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夜航船:徐冰和他的学生们

开展时间:2025-04-19

结束时间:2025-06-15

展览地点: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展览地址: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连心路99号

策展人:段少锋、宋新新

参展艺术家:徐冰、孔希、朴美丽(韩)、杨宏伟、耿雪、张文超、张晓雪、徐小鼎、刘沐时、解丁泉、张小涛、高振鹏、牛涵、张一凡、罗婧艺术小组、张可、岳向辉、张永基、张心一、唐钰涵、冉修、蔡雅玲、孙瑞恒、王歆童、林莹宣 、王左千(“学生”排序按入学年份)

主办单位: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展览介绍


(漫画创作:高振鹏)

 

夜航船

“夜航船:徐冰和他的学生们”是徐冰作品落地宁波的首个展览,也是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艺术家和他的学生们”系列的首个展览,全景式呈现了徐冰任教央美以来艺术教育的思想与实践,是对中国当代学院艺术教育及艺术生态的一次切片式研究与回望。展览将展出徐冰及其25位硕博士生的近百件作品,涵盖多种媒介,展现师生间艺术理念的交流创新,呈现一场多元共生的思想、视觉的交融现场。

“夜航船”出自明末著名文人张岱的同名类书,张岱借“夜航船”的概念赞叹日常生活所谓“闲谈消遣”中蕴藏的无限深意,主题既揭示了徐冰创作和其学生创作的“百科全书”式特点,也与徐冰艺术教学中处理教与学之间关系的特别方法形成映照,呈现出徐冰师生之间辩证共生的复杂面相。由“夜航船”开启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艺术家和他的学生们"系列展览,将通过对中国艺术领域代表性人物的个案研究,力图梳理当代艺术领域的师承脉络与知识生产的复杂机制,以此映射中国艺术生态的代际演变与多维图景,冀望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实践样本。

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

徐冰被广泛认为是当今重要的概念艺术家,特别在语言学和符号学领域,始终以极具突破力的艺术创作拓展着艺术的边界。作品展出于中国美术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威尼斯双年展等艺术机构,并被广泛收藏。曾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徐悲鸿艺术创作奖“。

展览将呈现徐冰最近50年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英文方块字书法》《猴子捞月》《背后的故事:题跋研究》《蜻蜓之眼》《小企业拼贴诗集》等。此次,《猴子捞月》将悬挂于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挑高26米的中庭内,也是博物馆首次启用此空间,这个以镜面折射与文字装置重构的寓言,在阿尔瓦罗·西扎的白色空间中与其建筑自然人文主义的设计哲学相互对望,探讨虚实边界。

徐冰,《英文方块字书法:今天我们用什么做艺术》,  37.6cmx136.8cm,2025,©徐冰工作室

徐冰,《猴子捞月》,2001年展览于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徐冰工作室

部分参与项目艺术家作品截图,《徐冰艺术卫星创作驻留项目》,2024至今,©徐冰工作室

徐冰的艺术教学现场

“⾝为⼀个艺术家,在世界上是⼲什么的,他与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更具体地说则是:

他与社会构成⼀种怎样的交换链的关系。”

——徐冰 

“尽管我与他们是教与学的关系,但我心里清楚一点,这就是:我实质上不如他们,因为他们比我年轻。在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上,对未来趋势的认可度上,以及生理的适应性上,一定比我强。

他们代表未来,这是生物层面的,是进化的本能。这真让人羡慕。”

——徐冰

 

展览将以徐冰的艺术语录串联整个展陈空间,宛若徐冰艺术教学的第一现场。邀请观众探索徐冰在艺术家以外的另一种身份: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重要的艺术教育家。

 

联袂登台的25位青年艺术家,即徐冰的硕博士生。他们的创作跨越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等领域,在帮助观众深入认知徐冰创作与教育关系的同时,亦勾勒出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一个重要切片,一种传承有序、教学相长的当代艺术“文学场”。

孔希,《金身》,纯金箔、丙烯,185cmx180cm,2015

杨宏伟,《历史密码》,布面油画,330cmx500cm,2024

 张文超,《大禹求助云华夫人》,布面油彩、投影动画,  320cmx240cm,2024

张晓雪,《低烧No.1-No3》(局部),  绢纸、水色、机械装置等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22

徐小鼎,《剩余价值 No.17 》,布面丙烯,  120cmx180cm,2021

解丁泉,《彼岸图》(局部),木板壁画,  240cmx960cm,2015-2018

张小涛,《神鸟》,动画影像,12分钟16秒,2023

高振鹏,《窗外是宇宙2号》,丙烯、综合材料,240cm×170cm,2020

张心一,《松下问童子》,布面丙烯,200cmx200cm,2021

唐钰涵,《IT’S ALL IN BLOOD》,亚克力、载玻片、血液,250cmx120cmx4.3cm,2015(2025版)

蔡雅玲,《NO》,水晶珠、不锈钢,400cmx800cm,2018

王歆童、黄恩琦,《苹果坏了》,人工智能交互装置,  30-90天,尺寸可变,2023

 

“艺术星链计划”与公众共享艺术宇宙视野

“艺术星链计划”由艺术家徐冰主导。秉持参与和分享的理念,徐冰将其的理念设定为:“通过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和各领域人士参与《徐冰艺术卫星创作驻留项目》,分享卫星的使用权益,创作各自的作品。尝试将太空科技与当代艺术相互介入,把思维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共同探索这个极具未来性的领域”。

在外太空在轨的近万颗卫星中,于通讯、气象、导航等卫星之外,2024年以来,历史上首次有两颗艺术卫星同时在轨运行。这两颗卫星将在轨运行三年,为太空探索带来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影响。目前已有30余位创作者参与了驻留,项目持续进行中。本次展览将展出徐冰学生中参与该项目的近10件作品,也将向观众征集驻留方案,在科技加速迭代的语境中对大家重新发问:在今天,我们如何教艺术,做艺术,参与艺术?

SCA-1艺术卫星装箭过程 ©徐冰工作室

SCA-1艺术卫星模型 ©徐冰工作室

全展线的数字化展陈多维度的全感官体验

20余件影像及交互作品,覆盖全部展厅是博物馆开馆以来多媒体设备投入量最大的沉浸式展览。作品涵盖满足多感官的漫游式游戏互动装置、人工智能交互装置、机械装置及交互、动态影像,结合传统艺术媒材、架上艺术形态,多维度、多形式展现艺术家对社会事件的观察,呈现对异闻传说的当代新诠。

耿雪,《金色之名》,泥塑电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现场装置,9分钟28秒,2019

张文超,《对想象的支配》,交互游戏,尺寸可变,2018-2021

张心一,《栖》,互动影像,尺寸可变,2018


出品人
徐立勋

总策划
徐钰程

策展人
段少锋 宋新新

展览支持
徐小鼎

特别支持
徐冰工作室

指导单位
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华茂艺术委员会

主办单位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支持单位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
徐万茂美堉公益基金会
华茂美术馆

鸣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東京画廊+BTAP
NFCC宁波时尚创意中心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收藏为了教育,建馆旨在育人。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伫立于宁波东钱湖北岸,于2020年11月21日正式开馆,是我国第一座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主题博物馆。博物馆由世界顶级建筑大师、199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阿尔瓦罗·西扎设计,是西扎目前唯一“黑色系”作品,并入选由ARCHDAILY评选的“2020年度全球最佳建筑”。博物馆以艺术教育为内核,充分展现古今贯通、中西融汇、内外共生的艺术思想,以全新的博物馆模式建构“美美与共、美以成人”的艺术教育平台,打造社会的美育课堂。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