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新写
开幕时间:2025-08-23 15:30
开展时间:2025-08-23
结束时间:2025-09-23
展览地点:北京798太和艺术空间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B10
策展人:夏可君
参展艺术家:衲子、尚扬、王冬龄、栗宪庭、朱一虹、阎秉会、刘凡中、老赫、曾翔、王非、徐洁、张雅琳、郑孟梅、田卫、周雄波、孙斐、武一、李强、邱启敬、源正、于今睿
主办单位:太和艺术空间
一切为了生命的开悟和心灵的觉醒
由夏可君策划、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阎秉会题字、贾廷峰出品的《心经新写》展览将在太和艺术空间庄严启幕,这场展览汇集了21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他们分别是:
衲子、尚扬、王冬龄、栗宪庭、朱一虹、阎秉会、刘凡中、老赫、曾翔、王非、徐洁、张雅琳、郑孟梅、田卫、周雄波、孙斐、武一、李强、邱启敬、源正、于今睿。
距太和艺术空间上一次《心经 ·妙虚》(2014年)展已有十余年。而这一次,《心经新写》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气象与领悟。
中国艺术界享有盛誉的、85岁高龄的衲子老先生展示其竹扇《心经》;当代艺术领域中极具影响力的尚扬、栗宪庭,备受争议却也极富创造力的“乱书”代表王冬龄、“吼书”先锋曾翔,朱一虹、王非、徐洁与孙斐等一批锐意探索的当代水墨艺术家,还有年轻一代艺术家郑梦梅、田卫与周雄波,他们以笔、以刀、以心,跨越形式与界限,共同诠释“心经”的深邃真义。
在这场展览中,《心经》不止于经文,更成为一种心境。
除了规整庄严的楷书之作,更有震撼人心的行为艺术 —— 艺术家老赫在疫情期间,以惊人的生命意志,手持电钻,将整部《心经》凿刻于木板之上。巨幅作品长达 242 厘米,宽 60 厘米,甚至连凿刻过程中飞溅的木屑与粉尘,也成为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恣意而磅礴,冲击每一位观者的心灵。这是至大无外的作品,还有至小无内的小作品,即世界上最小的《心经》—— 李强以精微篆刻于蜜蜡之上,尺寸仅 2.36cm x 1.55cm,却字字清晰、气韵非常。而邱启敬的微雕《心经》更是巧夺天工,他以260颗大米为载体,在微小的米粒上精雕细琢出整部《心经》,于毫厘之间展现出惊人的技艺与对经文的深刻体悟,将微观世界的艺术魅力推向极致。
本次展览的作品非常当代,不同于日本的少字数书法,不同于西方抽象,保留了整个篇章的气息,有的可读,有的在可读与不可读之间流转。形式各异,法门万千,而核心唯有一个:不管三七二十一,开悟。
在这场展览中,《心经》不止于经文,更成为一种心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的真义不在于字,而在于心。这21位艺术家以作品为媒,不是为了展示技艺,而是从心出发,用独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启发观者多视角、多维度观看《心经》,抚慰人心。为这个世界求一刻清明,为他者寻一念顿悟,为心灵觅一处归宿。
《心经新写》照见无蕴皆空,真空妙有。
——贾廷峰
衲子
衲子(大龙),本名陈征。1940年生于北京中医世家,1956年师从张惠中先生学习书法和画兰竹,1958年师从王雪涛、汪慎生先生学习写意花鸟,1964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校。
清人何绍基有段文字描写石涛:“万山青破中,着古怪衲子。如……”。年轻时的衲子觉得这个意境好,很喜欢,遂以此为号,一直沿用至今。
尚扬
1941年生于湖北,重庆开县人。1960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附中,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1981年油画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王冬龄
1945年12月出生于江苏如东,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中国当代书法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他不仅在中国书法界享有盛誉,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等多重身份。王冬龄的艺术生涯充满了探索与创新,尤其是他在现代书法领域的贡献,更是令人瞩目。
栗宪庭
生于1949年,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艺术理论家,编辑,著名策展人。《中国网》专栏作家,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教父”。1985—1989年任《中国美术报》编辑,并把该报改变成为推介新思潮和新观念的主要阵地。诸如推出“85美术思潮”、“新文人画” 等艺术思潮 。同时对一些敏感的艺术观念问题,如“后现代主义”、“大灵魂和语言纯化”、“现代设计”、“城市雕塑”等艺术问题组织过讨论。
朱一虹
朱一虹试图在二维平面中重新打开新的视觉空间,在具象、抽象、观念的融合中重构有意味的形式,表达宁静深远的意境。
1954年生于浙江永康,美术编辑,文化周刊主编,现专职水墨研究,出版有《山水一虹》《在路上》。
水墨论坛邀请展(2017)、新现代水墨艺术宣言(2018)、第一道光·艺术际遇2019 、当代水墨十人展(2019)、【玉生烟】墨化系列第四回 艺术粮仓 北京(2019)。
阎秉会
1956年生于天津,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为实验水墨的先锋艺术家,阎秉会的艺术生涯始终围绕“水墨的当代性”展开探索,在坚守笔墨精神内核的同时,以开放的创作姿态拓展了水墨艺术的边界,其作品与实践为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个案参照,是当代中国艺术界兼具传统底蕴与创新精神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
刘凡中
字一石,别署凡中一石、山鼎斋、畅斋主。1956年出生于山东文登,中国著名书法家,现为上海敬一画院院长。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刘凡中书法集》《中国书法》《书法》做专题介绍,书法受蒙师刘友亭先生启迪。十几年新华书店的工作中遍临历代名碑法帖、金甲简牍、残纸断碣,全方位的对中国书法发展史进行系统性的研学。书法研创一向主张凸显个性,博容大文,以古典与当代之中枢轨迹为切入点,参悟儒道释哲美思想,多元探索,主观拓展其书作风格外显时代气息,内蕴传统大文化,强烈的时代风貌中蓄含着元气淋漓的人文特性,以博大空灵,高古淡远的艺术境界,深博识者高度赞誉。自作“书不见字唯禅境,人至常心显如来”以自勉。
老赫
老赫原名吴国全,1957年出生于武汉,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从“85运动”时期开始,就在当代水墨的创新中占有重要位置。老赫通过几十年的探索,不断地将自己的绘画语言提纯,通过对材料和工具的突破,老赫在保留有中国传统水墨精神性的同时,创造了一批极具画面表现张力与精神强度的作品,在老赫的绘画中可以看到现代主义绘画所追求的速度与光,以及艺术家作为创作者对这些微妙变化的细腻控制,同时融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禅意也蕴含其中。
曾翔
1958年出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办公室主任,号一夫、木木堂、曲堂。祖籍湖北随州,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馆长、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陶瓷印艺术研究中心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等全国十六所大学特聘教授。
王非
1964年生于安徽,1986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1992年任职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创办《艺术状态》杂志并任主编,同时,作品经过不断地迁变至2008年《镜像天庭》、2010年《炼狱 -向但丁致敬》时期,水墨的人类世-废墟图景才被充分地展示出来,2017年转向超自然-灵媒艺术创作,2021年出版《灵媒艺术 - 王非水墨研究》。
徐洁
字菲卿,号草坛凤洁、斋馆石庐、三合轩、伴草堂。出生于浙江书香世家,书画幼蒙家训。1985年移居广东深圳,为深圳特区首位女书法家。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2011年客居北京,南来北往,从传统书法走向当代水墨研究探索表达。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研修班书法导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书法导师,民盟中央书画院深圳分院顾问。个展曾在美国、浙江、北京、澳洲、深圳、香港等地举办并收藏及出版个人作品集等。
张雅琳
号二丫头,源美术馆主理人,源书院副院长。作品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2023年中国国家画院隋唐刻石三十品新探——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创作篇、京华印社第二届篆刻艺术双年展。
郑孟梅
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书写越诗意,现实就越沉重,于是人们转而誊抄、摹写经典,这种誊抄和摹写成为一种逃逸,也成为一种治愈。我以绘画的方式将书写的一切意义付诸于层层覆盖与消解,文字被反复叠压、覆盖,直至仅剩模糊难辨的残迹与断章。这幻如“雪泥鸿爪”的视觉景象,既像是来自过去的隐秘谶语,又如同指向未来的朦胧神谕。我意在捕捉并呈现这种普世的困境:当表达开始自我怀疑,从微观的言语到宏观的历史叙事都陷入了一种真伪莫辨的迷惘之中。
田卫
出生于1973年,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8至今,中央美术学院综合绘画语言高研班客座教授、中国文旅部中国书画创作研究院院聘画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水墨实验艺委会委员。2007年之前,其创作初期致力于探索山水画里的现代主义形式美感,之后开始将抽象语言纳入山水画之中。2010年,通过持续在画中不断做“减法”,舍弃“炫技”和追求具象表现,在逐层渲染出的“线”中灌注了创作者的“心流体验”,纯熟的渲染技法和极简美学初步成熟起来。
周雄波
1974 年生于福建惠安,2014 年硕士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委员,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中国写生会福建分会会长。
孙斐
字非文,无迹堂主人,上贤居士,独立艺术家。1975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现居北京。章楷创始人、百寺文化发起人、上海墨白文化官。
孙斐先生自幼得乃翁教诲,后师承张德林先生筑基国学,涵养诗文,遍临名迹,精研古法,一直走在以正统为主的书学道路,其书风纯正地囊括了二王一脉的手札墨痕,及颜真卿、黄庭坚、八大山人等诸家范本形迹,后基于敦煌遗书,佛遗教经急就章之法度,形成自己的书法面貌。
武一
出生于内蒙古敕勒川,什么斋主人,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作品被收藏于华为、艺术深圳组委会、艺术厦门组委会、噫吁唏艺术馆、文化公司、设计公司及私人收藏等。
李强
职业艺术家、中国书法微雕艺术代表人物、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微雕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太和艺术空间签约艺术家。
邱启敬
中国著名当代雕塑艺术家、当代玉雕革新代表人物、设计师。
1979 年出生于福建福州,6 岁接触雕刻,1999 年毕业于福州市工艺美术学院,2005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13 年创立北京邱启敬艺术设计工作室。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作品曾受邀在伦敦萨奇美术馆、瑞士伯尔尼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福建省美术馆等多家中外艺术机构展出。
2014 年其玉雕作品《涅槃·意空》和《极乐世界》分别于 2014 年获得保利拍卖及西泠印社拍卖等二项最高拍卖记录。2018年,其作品登陆香港保利专场拍卖,获得佳绩。2019 年,邱启敬首家个人艺术馆——和光同尘艺术馆落户江苏省无锡市。2021 年 10 月,成功于北京怀柔玊长城举办“邱启敬·山海经”大型地景装置艺术展暨主题音乐诗剧。2024 年 4 月于广西桂林市猫儿山开启“邱启敬·山海经”大型地景装置山海经神兽系列之“南山经”公共艺术作品巡展首站。
源正
源正禅师,法名印航,字源正,原姓张,1982年生于广东,2000年起追随本焕长老学佛,之后本焕长老为其剃度出家成为侍者,次年于柏林禅寺受具足,侍奉本老期间同时就读香港大学,攻读佛学研究。2007年接法于本老座下,为禅宗临济正宗四十五代法嗣,法号:常才。
禅师重视以中国禅宗修为中调解的方式推动宗教科学发展,撰写《宗教科学论》。多年来潜心研究佛学经典,并自修艺术史、生物学、电化学、量子力学、真空零点能及中医,发起并支助数位科学家建立课题组以针对环境与健康的专项深度研究。
于今睿
90后,山东人,现居北京,工书法,善唐卡。先后师从耿仁坚、夏吾角、曾翔先生。2020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2021年起参展中国国家画院成立四十周年教学成果展、中国国家画院、国家典籍博物馆、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北京源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