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未读信息—致蛹内的人

开幕时间:2025-05-10 16:00

开展时间:2025-05-10

结束时间:2025-06-13

展览地点:SNAP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94号2楼

策展人:施皓敏

参展艺术家:蔡思尧、陈暘、高海鹰、李悦、沈家羽、苏澳修、施皓敏、谈博闻、张赢

主办单位:SNAP艺术中心

展览介绍


我们发现了隐藏在泥沼褶皱之间的生命,

感知生命的无处不在,聆听生命的娓娓动听。

渴望之下,土壳裂开;

春天破茧而出。

——卡明斯 ,Metamorphosis

“蜕变 ”(Metamorphosis) 指生物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过程,无论是昆虫破茧成蝶,还是两栖动物从蝌蚪化为青蛙,这种“变形”都象征着生命的重塑与新生。但并非每一次“化茧”都能迎来“成蝶”的结局。

每个人在人生的低谷时刻,仿佛都被困在一层无形的茧中。社会普遍认为,所谓“破茧而出”,意味着更好的重生。然而,破茧的过程并不总是充满希望,它可能伴随着痛苦、撕裂,甚至带来不确定的结果。所谓的蜕变,也可能是一场未竟的挣扎。

卡夫卡的《变形记》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将“蜕变”推向了荒诞的极致:主人公格里高尔一觉醒来,竟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部小说不仅探讨了社会地位、异化与家庭关系的复杂性,更揭示了人类情感的矛盾与挣扎。正如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最终未能适应其新的形态,现实中的个体在面对生活突变时,也可能陷入困境与迷失。

“蜕变”始于蛹 — 一个自我封存的诺言。昆虫以丝结茧,两栖类潜入淤泥,我们蜷缩在舒适的茧房里,把未读的信息堆砌成墙,用“还没准备好…”,推迟破茧的时刻。

如果有一天,我们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或许会以为这是一场荒唐的梦。这样的变身荒诞至极,但我们又何尝没有经历过生活中的突变呢?我们可能突然失去工作,陷入经济困境;可能被一场大病侵袭,生活从此被病痛笼罩;也可能被迫离开熟悉的环境,面对全新的未知… 当失业、疾病或迁徙的提示音响起,我们是否选择将它标记为“未读”?

在数字时代,这种异化以虚拟身份的碎片化加速呈现——从社交媒体的人格面具到元宇宙的数字化身,我们何尝不是每天在现实与数字身份之间艰难蜕变?其实,变身虫子与人生重大改变之间只有一扇虚掩的门,二者的本质都是生命中的变化。“变形”标志着个体与原有身份、社会关系以及自我认知的断裂。然而,正是这种断裂为个体的重新定义与成长提供了可能性。

“蛹”从不是终点。在不断尝试突破束缚自己的“蛹”的过程中,我们最终“羽化”为更好的自己。本次展览,是艺术家们为“蜕变”谱写的一首诗歌。通过音乐、动画影像与插画作品的交织,我们邀请观众一起沉浸其中,感受艺术家们创作背后的故事与情感。在这里,蜕变不仅是关于生命的主题,更是一场关于挣扎、希望与重生的艺术之旅。

关于策展人

施皓敏 Jazzz Shi

插画师、策展人。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插画系,现居上海。

Jazzz 的插画作品结合人细腻的情绪与大自然的神秘。她的作品曾入选纽约插画协会,Kathy Carracio 印刷收藏,并入驻吴中博物馆,中华艺术宫,苏州丝绸博物馆与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等。她热衷通过创作去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她创作的围绕敦煌与中国文物主题的绘画,将传统文化与年轻活力的绘画结合并传递。

** 关于艺术家** About The Artists

****蔡思尧 Louis Cai

1998 年生于广东省东莞市,2021 年毕业于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插画系,曾任职于广美附中国际部,现定居广州。他的艺术实践专注于城市中亲密而孤独的关系,用具象和抽象的语言描绘城市里彼此共存又冲突的人性。Louis 善于观察与捕捉周遭人事物以及文化的情感,并赋子它们疏远的面目,透过画笔不断糅合他感受到的光怪陆离的人心。Louis 作品的核心一直是身处集体中的孤独感,通过不同领域的对象,以人文性的视角与创作手法探索绘画的可能性。

陈暘 Sheep Chen

08年开始以Sheep艺名在涂鸦绘画界展露头⾓,后旅居新加坡。作品在多次受邀参加美国、欧洲、澳洲街头艺术节。游学的经历让他在多民族的环境下,体验到艺术作为多维体验让不同肤⾊、国籍、信仰的⼈,参与到艺术作品中去,这是他创作的初⼼,也是始终思考的命题,他在这⼀阶段尝试⽤⾃⼰的独特的“太阳”标签作为沟通的媒介,传播爱、连接与平衡的理念。其创作的边界也从涂鸦开始向架上多媒体展开多维度的探索。

高海鹰 Jace Gao

高海鹰(b. 1995,现居上海),2021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获音乐科技与数字多媒体硕士学位。前网易互动娱乐游戏配乐师,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与意识间游走、于生命体验中悟道的艺术践行者。他为刘广隶的影像作品《非常,非常,非常地》创作的声音获得2021年国际电子音乐大赛(IEMC)音乐与视频设计组别三等奖,影片参与2022年法国真实电影节非竞赛单元并于蓬皮杜艺术中心展映。他是音乐与声音艺术企划“循声记”的发起人。

李悦 Mellow Yue Li

Mellow李悦是一位来自上海的独立插画师,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她的作品中时常充满了对自然,灵性的想象,探索不同文化语境与内在体验。她合作的客户包括:美国格莱美提名乐队Khruangbin,台湾乐队Vast & Hazy,农夫山泉,Popsockets,马来西亚品牌Mossery, Everpress等。她的作品曾在洛杉矶 Junior High LA Gallery举办个人展览,在法国里昂 Kiblind Magazine, 洛杉矶Nucleus Portland画廊,纽约latitude画廊, 上海没顶画廊等参加群展。收到过来自西班牙杂志Metal Magazine,It’s Nice That,英国杂志Creative Boom 的采访与英国出版社Booooooom的出版等。她视插画为她最真诚的表达方式,她坚信只有投注真心和打磨的时间,才能创作出有力量与打动人的作品。

苏澳修 SAX

以数字媒介(鼠标绘画)重构古典主义技法,在理性逻辑与视觉实验之间探索插画与拼贴的共生关系。作品通过层叠的叙事碎片与精确的元素分割,试图在冰冷的像素中唤醒古典的温度,用逻辑解构即兴的诗意,形成独特的“分析式拼贴”风格。

沈家羽 Joy Shen

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插画系。现居上海的台湾插画师与广告创意人。个人的背景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她对身份认同的思考与探索。基于此,其许多插画作品以身份认同与文化交融为核心主题,并广泛涉及心理疾病,身体羞耻等人文社会相关议题。同时她亦在广告创意领域,持续以创新的表达方式传递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谈博闻 Bowen Tan

视觉艺术家,毕业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纽约插画协会、3X3、hiiiIllustration获奖插画师。其作品融合独特的艺术视角与现代设计语言,强调叙事性与文化深度,曾被淄博市博物馆永久收藏,并于苏州吴文化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思南公馆等知名艺术机构展出及收藏。他曾与阿里巴巴、大疆、Apple、FILA、德玛莉、爱然达、上海电视台、《理想家》、《周末画报》、Campfire、《沪志》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与机构合作,广受业内认可。他的创作以视觉叙事为核心,不断探索艺术与设计的更多可能性,致力于用作品连接观者与更深层的文化体验。

张赢 Ying Zhang

1990年生,湖北武汉人,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水彩专业,现生活工作于上海。擅长水性材料创作,也从事电脑绘画及雕塑等。作品多是对于生活的情绪观察,也尝试轻松诙谐的视觉元素挖掘,常带有悲观色彩的理想主义者视角,企图释放深处负面元素已求现实的伤痕性情绪免疫。城乡结合部的生活经验成为创作的主要根基,作品里带有强烈的个人语境,着力于对中国市井文化的深刻探索。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