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许晨茜 & 乔纳森·迈尔斯 双个展: 当所有边锋都变得柔和

开展时间:2025-08-09

结束时间:2025-09-14

展览地点:墨方

展览地址:北京市798艺术区706北二街

策展人:邓婷

参展艺术家:乔纳森·迈尔斯&许晨茜 

主办单位:墨方


展览介绍


墨方荣幸地宣布,在画廊创立十周年之际,我们将于2025年8月9日举办英国艺术家乔纳森·迈尔斯和中国艺术家许晨茜的双人展“当所有边锋都变柔和”,这也是两位艺术家在墨方的首次展览。展期将持续到2025年9月14日。

绘画在这里被看作一种缓慢的漂移。它不急于抵达,而是延展成空气中的回声,像水面上无形的涡流。色彩、形状、质感在流动之中相互渗透,柔化了边界,也使观看变得无所依傍。展览标题所指的“柔和”,并不是削弱锋芒,而是一种在相遇之处流动的能量——光、时间与情绪在画布上不断地交错、褶皱、溢出,那些原本锋利的界线被持续地推远,模糊成一种漂浮的状态。

这种“柔和”既回应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自莫奈以来对光与氛围的敏感,也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抽象表现主义中动作痕迹与偶然性的传统。然而,它并未停留于西方语境之中。在艺术家乔纳森·迈尔斯和许晨茜的作品中,我们亦可看到东亚绘画所特有的留白与气韵流动——那种由古人的山水间延伸出的、将时间与呼吸纳入画布的方式,使画面既轻盈又具内在张力。在这种跨文化的融合中,东西方不同的视觉思想被重新折叠在一起:西方的绘画性在此不再是关于姿态的激烈,而是被东方式的静谧所调和;东方的空灵则在当代绘画语境中被重新赋予了感官的厚度。

乔纳森·迈尔斯将动作的节奏留在画面上:断裂的线条、突然而至的色块,以及旋转、折返的刷痕。他让图像在控制与放任之间徘徊,一次次快速进入碰撞,再一次次退让。画面中某些部位的明亮色彩像是被拉紧的弦,而其余空阔的部分又让人感到缓慢的、无形的流散。本次主要展出了乔纳森·迈尔斯的两个系列《1000 paintings》和《Lily O》,一个指向他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对于“绘画的图像”而非“图像的绘画”的描绘,另一个呼应他同时作为作家,将小说的叙事层层嵌套,在多重身份与空间的交叠中,时间从既定的轨道逃匿,在虚实之间回旋。

而许晨茜的画作如同来自空间中的无声信使,似乎总是从极轻的感受开始,一道淡淡的笔触或一片色晕,像是从远处飘来的气息,逐渐在画布中扩散开来,将人类的共同情感转译为色彩、节奏与韵律的组合。她的创作并非追求明确的中心,而是让每一次停顿、叠合都成为色彩自身的生成过程。本次展览呈现了她2022—2025年的新作,她的大尺幅作品展现出流动而松弛的笔势,似乎呼应着呼吸与行走的节律;而小尺幅作品则更为凝练,释放出密度更高的情绪张力,犹如将日常微光收入玻璃器皿中反复沉淀。在笃定与流动、内在的观想与国际化经验的交织之中,她趋向于一种“非线性时间”的绘画思维,时间不再是线性的叙事进程,而是层层堆叠的色域与半透明笔触所建构出的栖息之所,诱导观看者进入一种近乎冥想的观看状态。

当两种节奏在展厅里彼此接近时,出现的是一种意想不到的共振。他们的色彩,像失而复得的触觉,既温柔又带着不确定的游荡,不为物象所限,也不为意义所锚定。许晨茜绘画中轻盈的呼吸,与乔纳森·迈尔斯画面里更为厚重隽永的沉默,在空间中形成了一种双重的漂浮。它们似乎来自不同的方向,将过去的艺术经验化为新的流动形式,在观者面前汇合成一片历史的潮汐。

关于艺术家

乔纳森·迈尔斯(Jonathan Miles),英国艺术家、讲师、作家及策展人,现居伦敦,并在皇家艺术学院任教。他于1969年至1973年就读于斯莱德艺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Art),并于1980年代初担任《ZG》杂志伦敦版编辑。他的跨学科实践涵盖绘画、虚构写作与批判理论,常通过将文本与图像并置,引发二者的对话,从而打破固有意义与叙事结构。

许晨茜是一位多领域发展的艺术家,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她的实践涵盖绘画、珐琅艺术和行为艺术等,专注于颜色、形态、情绪、连贯性以及作品题词的表达,始终将直觉的力量置于首位,在形式与媒介的自由探索中寻求突破。

关于策展人

邓婷(Deng Ting), 独立策展人,艺术家,现任RET艺术执行董事。其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并进修于苏富比艺术学院。她作为UCCA青年赞助人委员与当代艺术实践小组组长、MACA先锋赞助人,持续发挥年轻先锋的力量。主要关注女性创作以及人类学视角下的死亡、仪式与神秘主义,并且将策展、书写、收藏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和研究方式,曾创立了「无空间No Space」和「O Collection+Projects阴性收藏计划」。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