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颗子弹
开展时间:2025-07-12
结束时间:2025-09-06
展览地点:拾萬空间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798西街02号
参展艺术家:孙睿、李多、吕凡禾
主办单位:拾萬空间
拾萬空间(北京)将于2025年7月12日-9月6日推出艺术家群展“第六颗子弹:慢性病”。【第六颗子弹】是拾萬空间的常规性群展,今年以“慢性病”作为副标题,意为“从出生开始,我们即刻就会拥有伴随一生的慢性病”。
表面即是深度,忘了是谁说的了,但我记得这句话,因为某一个早晨,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已经完全生活在这表面的深渊之中。我们甚至已经不是在这表面和形式的深度之下,而生活在它的变幻之中。呼吸,变幻,下一次呼吸。这变幻带给了我们一切,它让你有机会成为另一个人,让你可以不存在,又让你可以同时存在于好几个时代。形式的变幻已从这表面变化的虚无中衍生出一种眩晕的必然。说它眩晕,则是因为这必然根植于每一次的偶然性,概率的弹性。朋友,你必然会出现在这里,因为你已经存在于每一个地方。
今天,我们必须一次次经历这种“眩晕”,让自己无处不在,才能让终身性的慢性病得以终身地延续和不变质——它是如此自由,并且没有任何指向,就像在打扑克,当所有人手里的牌都打出来之后,你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同时在7月12日下午4点展览开幕之时,李多将带来其行为作品《让大家只差半步成诗》,希望大家来看本次展览,并同李多共饮一杯,共同完成半步诗歌。
从事艺术前我曾做过四年职业纹身师,但我的身上却没有一处纹身。场地有两把椅子和一个桌子,背后墙上我手写“都在酒里了”和“艺术家:”。
“都在酒里了”源于我的生长环境中国东北,大人们常年聚在一起喝酒,表达悲伤或豪情都能用到这句话。 “艺术家:”是指接下来在现场上前观众都是完成创作的一部分,参与者自行填写姓名。随后入座安装纹身机后用桌面上的白酒为我自己纹身,内容是“让大家只差半步成诗”。在此过程中,观众随时可坐到我对面的座位上,停留、与我干杯,无人上前时候我都会持续纹身。结束后将外套穿起,血液会拓印在面料上,我离开,衣服留下。
常规纹身时是不能喝酒的,它会导致炎症、过敏、增生、痛感更强烈等状况。传统的纹身方式是蘸墨后将其刺进皮肤。而我将喝过的酒替代了墨将这一“创伤”过程直观呈现,血液会因酒精加速在我体内的流动,加速纹身创口的血液冒出。与我喝酒的每个人都参与进我的身体里共度今晚,成为此刻。
——李多
关于艺术家
ABOUT ARTIST
孙睿,1999年生于甘肃兰州,2025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于北京。孙睿对围绕在身边的人情世故非常着迷,在“人情”中夹杂着重叠空间是世故之地,说不清楚的交错时间是感情之谜,这些事故之地和感情之谜所造就而成的美学,是身边灯下之地、是县城遗忘之地,是未来未到之地,将这些地方变成容身之所是孙睿的画面。
李多,1998年出生于辽宁沈阳,202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杭州。李多是一位综合媒介艺术家,创作涵盖行为、剧场、录像、装置及平面。她以身体为介入媒介,将其作为既定现实中的变量,通过调试动作与关系生成新的感知经验。她关注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探索互动中的游戏性与权力结构。通过持续性的行为介入,留下感受性痕迹,映照人际关系中的隐性现实,在日常中投出思辨性的扰动。
吕凡禾,1993年出生于辽宁鞍山,2021年硕士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工作于沈阳。吕凡禾的绘画不拘泥于传统的国画的制式和逻辑,她对生活的周围的场景异常敏感,她在观察自己理性视角下那管不住的“目光”,并把管不住的目光呈现出来,我们能看到手拿香蕉的保安的形象,很北方小品幽默式的图像组合方式,很似一个好朋友出门一趟回来给你讲她看到了些非常有趣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