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佳亮:凭虚远眺 空穴来风
开展时间:2025-08-05
结束时间:2025-10-26
展览地点:北丘当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1号环亚凯瑟琳广场(ui咖啡馆上方)
策展人:王彦钧
参展艺术家:成佳亮
主办单位:北丘当代美术馆
在鸡笼山最高处。倚崖结构,虚敞无少障蔽,凭栏满望,远树接联,闾阎罗布,山雨一来,湘浪骤响,恍然云霄之上也。右臂山冈,绵亘十庙,各据一垄。相传晋有四帝陵,列在鸡笼山之麓,想即其处。
——(明) 朱之蕃《金陵图咏》其十九 凭虚听雨
明代鸡笼山顶有凭虚阁,倚崖结构、虚敞无蔽,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与之后的万寿阁、北极阁一样,它早已无处可寻,但也没有关系。我们总是依凭现实丛林中的虚象,如聆听空穴来风般,去撕扯或辨认出更深辟、幽远的视野。而一座当代美术馆所提供的,似乎也不过如是。
成佳亮当然熟悉鸡笼山,作为镇守城北和观测天候的小丘,从观象台、鸡鸣寺、文学馆、十庙,到民国的气象台、宋子文别墅、中央研究院,再到北极阁公园和地质博物馆,乃至防空洞里冒出的美术馆。但对于我们这些本地居民来说,它不仅是一个讨论人工自然或技术堆栈的背景案例,更是每日寻常中散步、共处的坡道。
人潮涌动的鸡鸣寺背后,真武庙和北极阁凋敝无踪,气象台、民国别墅也不轻易开放。我们常环绕山顶的围墙打转,走上一条又一条断头的土路,偶遇地绘的小海龟、仿古的排风孔、拍鸟的老法师、台阶下的算命先生、石刻园里的健身房间。山道晨练的老大爷们最爱问你:“猜猜我今年多少岁?”“75喽,看不出来吧,要锻炼哎。”如果回答“我猜你800岁了”是否就变回了经典的遇仙故事?一千五百年后,不管怎样被电力信号与市政开发重塑,鸡笼山仿佛依然笼罩在可疑的薄雾中。而对风谣、曲解的迷恋,就是对逃避(超越?)的迷恋,一如对上班迟到后索性遁入迪卡侬的迷恋。
本次项目源于鸡笼山中累积的搞不懂和开小差,包括两个故事演化出的三件视频作品和一些物证/马脚,风言风语般抛洒在隔绝现实的人造洞穴。尽管拍摄于真实的北丘当代美术馆和南京山林场景,演员多为南京文艺界的友人,作品内一切人物、事件、文本纯属虚构,大约一半是艺术打工人的加班冷笑话,一半是家门口志怪的山野迷踪。如果觉得无聊,把它当作夏日加班模拟器,在洞里闲着打个午休般的小盹似乎也是不错。
总之,凭虚而眺远,穴空则来风。
文/王彦钧
艺术家 Artist
成佳亮
Cheng Jialiang
1986年生人,影像工作者。生活于南京。
最近的实践聚焦于影像创作与影史的互文,并尝试将基于文献研究与个人、家族史的材料溶于电影的表皮。想要制作“蠢蠢的”且符合生产伦理的“手工”电影。2014年至2023年间,与四方当代美术馆合作策划发起《山间电影院》系列艺术/实验电影放映项目。偶尔写影评。
主要作品:
2015《权宜之计》纪录89mins
2020《电影速写》纪录|实验59mins
策展人 Curator
王彦钧
Wang Yanjun
策展人、观众、散步的人,兼职教师。
1991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现居南京。
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常发起基于在地感知的展览、表演、行走等行动,关注神话与现实的断裂地层。曾担任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策展人,与策展人刘林合作发起基于南京历史空间的“地形学”系列展览及“地形学走读”徒步。曾合作策划南京大学“万籁计划”声音与艺术跨学科驻地,为南京声音地图小组成员。在南京大学、南京传媒学院参与过艺术创作与策展的教学工作。同时与周俊彤发起了一个偶尔复出的本地艺术社群,叫白下WHIT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