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Different 敢不同
开展时间:2025-09-27
结束时间:2025-12-15
展览地点:年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2354号1号楼1层RE'VAN艺术空间
策展人:Alvin
参展艺术家:东四|林璟|刘佳玲|宋三土|徐子芸|应晶晶|赵煜亚(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主办单位:年代美术馆·RE'VAN艺术空间
敢不同
当代青年的动力与意外美学
“敢不同”,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当代青年的生活状态。它关乎个体如何在多元而复杂的文化语境中确立自我,如何以差异与独特作为生成动力,将艺术实践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成长于数字化与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青年,他们的感知方式、审美趣味与创作逻辑已显著不同于以往世代。碎片化、多声部与跨界的叙事成为常态,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日益模糊,意外的美学呈现是对日常的又一次突破,意外美学成为创造力新的开始。艺术不再仅仅是专业或殿堂的象征,而是日常的一部分,是表达个体、连接社会的途径。
他们的“不同”首先体现在叙事方式的开放性:拒绝固有单一线性逻辑,强调多维度经验的并置与交错。其次是艺术媒介的融合:绘画、数字影像、装置、虚拟现实、社交媒体等构成了新的创作语境。更重要的是,他们以自我经验为起点,强调个体性与差异性,在实验与尝试中不断突破既有范式,把“不同”意外转化为积极的创造资源。
这种差异性的实践并非孤立,而是在传统与当代、个体与集体、现实与虚拟的张力中展开。它既是对生活的回应,也是对未来可能性的探索。通过这种方式,当代青年不仅重塑了艺术的边界,也拓展了生活的新美学维度。
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东四、林璟、刘佳玲、宋三土、徐子芸、应晶晶、赵煜亚,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他们拒绝被归类,以敏锐的感知力和开放的实验精神,探索艺术与生活的未知领域。东四对日常物意外之美角度的摄影发现,林璟的机械自然绘画与赛博格未来狂欢,刘佳玲用宣纸立体雕塑的个体经验情愫,宋三土用雕塑绘画数字装置呈现宇宙能量场的热烈绚烂,徐子芸让绘画打开窗口走进都市的秩序景观,应晶晶让抽象绘画质感落在回望神性诗学的灵性空间,赵煜亚综合材料编制出浓烈繁盛的生命图谱,她们的创作都没有固化在一个艺术种类和方法,也没有以往的重复,而是在独特视角中再次生成;个体与“敢不同”的独特视角,为我们从艺术家的角度,呈现出当代青年丰富多彩活力景象。
致敬每一位独特的创作者,“敢不同”由此成为当代青年的动力与美学,差异带来能量,实验孕育可能,意外带来惊喜,创作则成为最具生命力的宣言。
策展人Alvin
艺术家
东四
赵峥,字非凡,号东四。独立艺术家,诗人、写作者、策展人,仓库CangkuArt主理人。摄影MFA,硕士毕业于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SCAD。现居北京。
作品涉及多种媒介,文字、摄影、版画、装置、行为、影像、新媒体等均有涉猎。研究方向为视觉表征对自我身份建构的影响及其能真实表征的可能性,专注传统工艺之于当代艺术的意义。
曾多次在国内外各大画廊展出。曾被邀任教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曾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鲲鹏奖”;作品入选EveryArt2022年度深度推广合作计划,并荣获ARTPOWER艺术家称号,长期担任ARTPOWER艺术委员会专家团成员。作品及展览发表于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国摄影报、中摄协文化传媒、三联生活周刊、雅昌艺术网、影艺家等媒体。
林璟
林璟,当代多媒体艺术家、青年学者、导演、摄影师和策展人。常驻纽约、上海、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博士候选人,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硕士,中国美术学院学士。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获 ARTPOWER艺术家榜首、“共享的危机”9 天的行为艺术家提名、Aice Beck-Odette 奖学金、林风眠创作奖铜奖,连获三届浙江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两届林风眠奖学金等荣誉称号,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艺术实践涵善装置、影像、摄影、AI、声音、演出、交互、行为、书画、雕塑等多重领域,常以多元交融的形式呈现,将东方哲学与西方文化并置,新型科技与传统技术结合,探讨人类与机器、现实与虚拟、科技与自然、生存与死亡、性别、身份、种族等之间交错的边界议题。
刘佳玲
刘佳玲,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2019-2020就读于罗马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在创作生活于北京。她的作品关注身份、自然、身体,探索和讨论性别、家庭、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品类别涉及平面、雕塑、行为等,从2016年利用宣纸制作立体作品至今。
宋三土
宋三土,以「宇宙之花」为创作体系,是探索心灵生态学(Spiritual Ecology)的当代先锋艺术家。她的艺术核心关注“心灵与生态”的整体关系,将宏观的宇宙能量与微观的人类心灵置于同一叙事,探索两者的互动与共生。她创作体系中的眼睛、花朵与光组成的不可分割的视觉符号,构成了「字宙之花」艺术世界。在艺术家宋三土的创作中,眼睛是感知天地万物的通道,光是给予万物光照的能源,花朵是连接生命的载体,三者合一,组成宇宙生态体系。她早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并深造于旧金山艺术大学,研修电影美术硕士,现工作及生活于上海与伦敦。SANTU于伦敦、旧金山、迈阿密、巴塞尔等多个全球地区展开艺术实践。她的作品活跃于悦美术馆(北京,2018),巴塞尔艺术节(迈阿密,2019)、K11美术馆 (上海,2019)、木星美术馆 (深圳,2021)、ARTHILL(伦敦,2021),时代美术馆(北京,2022),新加坡ION艺术中心(2023),等各大国际艺术节及专业机构展出,现作品收藏于北京时代美术馆。
徐子芸
徐子芸,2016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硕毕业,2024年上海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毕业,2012年赴美艺术考察和交流,2014年驻留法国巴黎艺术城,现工作生活于上海。艺术家的作品重构了景观社会的多维样貌,围绕空间生产、历史纵深、文化传承与个体存在意义展开深刻探索。艺术家以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冥想空间,携观者进入过去、现在与未来时刻的共生之境,感受时间的流动,在时空错位之境中叩问自身的存在与身份认同。在徐子芸的作品前,观者的目光从对客观“空间”本身的凝视,转向对身处其中的 “人的主体性” 存在的反思——空间本身并非绝对核心,关键在于其中活动的个体及其所塑造的文化与价值。
应晶晶
应晶晶,1986年生于中国浙江嵊州,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2015年至今,职业艺术家,游学旅居柏林、巴黎、纽约、上海。法国国家艺术基金支持艺术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成员,2025瑞士达沃斯DAVOS人类未来艺术漫步特邀艺术家,2022北京冬奥会博览会特邀艺术家代表,胡润百富HURUN特聘艺术顾问。
赵煜亚
赵煜亚,1994年出生于四川,2020年于四川音乐学院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水墨山水专业获硕士学位,2014年作为优秀使者赴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进行艺术文化访问,2018年游学旅居于泰国清迈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外景行动发起人,现工作生活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