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一千零一页:来自琉森的漫画艺术

开展时间:2025-08-26

结束时间:2025-11-16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二层展厅

展览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

策展人:艾莲奥诺拉·比特利 马萧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瑞士驻华大使馆 琉森国际漫画节

艺术总监:邓岩 莉娅·安娜·维利曼

总策划:鲁晓波 裴天怡 杨倪克


展览介绍


展览前言

2025年是中国与瑞士建交75周年。值此重要时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瑞士琉森漫画节及瑞士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一千零一页:来自琉森的漫画艺术”展览,以文化艺术的方式,纪念并深化两国之间长期友好、持续发展的双边关系。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呈现,更是一次跨越语言与文化的对话,是中瑞建交75周年庆祝活动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人文事件。

文化交流是国家关系中最具温度与持久力的纽带。漫画作为一种跨越国界、深受不同群体喜爱的艺术语言,既具亲和力,也蕴含深刻的社会反思与文化表达。本次展览通过当代瑞士漫画的呈现,展示了琉森漫画家对“勇气”“角色”“历史与记忆”“梦想与超现实”“社会”等人类共通议题的艺术回应,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瑞士文化特征,也能够引发中国观众的共鸣与思考。正是这种超越地域、直抵人心的艺术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两国人民在精神世界中的深层共识。

与此同时,中国也拥有源远流长的漫画传统和日益繁荣的当代表现。近年来,伴随青年创作者的崛起和艺术生态的活跃,中国漫画及动画领域不断向国际舞台发声。在这一背景下,引入琉森的优秀作品,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艺术视野,也为中瑞两国年轻一代艺术家搭建了交流与共创的平台。

展览所呈现的作品、图书、杂志与海报,以开放的姿态和深刻的思考,彰显了漫画作为当代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它不仅是娱乐的媒介,更是探讨社会现实、触及人类精神的载体。漫画艺术的跨文化流通,在今天这个多元互联的世界里,也正成为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

漫画,不只是年轻人的语言,它属于所有对图像与思想敏感的人。我们希望观众通过此次展览,能够感受到漫画艺术的丰富层次与精神厚度。正如“一千零一页”这个寓意深远的标题所指,它象征着尚未写完的故事,也寓意着中瑞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即将展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 鲁晓波


世界的棱镜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携手瑞士琉森漫画节与瑞士驻华大使馆,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国界的视觉盛宴。展览通过二十位艺术家近二百件精选作品,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漫画世界。起源于1992年的琉森漫画节,如今已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事之一。每年春季,这座阿尔卑斯山麓的古城会化身漫画乐园,三十余场专业展览与街头艺术装置将城市变成流动的创意空间。从美术馆到旧泳池,从画廊到社区广场,漫画举目皆是,充满了整个城市。节日期间,还有各种研讨会、讲座和比赛,获得了艺术家、批评家、爱好者和公众的广泛参与。

在中国的语境中,漫画是指以简练的笔法,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质的绘画,尤以讽刺与幽默见长。琉森漫画节上的作品,既有我们熟悉的元素,也显示出对以上概念的扩展。通过包含了美术、动画、雕塑和声音等内容的跨学科实践,漫画成为许多艺术家探索当代叙事和视觉形式的重要媒介,他们将水墨技法融入超现实叙事,用三维建模重构经典童话,开发出可交互的电子漫画书,与广泛的科学、人文及社会紧密相连。

本次展览,艺术家们在“勇气”“角色”“历史与记忆”“梦想与超现实”和“社会”五个单元中,通过作品回顾成长经历,思考自身的境遇,钩沉历史记忆,回应社会议题,实现梦想跨越。有的艺术家将富有表现力的线条与丰富的细节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沉浸式和氛围化的视觉体验;有的艺术家从旅行中汲取灵感,捕捉到访城镇的独特故事和文化差异;有的艺术家为日常物品赋予新的含义,展现了时间对人们潜意识的影响,塑造出一个平行空间。漫画不仅是讲故事的媒介,更是观察世界的棱镜。

将漫画节上的优秀作品引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淡化了漫画作为流行文化和商业艺术的属性,突出了视觉叙事语言上的前卫探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漫画既显示出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个性特点,也表明它对当代社会的问题和挑战的普遍性回应。总之,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琉森漫画艺术的一次精彩展示,也是对漫画作为一种全球性艺术形式的一次深刻反思。我们期待,展览还可以引发中国与瑞士之间漫画艺术的更多交流,促进跨越文化和地区的对话,为漫画艺术的未来开辟新的可能性。

策展人 马萧


勇气

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有直面恐惧的决心。作为探索与体现这个理念的强大媒介,漫画通过主角引人入胜的旅程,为读者提供直面自身恐惧的空间。本单元的作品邀请我们开始一场冒险,通过视觉叙事,漫画精准捕捉了体验和面对恐惧时的复杂性。无论是对内心挣扎的描绘、隐喻性的探索,还是大胆的身份宣言,漫画以一种平易近人、扣人心弦的方式为所有年龄段的读者提供灵感和力量。勇气有多种形态——自我接纳、在困境中仍然坚定地追求目标,或是为自己和他人挺身而出。通过这些故事,观众可以认识到自身蕴藏的勇气、韧性和潜能,迈出直面个人恐惧的第一步。

角色

你是谁,你想成为谁?身份认同是一段深刻且不断演变的个人旅程,由我们的经历、梦想、文化背景和身边人的期待共同塑造。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追求的职业、我们的归属感,以及我们的愿望,都是身份认同的具体体现。本单元的作品通过多样的艺术形式——从实验性图像小说到装置艺术——探索身份认同的多面性。

艺术家们从自身经历出发,反思母性、文化遗产、旅行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互动等主题。他们的作品挑战了固有标签,揭示了被隐藏的故事,并重新诠释了身份认同在个体与集体语境中的内涵。这些作品提示我们身份的丰富性和流动性,让我们接纳其复杂性,讲述我们独特的故事。

历史与记忆

这两件作品追溯个人和集体的过去,直面记忆重构的复杂性。两位艺术家都以亲身经历和家族记忆为起点,深入钩沉历史。他们调阅档案,通过细致入微的研究和采访,令原本可能被历史遗忘的事件得以重现。这些作品不仅照亮了黑暗的历史章节,更强调了集体记忆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防止遗忘,也是为了塑造一个有意识的未来。

梦想和超现实

在梦想和超现实的领域中,物理定律不复存在。本单元展出结合影像、雕塑等媒介的插画创作,突破二维叙事的界限,呈现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这些作品如通往奇幻世界的入口,挑战着观众对现实的感知——日常物品被赋予新的含义,在不可预测的时间流动中,熟悉的场景转化为由潜意识塑造、现实与虚构交织的全新空间。通过打破常规束缚并拥抱未知,这些探索邀请观众挣脱传统限制,沉浸于未被定义的无限可能之中。

社会

社会是一个由规范、期望和直接体验构成的复杂网络,这些因素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漫画和视觉叙事提供了一个反思与批判的视角,使我们审视生活中的不可见因素,使我们与所居住的世界进行更深入的对话。本部分呈现的作品着重展现平凡中的美与复杂性,质疑社会规范,并揭示了潜在的紧张关系。

通过幽默、讽刺和尖锐的观察,艺术家们探索了疲惫、归属感、责任和身份认同等主题。他们邀请观众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及其潜在影响。从对失眠和疲劳的描绘,到对人际关系有趣且富于洞察力的看法,这些作品引导人们对当代社会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它们促使我们停下脚步,观察和反思我们如何驾驭共同的环境,如何面对现代社会的压力和快乐。通过探讨像都市焦虑、心理负担以及人类互动中的荒诞性等话题,这些漫画以及创作为对话与内省创造了一个空间。最后,它提醒我们,通过批判性反思和创造性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甚至重塑定义我们生活的社会结构。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