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毒、魔法师与替罪羊
开幕时间:2025-09-19 16:00-19:00
开展时间:2025-09-19
结束时间:2025-11-01
展览地点:阿拉里奥上海
展览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文安路30号苏河皓司205
参展艺术家:刘翌、陆平原、朴雄奎、周啸虎
主办单位:阿拉里奥画廊
阿拉里奥上海荣幸宣布将于2025年9月19日(周五)至11月1日(周六)呈现群展《药毒、魔法师与替罪羊》(Pharmakon, Pharmakeus, Pharmakos),展出艺术家刘翌、陆平原、朴雄奎和周啸虎的作品。
在古希腊语中,同以“pharmakon”为词根的这三个词汇,皆展示了一种可以指鹿为马、产生复杂效用的机制,具有双重特质的事物、可以诱发转化的角色、嫁接罪恶成为净化的正统仪式,在他们的串联递进中显现出在古希腊传统社会与设立的宗教公义紧密相连下,奇妙的交染与变异——被崇尚的洁净秩序之下的欲望肉身和可以进行污染的空间。如果说今天的艺术创作是对某种客观物质存在或被设定的精神象征的有毒书写,这种替代性叙事的张力和新形成的游离的介入方式有没有可能反而更接近真实,如同俄狄浦斯最后发现自己竟是污染本身,艺术家们成为能够制作致幻“滤镜”的魔法师,与不同层面的社会现实即“药毒”共舞,释出这只现代社会身体和文化处境的“替罪羊”。
艺术家刘翌的药引来自北齐墓葬壁画,北齐作为历史上快速流动的时期,特权阶级在精美的地下世界寄托他们的盛大抱负与民族信仰。狩猎图中多以大型的骑射和游猎来彰显对自然和力量的原始崇拜,也是对当时整合北方的诸多军事行动的摹仿,更是由对生死的连续观衍生至在仙境中腾云驾雾的人神以及《山海经》中描述的异兽。刘翌在捕捉北齐壁画造形中精炼线条、色彩晕染和相互穿透的特征后,于画布空间重新编排了时间与空间的流动,破解生物之间的暴力追逐关系甚至连接于更广阔的宇宙意象。“金猫”、“蓝色恐龙”成为新的神兽,轻盈的笔触在不同生物身体的交叠之上再勾勒出一层溢出分隔边界的形体线条,将动物、植物与人类的互动制造出灵肉分离却相互依存的绵延状态。独立单向的关系被镶嵌于更多维的时空循环,不断于交合和博弈之间、掌控与敬畏之间发生,重新理解多主体生命盘根错节的原始欲望图腾。
与刘翌解构和重新搭建生物意象不同,艺术家陆平原的实践接近创造一种假性叙事的主体性幻觉。延续“上上签”系列的创作逻辑,陆平原继续以自我想象、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等非官方叙事为锚,再与AI一同在这其中不断折返和再次发明视觉呈现。这次的作品是众多动物寓言和鬼魅传说的主角——兔子与狐狸,他们不断颠覆彼此的形体与曾经携带的符号,混血为临时的意义可能。这种逐渐完善的图像与原本两者身体的坍塌同时进行,在陆平原与AI互为母体的自我复制与增殖的创作过程中,故事素材在培养皿之中形成菌落,最后的图像并非落于一个具体的故事,而是可能指向无数个似曾相识却未曾听过的故事。剪纸中对若干局部的塑形和组合拼贴不同生物身体,对形体边缘的褶皱描边,对应于图层的叠加、复合与上色,像是一具人机互相摹仿的义体不断失灵和修复,并在图像中制造出合法性,逐渐繁衍出新的主体和未开始讲述的故事。
朱砂其实亦是一种直接的药毒,在《梦溪笔谈》中早有关于朱砂性凉可药用、过热变毒的记载,又因分解为水银后可升华恢复被看作是能使生命循环的炼丹秘方。艺术家周啸虎以粘土定格动画重新回溯并推演了模糊时空尺度下的朱砂的前世今生,牵引出朱砂承载的物质想象如何显现于历史机制之中,再消解为一种精神痕迹。影像的高潮是仿制了一个永不停歇的炼丹环形流水线——凿取、萃粉、称重、熔炼,人寄托于物的极端欲望随一种现代化气息的工厂制式流转、生生不息。而与此相对,镜头近景中朱砂粉末以同样转速不断研磨,逐渐化为绘画颜料和肌理——重新成为另一种书写的载体,伴随着背景音的呢喃经咒声,再次进入某种循环。其中也将朱砂在历史地理上的传播与演化呈现为一种精神性的“摆渡”,一船朱砂化作由缪斯头颅顶起的多种族航行乐队。而陶瓷装置系列《洞穴论坛》,周啸虎将其落于更为具体的现代社会生活切片,洞穴的半剖截面之中呈现了八幕场景,仿佛在被设置好的群体行为系统中按下了暂停键——样板戏中僵化的一帧定格讽喻。
艺术家朴雄奎的创作则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以工笔的线法排布与颜料渲染解剖了韩国与日本古典佛教绘画的造像逻辑,将病理学的视角带入,映射出宗教系统的负片。他将禅宗画的《十牛图》演绎为牛内脏的肖像特写,以牛进食、消化和排泄的肉身生理过程对应于禅宗的精神修行中神圣/世俗,洁净/污秽的比较张力,渗透于身体的多孔洞和缝隙之中。长轴系列中,在保留一定的构图特征——比如佛光、对称性等,朴雄奎以几何与色彩将佛教形象进行扭曲和分解,勾勒出仿佛将具体的神像取消和抹除后的轮廓,在消解对抗宗教本身的庄严范式的同时也将视觉指引的范畴引申至宇宙中抽象的神性。这些“形而下、形而上”的处理与转化,试图跳脱出界限分明的教义,企图制造一些混乱的暧昧越界,成为更真实的肉身,或成为可穿过的空壳。
四位艺术家的实践,皆是将主体性与其多种外在的形式编织在一起,这些“污染或伪造的身体”成为承载现实处境的容器和整个社会身体的媒介。展题“药毒、魔法师与替罪羊”中相互平行又交织的隐喻,尝试拂开宏大叙事遮蔽下的洁净秩序的暴力,以事物内在混杂的、不断变化的二元性接纳一种不完美的共生,此时关于有缺陷的宇宙的书写是通往不同于远古替罪羊仪式中“牺牲与净化”的剥夺形式的实际抵抗。
撰文|唐一菲
关于艺术家
刘翌 LIU Yi
刘翌(b. 1996)现工作生活于伦敦。她的艺术实践围绕身份与文化记忆的建构展开,以神话、游牧符号和社会隐喻为灵感,在抽象与具象之间营造出梦境般的叙事空间。其”狩猎”系列将追逐重新构想为一种精神仪式——人、动物与神话形象在欲望与克制、自由与控制的对峙中共存。艺术家通过细腻的笔触、隐喻性的色彩和象征性构图,引领观者进入一个交织个人与集体经验的场域,反思力量、脆弱性与存在的意义。
刘翌的个展包括:“狩猎”,Shrine Gallery,纽约,2025(即将展出);“Searching the Mountains”,The Cob Gallery,伦敦,2024。过往群展包括:Guts Gallery,伦敦;Lychee One,伦敦;Greatorex Street,伦敦;ChilIi Art Projects,伦敦;Speiro Projects at Noho Venues,伦敦;Liliya Art Gallery,伦敦;Safehouse,伦敦。
陆平原 LU Pingyuan
陆平原,1984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生活工作于上海。陆平原的创作源自他对人类精神意志无形本质的兴趣,他通过对“故事”的创作和使用,展现人类经验的流传与流变,以此为核心,发展出了一系列结合艺术史、流行文化、个人经验等多重因素的创作,跨越文本、影像、绘画、雕塑、装置等媒介。陆平原将超现实叙事与概念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与现实平行的、庞大的幻想世界,展现当代人类的精神困境,并重新挖掘人与万物精神联系的潜能。
他近期举办的展览包括,个展:“上上签”,和美术馆,顺德,2024;“神传人人传神”,没顶画廊,上海,2024;“无题(艺术家)”,Humarish Club,澳门,中国,2023;“画廊一夜”,星美术馆SSSSTART,上海,中国,2022;“烹饪诱捕,诱捕烹饪,我可爱的生活”,OCAT深圳馆,深圳,中国,2022;“第一个艺术家”,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21;“有情世界”,宝龙美术馆,上海,中国,2020;“科拉”, chi K11美术馆,上海,中国,2019;“箱中奇遇”,爱马仕之家,上海,中国,2018;“成长的烦恼”,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17; “詹姆斯·斯坦利-第七世德比伯爵”,曼切斯特华人艺术中心,曼切斯特,英国,2016;“河原温”,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16;“惊奇地发现”,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15等。
朴雄奎 PARK Wunggyu
朴雄奎(PARK Wunggyu)游走于传统东方绘画与当代观念实践的交叉地带,他将古典宗教绘画中的符号与昆虫、内脏等“低微”物象相融合,以此探索负面情感与形式秩序之间的二元性,构建出一种在神圣与厌恶、信仰与颠覆之间摇摆的矛盾叙事。他的《Dummy》系列借鉴了佛教教义中的结构框架,如“百八烦恼”和“十牛图”,将绘画转化为一种自我规训与心理协商的仪式。在严格执行严密构图体系的同时,朴雄奎也有意拥抱破坏这些规则所带来的逾越快感,折射出控制与混乱之间更深层的心理博弈。
朴雄奎1987年出生于韩国首尔,2010年毕业于韩国秋溪艺术大学东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5年于同校获硕士学位。他曾举办多场个展,包括:阿拉里奥美术馆-塔洞影剧院(济州,2025)、阿拉里奥画廊-首尔(首尔,2023)、Boan1 艺术空间(首尔,2022)、Onground2(首尔,2018)、Space Kneet(首尔,2017)及清州艺术家工作室项目(清州,2016);也曾参与众多群展,如世宗美术馆(首尔,2024)、SONGEUN(首尔,2023)、釜山当代艺术博物馆(2023)、仁美术馆(首尔,2023)、首尔市立美术馆(2022)、Danwon美术馆(安山,2021)、善宰艺术中心(首尔,2021)、Aram美术馆(高阳,2019)等。其作品被首尔市立美术馆、釜山当代艺术博物馆、阿拉里奥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周啸虎 ZHOU Xiaohu
周啸虎,1960年生于中国常州,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周啸虎是中国视频动画的先锋人物,自1998年起,他开始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试验定格动画、视频装置等。作品自由跨越多种艺术媒介,涉及动画、视频装置、雕塑、绘画和行动艺术项目等。周啸虎致力于推动综合艺术的能量剧场,以泛现成品和“自动写作”作为方法论,拓展艺术疆域和人类学观察。他的标志性风格是在影像和真实物体间创造出不同的图像层次,他的作品反映了数字时代中,历史在其特定细节可能被放大、误读和遗漏的情况下是如何被记录的。
周啸虎的作品曾展出于:上海双年展、柏林汉堡火车站美术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纽约现代艺术馆、西班牙塞维利亚国际艺术双年展、亚太三年展、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维也纳路德维希现代艺术馆、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光州双年展、伦敦巴尔肯艺术中心、中国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悉尼白兔美术馆、柏林MOMENTUM、上海民生美术馆、顺德盒子美术馆。此外,周啸虎的动画作品还参影了第40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和第56届洛加诺国际电影节,在第36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中获实验录像类金奖。2002年和2006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提名。2014年到2015年获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驻地艺术研究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