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严培明:相凝视

开展时间:2025-09-13

结束时间:2025-12-20

展览地点:Thaddaeus Ropac 巴黎庞坦

展览地址:69 Avenue du Général Leclerc, 93500 Pantin 

参展艺术家:严培明

主办单位:Thaddaeus Ropac

展览介绍


绘画是个假设,是其他东西的可能性。它必须根据经验去演绎真实的世界。绘画具有本身的图片真相,它既不真实也不虚假。

——严培明

Thaddaeus Ropac巴黎庞坦画廊呈献中国旅法艺术家严培明(Yan Pei-Ming)的全新个展“相凝视”,这也将是艺术家在庞坦空间举办的首次个展。在从庞大恢弘到亲近私密等多种尺幅中,严培明描绘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狮子与猴子、毕加索与自己化身为教皇的画像,同时穿插多幅自画像。这些作品跨越动物与人类、神话与私人、传统与即兴之间的界限,集中呈现出艺术家在肖像实践中不断追寻的共通生命力

严培明的创作始终与欧洲绘画史息息相关,但近年来,他愈发将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艺术语境并置融合。在本次展览中,狮子的形象被反复演绎,这一母题横跨不同历史时期与文化语境,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展厅入口处左右两侧树立的两尊狮子图令人联想到中国传统的“石狮”文化,这类建筑装饰被认为拥有强大的守护能量,常设于重要建筑门前。同时,艺术家在第戎的工作室里堆满了关于欧洲古典绘画大师的书籍,并将彼得·保罗·鲁本斯的《但以理在狮子坑》(1614–16)以及欧仁·德拉克罗瓦笔下的狮子形象,视为其绘画的重要灵感来源。鲁本斯的戏剧张力与德拉克罗瓦的浪漫情绪,被严培明转化为他极具辨识度的绘画语言,以充满力度的笔触与飞溅滴落的颜料为特点呈现给观众。

严培明作画从不预先打稿,而是直接以颜料在画布上作业,通过层层堆叠构建出形象。本次展出的最新作品延续了艺术家标志性的表现主义风格,但他自述表示这些作品“相较以往更为克制”。尤其在最后一层色彩的处理上,图像虽然在近距离观看时仍趋近抽象,但他选择以更为明确的意向性收束了画面。

本次展览的高潮之作是一件三联巨作《三重自画像》(Autoportrait en trois personnes, 2020),曾于2021年在阿维尼翁教皇宫首次展出。这件作品由两幅自画像,以及中间一幅艺术家以教皇形象出现的画像构成。尽管严培明在上海出生长大,并未在基督教视觉传统中成长,但基督教图像的核心地位对西方艺术史影响深远,因此长期以来对他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艺术家早在2003年便首次以教皇为题材进行创作。在这幅2020年的作品中,严培明通过将“教皇画像”与“自画像”两种反复出现的主题“杂交”。正如策展人亨利·卢瓦雷特(Henri Loyrette)所指出的:“严培明将自画像的内省延展为一种自我虚构(autofiction)。仿佛,如兰波所说,他想经历‘那些他有权经历的所有人生’。”这件作品采用三联画结构,自早期基督教艺术以来便多用于圣坛画,而其多幅构图亦赋予作品叙事性。整个展览的节奏和构图也与这一结构形成呼应,在一张张凝视着观众的面孔之间建立起连贯的视线对话。

自创作之初以来,自画像一直是严培明实践的核心,从恢弘的巨幅油画,到椭圆形画板上更为私密的作品。这种特殊形状的画布令人联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小型肖像画传统,也标志着艺术家首次尝试非传统的画面结构。他在此次展出的自画像新作中,通过对多种艺术史传统的重新解读与演绎,持续探讨自我呈现的命题。这些形式多样的自画像系列将贯穿于庞坦画廊三个展厅,它们或注视、或交谈,构成一场映像与目光的游戏,每一幅都与下一幅相凝视。这种反复回望的设置也引导观众去思考其中的共同性与内在关联。

“‘他们身上展现出一种存在感,一种非凡的存在感。’”艺术史学者汉斯-约阿希姆·穆勒(Hans-Joachim Müller)这样评价严培明将各类题材汇聚进一个统一绘画体系的能力:“正是这种存在感,使得这些形象凝聚为整体。”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严培明正是提炼并捕捉了这种肖像的本质特质。

正如策展人弗朗切斯科·博纳米(Francesco Bonami)在2017年Rizzoli出版社为严培明出版的专著中写道,自画像对这位艺术家而言,是一种“以他者之眼凝视自我”的行为。同样的,他为毕加索所作的肖像,乃至那些猴子的肖像——这种被他称为“我们的镜像”的动物,连接着人类与他者的界限——也都可被理解为以凝视自我般的深度与共感,注视着画中主体,如同艺术家在凝视镜中自己的双眼。“我感兴趣的是人类本身。”严培明解释道,“我的创作可以看作是一种‘普适性肖像’。归根结底,我所描绘的,是人性的某种面貌。”此次呈现的全新肖像系列,体现了艺术家在处理不同题材时始终如一的平等与超然态度,批评家菲利普·达让(Philippe Dagen)曾将此称为严培明“对普适性的一种渴望”。

关于艺术家

严培明(Yan Pei-Ming)主要因为他的肖像画而闻名于世。这些肖像画描绘了多个当代人物,包括政客、演员与主教,当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毛泽东(Mao Zedong)、李小龙(Bruce Lee)以及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肖像。除了这些公众人物,严培明也会绘画他的家人和自己的肖像。他的作品涵盖广泛的主题,包括历史事件与时事,就像2001年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的袭击,或者是重新演绎艺术历史中的经典作品。

严培明的作品总是参照欧洲绘画与肖像画的历史。传统的肖像反映了画中人物的地位与权力,这个特色在严培明的作品里尤其重要,因为他重新还原了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表达手法。在复制品及数码化泛滥的时代,他的主题表达了传统形式与当今世界的张力,因而可以用古典或现代的视角去传释他的作品。虽然生于上海的严培明把自己归类为擅于欧洲风格和主题的画家,但近年他却更广泛地把中国文化融入西方肖像画的传统中。

严培明在十九岁的时候移居法国,就读位于第戎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他于1986年毕业,后来凭富有表达力、以肖像为主的艺术品而迅速成名。2003年,他于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闻名国际。六年后,罗浮宫(The Louvre)收藏了他的作品,他在那里展出一系列的肖像,以自己的视觉重新演绎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蒙娜丽莎》(Mona Lisa)。近年不同的艺术机构举办了严培明的个人展览,包括爱荷华狄蒙艺术中心(Des Moines Art Center,Iowa,2008年)、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Beijing,2009年)、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Beijing Center for the Arts,2014年)、马拉加当代艺术中心(CAC Málaga,2015年)、罗马美第奇别墅(Villa Medici, Rome,2016年)以及维也纳美景宫美术馆(Belvedere Museum, Vienna,2016年)。在2019年的时候,严培明的作品展出于奥尔南库尔贝博物馆(Musée Courbet,Ornans)、第戎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e Dijon)、巴黎小皇宫(Petit Palais – 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a ville de Paris)以及巴黎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Paris),他透过自己的传记向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致敬。随后严培明在法国科尔马的恩特林登博物馆(Musée Unterlinden, Colmar,France,2021年)、阿维尼翁的教皇宫 (Palais des Papes,Avignon)与兰贝尔收藏馆(Collection Lambert,Avignon,2021年),以及奥地利林兹城堡博物馆 (Schlossmuseum Linz,Austria,2022 年) 展出他的自画像。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