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李洪波:高考

开展时间:2025-08-16

结束时间:2025-09-24

展览地点:共同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7街B03

策展人:彭锋

参展艺术家:李洪波

主办单位:共同艺术中心

展览介绍


关于策展人

彭锋 | Peng Feng

彭锋,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际美学协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出版多本专著、教材和文集,策划艺术展览100余次,撰写音乐剧、话剧、舞剧、电影等剧本。

高考:纸为媒介,诉说千万学子的成长之重

共同艺术中心将于8月16日推出艺术家李洪波全新个展“高考”。本次展览由策展人彭锋策划,聚焦一个牵动中国亿万家庭心弦的核心议题——高考。艺术家李洪波此次独辟蹊径,从废品站收集重达十几吨的废弃高中、中学、小学教科书与学习资料,赋予这些承载着无数青春汗水与焦虑的书本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新生。

李洪波此次展览,延续了他教科书系列作品的创作语言,将“高考”这一具有全民性的人生主题作为创作核心,将教科书作为载体。作品中这些被反复翻阅、写满笔记的书本,早已超出了知识的载体范畴,它们凝结了学子们日复一日的拼搏,也折射出当代教育体系下那份沉甸甸的期望与压力。艺术家将这些高密度的“知识”精心塑造成学生的形象。细观之下,这些由书页构成的“身体”呈现出细微的扭曲与错位——这是对当代学子在高压环境下奋力前行时,身体与精神双重状态的无声刻画,真实而深刻。本次展览将呈现多个大型主题作品:震撼装置《龙门》:以磅礴之势,直面高考这一被喻为“人生跃迁”的关键节点;沉浸式《教室》场景:将观众带回那个堆满书本、弥漫着奋斗气息的熟悉空间;发人深省的《纪念碑》:为这段集体经历树立起沉思的坐标;《花儿与少年》系列:展现青春生命在重压下的脆弱、坚韧与易逝的美丽。

李洪波通过这十几吨沉默的“知识废墟”,运用其精湛的纸艺技巧,将它们转化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情感穿透力的雕塑装置语言。这不仅是对特定教育经历的个体回响,更是以艺术之名,对一段刻骨铭心的社会集体记忆进行深刻反思与重构。那些由书本堆叠、挤压、折叠而成的学生躯体,沉默地矗立在展厅中,它们既是知识渴望的化身,也是无形压力的具象体现,邀请每一位观众驻足凝视,思考知识、成长与生命重量的复杂关系。“高考”李洪波个展将于2025年8月17日在共同艺术中心正式开幕,展览持续至9月24日。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场由知识之“重”构筑的艺术对话中,寻找超越压力的理解与共鸣。

ABOUT ARTISTS

关于艺术家

艺术家李洪波

1974年出生于中国吉林。1996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美术系,200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研修班,2010年毕硕士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现为吉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纸艺术研究所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负责人。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吉林。李洪波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将纸张作为主要的创作材料,通过巧妙的粘合和雕刻技术,将数千张纸张转化为具有动态效果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看似脆弱,实则坚韧无比,能够拉伸、弯曲,甚至变形为各种怪诞和幽默的形状。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纸张的韧性,更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工艺的深刻理解和对现代艺术的独特见解。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