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席华:无界之艺

开幕时间:2025-08-02 15:00

开展时间:2025-08-02

结束时间:2025-09-02

展览地点:Hanmo S Gallery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3818库·东西002

策展人:林松

参展艺术家:席华

主办单位:Hanmo S Gallery

展览介绍


HANMO S 将于2025年8月2日欣然呈现席华个展“无界之艺”。本次展览将系统呈现艺术家席华十余年来的创作成果,涵盖其潜心探索的各类作品,包括架上油画、综合材料、装置雕塑及创作手稿等。展览将通过丰富多元的材质语言与艺术形态,全面展现艺术家在创作历程中的思考与实践。

2007年席华在世纪翰墨画廊举办第一次个展,我们以此而结缘。白驹过隙,十八年光阴飘然而过,我一直关注着他,在我心目中,他像一位孤独的城市英雄,或者是电影里的科学怪人,在嘈杂喧嚣都市中的废弃水塔改造而成的工作室里,创造出形式丰富、令人震撼而又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他是一个旁观者、边缘人,一个真诚的艺术家,敏锐而又深刻地记录着、思考着。

席华的艺术创作以材料实验与主题多元性为核心特征,其作品融合了传统媒介与当代综合材料,主题涵盖社会批判、文化反思、自然与人性关系等多个维度。从材料出发,一直是席华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一条主线,如《城市·呼吸系列》(2002年)对金属与工业废旧物的利用,通过切割与重组构建装置,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城市环保,隐喻城市化进程中的暴力与残存记忆;2010年前后,席华将自然的香樟木与人工材料钢板、弯管巧妙结合,创作出了一批被命名为《共生系列》的装置雕塑作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赢得了好评。此次展览也有一件这类作品呈现。席华曾从城市拆迁废墟中收集瓦片、旧家具等,将其转化为《瓦片系列》(2004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等作品,既记录城市变迁,又通过超现实拼贴重构空间、暗喻、调侃现实,如用旧樟木箱创作的《啮齿箱塔》(2017年)、用快递纸盒做的绘画装置《日常·碎片》(2018——2025年),以及今年最新用锡纸为材料创作的作品;从2024年到2025年完成的《手绘本子转译》,对不锈钢这种硬材料进行雕刻绘画,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将手中的这些材料进行了最大化的艺术生成,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席华的油画与水墨有着自己的特色,如《大果系列·榴莲飘香》(2019、2024年)以布面油画呈现榴莲的形态与气味,通过细腻的或洒脱豪放的笔触与色彩层次传递绘画和感官感受,进而将观者带入深层次的生命体验,探讨消费主义、社会情境与身份认同。

席华的艺术实践通过材料的跨界实验与主题的多维展开,构建了一个充满矛盾与张力的视觉宇宙。其创作出来的作品,既在情理之中,又让人惊喜意外,其绘画性、雕塑性、空间感和艺术性不仅没有因多重叠加被消弭,反而互融互通、凸显彰露、个性十足!“依形而制,随物赋能”,充分发挥了席华对材料属性的敏锐观察力和赋予它社会批判性以及人文主义关怀的思考能力!其作品既是对现代化进程的批判性反思,也是对文化身份与个体存在的诗意探索,而“无题”式的命名策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开放性与思想深度化的艺术生成。

席华偏安桂林,远离中心城市,远离文化市场中心,远离名利中心,坚持创作如一,难度可想而知,也极其难能可贵,他的存在和他的作品时刻提醒着我们艺术的那颗“初心”。

林松
2025.07于北京

席 华

中国美协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桂林日报》原美术编辑,当代艺术家。

作品先后参加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上海);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长春);2012年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北京);2015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民间的力量”开馆展(北京);2020年北京第三届国际水墨设计双年展并获得优秀奖(北京);2023年“榴莲·榴莲”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广州)等。

2017年完成桂林美术馆在地艺术创作“记忆树”大型雕塑;2023年完成华南第一峰猫儿山“红军故道”艺术升级地景装置改造项目;2024年受邀到马来西亚兰卡威国家美术馆驻地创作等。

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桂林美术馆、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