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止—律与奏
开幕时间:2025-07-12 16:00
开展时间:2025-07-12
结束时间:2025-09-15
展览地点:星合·艺术中心(三亚)
展览地址:三亚艾迪逊酒店一层
策展人:戴卓群
参展艺术家:王郁洋、贝特朗·拉维耶、马西莫·巴托里尼、帕洛玛・巴尔加・韦斯、尚-马利·阿普里欧、彼得·舒伊夫、约翰·阿姆莱德、米莫·帕拉迪诺、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闫平、严培明、冯蔼文、五木田智央
主办单位:星合·艺术中心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吉奥乔阿甘本在其讨论美学和诗学的著作《没有内容的人》中,将艺术作品的根源性构造定义为“休止”及其节奏,这样一来,作品的根源性结构就进入了一个人类在世界中的存在及其与真理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的维度。
从表面形式上来看,“休止”是间歇与停顿,而实质上却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延续与行进。无论是从空间的留白感,时间的间歇感,休止的存在都有着其美学的意义及复杂的能量形式。阿甘本原著“inoperativity”概念强调“不作为的潜能”。
“休止——律与奏”,这组标题如一镜双面:一面是动作的暂歇、节奏的停顿、一个句读的落下;另一面,则是“休要停止”,一种内在的驱策,一种积蓄的张力。而“律”与“奏”,两个单字,律,是上下波动的曲线;奏,是向前的趋进。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辩证的节律,一种在看似凝固的“休止”状态中,持续涌动的生命力,休止是孕育式的停顿。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今日全球当代艺术的现实境况,一种隐现的“休止感”贴面而来,显露出的是疲惫与倦怠,消歇与滞涩。曾长期以西方艺术史中心叙事所建立的全球化模型,也在日渐清晰的去中心化、地域性、差异性甚至断裂感中,显露出复杂的张力与遽变。这并非艺术的削弱或退缩,而是一种必要的“休止”。艺术中的“休止”,是对满溢的反抗,对过度的拒绝。
“休止状态”并非一个式微的句点,而是交替中内含重构与新生契机的“律动”节点,“律”的波动,“奏”的趋前,并无休止地,重构着当下艺术的方向与形态。展览“休止——律与奏”,正意在创造一个省思空间,一个让艺术回归其根源性“潜能”的时刻,在这主动的“休止”和对“律与奏”的感知中,你我或许能重新发现艺术那穿透表象、叩问根源的构造,并在这全球化的暂停键被无形之手摁下的“休止”间,坦呈一个向过去敞开、向未来发问、向真实趋近的开放性场域。
——戴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