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惊奇的房间——27位创作者的造物实践

开展时间:2025-08-23

结束时间:2025-12-07

展览地点:X美术馆

展览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育路500弄前滩太古里石区L2层S-L2-44

策展人:尤洋

参展艺术家:陈轴、丁世伟、共代谢、姜伯源、李维伊、李昕頔、李依宸、林奥劼、陆平原、石青、松郎、童昆鸟、王光乐、王画、王青、王一、王子耕、徐丝易、杨牧石、臧坤坤、张观鹿、张佳沁、张笑怡、张移北、钟云舒、庄子玉、法国娇兰 × KIM XU

主办单位:X美术馆

展览介绍


2025年8月23日至12月7日,X美术馆携手上海前滩太古里于The Pool by X Museum欣然呈现全新群展“惊奇的房间”。本次展览涵盖旨在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探讨多元身份的创作者关于“造物”的实践,同时延续了上一季展览“芝兰——都市园林一隅”对于承载着人文、商业等潜力的都市空间演变,及其内部收集、展示带有文化信息的物品的讨论。

展览主题“惊奇的房间”包含三个援引。首先是源自德语词汇“珍奇屋”(Wunderkammer),即兴盛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私人收藏空间。随着贸易发展,自14世纪末东西方文化交融开始显现在同期的人造物品中。当时的贵族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个人藏品——囊括了人工制品和自然物,精心陈列于“珍奇屋”内。每间“珍奇屋”遵循相应的陈列逻辑,彰显了多样而复杂的知识结构。“珍奇屋”被视为西方现代美术馆的早期原型,是一种通过视觉化和集合化实践呈现知识的空间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实践逐渐演变出新的表现形式,美术馆的概念和形态也愈加多元化。这一演变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期,知识体系与认知模式上的变迁,也发挥着相应的社会功能。随着19世纪上半叶艺术史博物馆与自然史博物馆的分别确立,现代美术馆作为一种人造物的神圣空间,延续和发展着“惊奇”,这种对于物品分类集合与展示的热情,亦成就了现代社会的另一主要空间——商场的诞生。

第二个援引则来自2015左右,中国艺术行业为满足知识需求而自发翻译的系列出版物《惊奇的房间》。这部系列出版物在推动艺术生态的过程中,运用艺术领域中自我组织与生产的实践精神,伴随着数代艺术从业者的自身成长。这种自我组织的能力,被视为是不同群体实现自我生产以及有机参与社会发展的要素,亦是今天愈发可贵的一种实践意识。

第三个援引则是The Pool by X Museum自身的地缘属性。这个处在前滩太古里生活方式综合体内的艺术空间,通过自成立以来系列展览不断回应和探索今天艺术实践在城市周遭中,一种以空间整体实践的可能性。譬如“惊奇的房间”延续了“芝兰——都市园林一隅”中对空间文化和对美术馆历史的探索;“泳池旁”则提示了艺术展览对于都市空间的文化属性层面的挪用与另类表征。

回溯“珍奇屋”这一具有创造力的知识探索模式的同时,本展览致力为观众在空间内带来“惊奇”的体验。在The Pool空间内的展品就像过去“珍奇屋”里的藏品一样,这种在今天非常态的展示方式将The Pool转译为前滩太古里其中的一间“珍奇屋”,强化了物品自身携带的文化、工艺或者趣味层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则是作品存在的意义所在。本次展览邀请和委托27位作者创作了附带使用功能的物品,这些物品在未来将与不同的家居空间、社会空间产生关联,参与到新的空间集合,创造出延绵的情绪与记忆。

“物体的分类是由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展览致力于通过知觉体验,而非理论叙述或叙事结构,为观众们带来直观而“有趣”的审美愉悦。“有趣”作为后现代艺术的重要审美转向之一,在当今的文化和商业领域仍具有茂盛的生命力。如同历史中“珍奇屋”的构筑细节——墙纸、时钟等元素——均经过精心安排,与藏品们共同构建了整体氛围。自古希腊缪斯女神启迪艺术以来,经过文艺复兴的重塑,“艺术”的定义历经了不断的延异与重构。基于这一视角,本次展览延续了“造物”的概念,与不同身份的创作者们对“造物”精神展开探索。从本次展出作品的形态和范畴而言,不囿于17世纪以来关于“纯艺术”(Fine Art )的认知界限,或对于19世纪末“美的艺术”(les beaux-arts)作为彼时新兴社会群体文化资本的强调。物就是物,一方面物品是知觉的通道,另一方面物的集合也会展现出当下社会时间的一种形状。

无论对于观众还是艺术从业者而言,展厅中的物构成了知觉体系。有意识的知觉体验通过(以空间集成的 )现实世界中的物或者事态,指向了心灵感受。而现代性的文化体系,也是建立在一系列被展示的物和事态,达到自我生产或者社会经济生产。现代社会之前的艺术家,核心工作是为世间万物的精神态和精神文化赋形,而当下艺术家与策展人的核心工作,与其说是强调生产对象的“新”,不如坦诚为一种对于展示机制或展示渠道的求新。因为物品的形式自有其生命与时代精神,与其说不同时期的艺术观念生产了相应形式,不如说“观念渲染了形式”。这些展示机制往往立意在试图连接不同的社会群体,激发更多的社会关系,或者说促进文化资源更多的流动性。

**在本次“物品的集合”空间内,希望观众朋友获得有趣的体验。作为X Lab系列项目之一,本次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参展作品均可被购藏,收益将用于X美术馆的公益文化项目与学术研究事业。**本次展览由尤洋策划,由何雨洁、金炘悦、王诗奇、黄莉、王嘉雯协助策划,由来自不也设计工作室的姜伯源设计展陈,在合作伙伴前滩太古里、X美术馆赞助理事会,X美术馆年度合作伙伴芬琳漆、独家新媒体合作平台小红书艺术以及开幕支持品牌法国娇兰、ELECTRO X的支持下得以呈现。

尤洋

X美术馆馆长、策展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拥有近20年艺术机构从业经验,研究当代美术馆理论,关注城市和消费文化发展动态与融合,探索各文化领域之间的协作研究项目、公共艺术项目和政府合作项目,出版过逾百篇专题文章、刊物专栏和艺术画册文章,担任民盟北京市委创新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馆协会民族民间文化创新与推广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慈展会(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展示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和政府与企业文化项目顾问、惠州古城更新计划“古城专家库”成员,并支持和参与中国各地艺术公益项目,曾任UCCA集团艺术总监、尤伦斯艺术基金会负责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和工会主席、ShanghaiTang上海滩艺术总监、CIGE副总经理、ArtAsia亚洲顾问、TimeOut市场总监等职位。 尤洋策划的展览和项目包括:2018年创立艺术与城市社区文化共构的平台UCCA Lab,2018 - 2020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览,2020年画廊周北京公共艺术项目“塑·像”,2020年“秦思源:园音”,2021年“图像的旋踵”,“活页青年艺术节”,网络艺术项目“良樂”,2022年“图像的影子”和UABB深港双年展声音艺术单元“万籁之迹”,2023年“加埃塔诺·佩谢:集合”和担任SUSAS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策展指导,2024年“芝兰——都市园林一隅”、2024年“我在!一座城和两亿人的证明”等。自2019年起,尤洋策划了一系列关注网络平台生成的艺术项目,结合艺术家直播表演,讨论网络媒介对于艺术形态和艺术受众的边界拓展实践。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