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匆匆之后

开幕时间:2025-08-23 15:00

开展时间:2025-08-23

结束时间:2025-09-23

展览地点:仚東堂(798)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798东街D10号

策展人:谢天

参展艺术家:冯静、傅斯特、李创李、李小刚、刘若惟、刘宇宁、刘梓峰、马若骢、单禹瀚、文筱波、谢灵柔、于小鱼、张丽莹

主办单位:仚東堂


展览介绍


如今科技进步、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无一不推动着人们主动或是被动的进入到“加速主义“状态。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因内心空虚和焦虑转而采用外部的匆匆忙碌来掩盖转移和打发时间,从而逐渐沦为“新闻舆论、时尚潮流和及时享乐的奴隶”,丧失了精神探索与深度思考的能力。

应对这种“病态”的匆忙并不能依靠速度的竞赛,更多是主体性的回归与重构,是生命节奏与规律的重新校准。在加速社会中,减速放缓不是逃避,而是唤醒主观能动性,使人们从功利性目标中抽离出来的实践路径。

后匆匆主义(Posthastism)是策展人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与舒门·巴萨(Shumon Basar)、约瑟夫·格里玛(Joseph Grima)于2011年共同发起的艺术运动,旨在反思当代社会对效率的盲目崇拜,批判无意义的匆匆忙碌,提出“慢”是抵抗时间同质化的工具。通过放慢脚步生活和旅行,深度对话与研究,重构艺术创作与思考的节奏。

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生速度,不同速度与节奏的人相遇相识也会在自觉和不自觉间相互影响对方的速度。而艺术创作者的工作正是通过自身对周遭环境和自我成长的感悟与思考,与世界建立更深层的情感连接,将时间凝结到作品之中,以或慢或快的节奏展现到观者面前。本次的展览”匆匆之后”也更像是一个青年艺术家们在加速背景下不断放缓的书写过程,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谈,其引导观者进行慢节奏实践的作用远胜于对概念结论的执着。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