘画语言的艺术家之一。宋琨的作品以绘画为主,现场同时结合了MV、装置,音乐Live等形式。宋琨透过观察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及片段、重组那些真实或超现实的瞬间,展现出个体瑰丽隐秘的私人世界对变化中的中国特有的反映和关照。代表作品有《无明海》《泛灵净界》等。

杭春晖

杭春晖,1976年出生于安徽。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谭平先生。201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师从田黎明先生。擅长当代水墨绘画与雕塑的融合创作,其作品通过线条化的立体起伏,融合光线所产生的投影变化,建构出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看体验,借此来模糊绘画与雕塑的边界,亦同时具有东方的视觉趣味与当代的陈述方式。代表作品有《褶裥山》《白日梦》等。

彭斯

彭斯,1980年出生于湖南衡阳。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彭斯擅长油画创作,人物作品极具精神性,在画面中展示了时间的永恒感,他笔下刻画对象曾经所散发的冷漠与疏离感,被艺术家赋予了自身的主观温度。近年个展:曼德尔布罗的纳西瑟斯,新氧艺O2art,北京(2023);曜曜—彭斯个展,新氧艺O2art×北京画廊周特别项目,北京(2022);新山水——彭斯油画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6)。

时砚亮

时砚亮,1981年出生于山东。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的创作风格清爽明快,擅长以多彩的画面、斑斓的色彩、清晰的线条巧妙地表达自己的个人思考,让他的作品独具魅力。近年个展:夕阳,天使,肉,时砚亮的新静物-时砚亮个展,又生空间,北京(2024);ArtPro藏家推荐展-时砚亮个展,ArtPro Space,北京(2023);日常的隐喻-时砚亮个展,hiart space,北京(2022)。

张钰

张钰,山东人,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01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200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擅长以细腻、委婉的绘画处理方式和超现实主义写实绘画风格。近年个展:任意门——张钰的精神出游,北京,先声画廊(2022)。

曾志钦

曾志钦,1985年出生于广东河源。200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艺术家擅长绢用水墨材料进行当代艺术思考和创作,以敏锐的感知力融合东西方文化,没有固定的创作母题,而是对所见事物保持开放的新鲜感,近年个展:造山图:曾志钦个展,玉兰堂,北京(2022);暗星:曾志钦个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9);暗合之处:曾志钦个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6)。

刘健

刘健,1981年出生于哈尔滨。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长期以来刘健的工作来自对绘画本体的重估。专注于对物料、织物与色粉以及颜料之间反应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制造新的工作系统来打破对绘画定义的抽象、具象二分法。近年个展:朝霞,仚东堂,北京(2024);危险关系,betweenartlab,上海(2016)。

李文鹏

李文鹏,1991年出生于哈尔滨。202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2017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擅长用木刻的版画语言去构建出心中所想象的仙人生活的山水世界,在山水中隐藏着各种说不出姓名的仙人和瑞兽,像传说、似梦境,令观者驻足凝视,引人遐想。代表作品有《游遇(壹)》《小寐》《山里有仙人》《曲水》等。

郭明轩

郭明轩,1989年出生于哈尔滨,2013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油画专业,2020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曾旅居赞比亚,黑龙江省综合材料艺委会委员。郭明轩的作品常常以身边的生活环境为出发点,关注城市与建筑等主题。他的创作方法独特,注重色彩的直觉选择和媒介剂的运用。代表作《幻城》系列、《地下城》、《时间的意义》系列。

策展人

谢慕

谢慕,资深媒体人,ArtPro媒体副总裁,原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总编。2008年至今,一直在中国艺术品行业工作,担任总编辑、策展人、撰稿人等等工作,深入观察与研究中国艺术发展动态、艺术市场变化与青年艺术家成长趋势等,研究方向在中国当代艺术现状与批评、西方美术史研究等,发表多篇关于艺术市场、艺术批评与当代艺术媒体发展趋势、艺术教育等相关讨论与文章。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