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申凡:我没有我

开幕时间:2025-04-18 16:00

开展时间:2025-04-18

结束时间:2025-06-28

展览地点:香格纳M50

展览地址:上海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6号楼

策展人:林昱

参展艺术家:申凡

主办单位:香格纳M50

展览介绍


香格纳画廊荣幸宣布于2025年4月18日至6月28日在上海M50空间呈现艺术家申凡个展“我没有我”,由林昱策划。展览以“颜色”与“源流”两部分展开,系统梳理申凡四十余年艺术实践中对抽象绘画语言的实验与突破。标题“我没有我”出自艺术家的自白,直指申凡的创作核心——通过消解传统表现主义所依赖的“自我”,实践一种褪去绘画手法的表现、抵达天真烂漫精神的“无我”状态。

申凡生于1952年,自1980年代起便被视为“上海抽象”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既根植于中国社会剧变与艺术思潮碰撞的时代语境,又具备超然于此的智慧。从插队时期的风景写生、工业设计训练,到以非表现性手法重构传统绘画的自由精神,他通过“去自我”的实操建立起个人的艺术风格,将现代个人主义的喧嚣转化为中国古代艺术精神在当代的延续。

“颜色”部分完整呈现艺术家过去十余年在画布上的持续探索,多数作品为首次公开展出。申凡以色彩与几何为媒介,通过油画刀刮擦、画布钻孔、颜料渗透等手法,摒弃绘画者的主观笔触,将自然与精神的风景凝练为纯粹的画面语言。这些被称为“我没有了我之后”的画作,从艺术家以往惯用原色走向多元色彩的游戏,既源于对刹那感觉的捕捉,亦是对形式“常识”的思辨——无论是颜料颗粒透过画布经纬形成的视觉结构,还是以节奏性笔触记录的冬日天空银光,皆以“去自我”的操作重构绘画的自由本质。

“源流”部分则回溯申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创作实验。通过制图式线条、拓印等剥离个人手感的技法,他在“村庄”、“山水”等系列中逐步消解“自我嚣音”,构建极简、符号化、平面的抽象语言。展览特别呈现其创作转折点的装置设计草图与影像文献,以及一件耗时十年完成的日常实践作品。这些实践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当代绘画发展和艺术话语的机智回应,更揭示其抽象语言从实验到成熟的内在逻辑——也奠定了申凡之后通过绘画在当下实践东方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

展览同期,申凡另一展览“一江春水”将在同位于M50艺术园区的艺博空间举行,该展览将呈现其霓虹灯装置及及其创作生涯中另两个重要系列——“标点”和“印章”系列的精选作品,两展将共同构成其创作谱系的完整叙事。

关于艺术家

申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从事平面抽象艺术实践,并于九十年代末开始涉猎陶瓷作品、灯光装置作品以及股指曲线山水装置作品。近年来,主要以中国文字及中国传统人文素材从事其创作活动,不断酝酿并生发新的作品系列是其工作的动力。

申凡的作品以面貌显著的不同系列构成,材料也不断变更,却在视觉质感上始终延续着中国古代文人艺术的气质。2006年的装置作品首先回到黄宾虹时期的起跑线,重新分析了古典山水画的空间和笔画结构,同时在新的媒介和空间关系中,再现了文人艺术中最重要的自然、自省、以及共通的感知对当下时代的穿透力。申凡近年的新作品回到了直觉,以及对作品的“体认”这一观看方式中,通过视觉、触觉、文本等不同感知方式的转移,提示了观看方式的综合性,并包含了他对观看逻辑的变更和完善。

关于策展人

林昱是一名策展人、作者和艺术教育者。早年从事艺术评论和编辑工作,曾作为《ArtReview Asia》杂志的联合创始人担任该杂志主编长达六年。她的艺术写作发表于国际顶级刊物、艺术家画册和独立出版物,她策划的展览和艺术活动曾在北京、上海、柏林、纽约等地的艺术机构、商业画廊和艺术博览会举办。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