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宇:安妮斯朵拉
开展时间:2025-08-23
结束时间:2025-09-21
展览地点:Tong Gallery+Projects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6
参展艺术家:孟德宇(Meng Deyu)
主办单位:Tong Gallery+Projects
Tong Gallery+Projects将于2025年8月23日欣然呈现艺术家孟德宇的第三次画廊个展“安妮斯朵拉”,本次展览将囊括艺术家近期完成的十余件绘画与装置作品。
安妮斯朵拉
在古希腊神话中,“安妮斯朵拉”(Anesidora)意为“送上礼物的她”,礼物既能开启新的可能,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动。从艺术家个人角度传递出一种类似“坠入”感的诱惑,“我与‘魔鬼’(自我)”做了交易。在他的作品中,这份礼物不是封存的馈赠,而是一个被打开的过程——包含吸引与抗拒、生成与改写。作为孟德宇在画廊的第三次个展,“安妮斯朵拉”汇集了他近两年的新作,也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新的阶段。他像递上一把钥匙,让观者进入作品背后的工作现场:材料被一遍遍覆盖、刮除、沉积,表面记录着反复推翻与重建的痕迹。
回看孟德宇之前的创作,作品更依托叙事与象征性的结构展开,人物与场景的设定为画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向。而在本次展览中,叙事性的线索逐渐退隐,取而代之的是痕迹的行动性与材料的直接性——作品不再被构想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一个不断被打断和生成的现场。最新的创作《我想,你会经历到的》正是时间与材料性的集中体现:展墙被涂成深黑色,九个小幅作品悬挂其上,如被时间隔离的碎片,每幅都承载不同阶段的痕迹;下方悬着形似符号的构件,像是碎片的注脚或延长。黑色背景不仅突显物质细节,也让空隙更具重量——其中隐含时间的跳跃与材料的变化,每一次附着都像之前的回响。涂刷、附着、刮落,形成在重复中消逝、在消逝中转化的循环。
孟德宇在自述中提到,创作过程像是“一遍一遍打开那个魔盒”,去寻找足够的强度——既是情绪的,也是图像的。这种“强度”不仅体现在材料的堆叠上,也在与秩序的角力中显现。《棋盘先生》表面覆盖着浅浅的棋盘格,却被多处拉拢的结点扭曲,边缘的黑白格被绳索与褶皱打乱,原本平整的平面在张力作用下变形;而《解决方案》并非记录谈判,而是凝固了彼此的沉默——双方在桌面上微妙地较劲,试图吞噬对方所维持的平衡。四角伸出的手保持着紧张的力道,既像在移动,又像在僵持。这些印记不是偶然的自然痕迹,而是行动与心理的直接投射。与寻找妥协不同,这种方式更具暴力性,是暴力发生前的宁静。
同名作品《安妮斯朵拉(送上礼物的她)》以装置的方式呈现,上墙的画面与空间直接结合。它不再是独立悬挂的对象,而像是空间的一部分,被观众绕行、靠近、重新定位。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作品在私人性的创作逻辑与公共性的空间感之间建立联系。正如教宗方济各在临终前所说的“谢谢你带我回到广场”,这种从内部撕裂到外部共享的转化,使观看成为人与人、人与世界再次相遇的方式。
“安妮斯朵拉”所呈现的,是一种将印记作为方法的绘画实践。那些印记与材料,不是附加的效果,而是时间、行动和心理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个被虚拟图像和无接触互动充斥的时代,这些作品以直接、可触的方式存在——不掩饰、不修饰,拒绝被滤镜化。在它们面前,观众面对的不只是图像,而是一段被物质保存下来的过程,一种依然在发生的生成。相较其早期创作更依托叙事与符号,孟德宇逐步将创作推向以痕迹与材料为方法,将绘画确立为对时间、行动与空间关系的系统性论述。
关于艺术家
孟德宇,1988年⽣于辽宁鞍山,200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6 年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绘画系。个展包括:2025 “安妮斯朵拉”,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2024 “The XXVI”,禾怡美术馆,青岛;2023 “覆舟的喜悦”, 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2021 “Ciao Amore”,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精选群展:2025 “Current”,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2025 “龙佩尔斯迪尔钦”,SIMPLE ONE × 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2024 “声音对视网膜相关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莫须有工厂 × 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2020 “从你到我”当代艺术展,青岛;2020 燕岭园艺术驻地展,东莞;2019 北京红门画廊驻地展览,北京;2019 杭州宝龙艺术展览,杭州;2019 蔚蓝海岸驻地展览,秦皇岛; 2017 “WA.RT 当代艺术总展”,佛罗伦萨美帝奇宫,意⼤利佛罗伦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