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白地渊薮

开展时间:2025-10-19

结束时间:2025-12-31

展览地点:红印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光华西五路58号天府匠芯北区A座(下沉广场)

策展人:黄静岚

参展艺术家:郭棚、鸿雁、黎晨驰、梁绍基、牟雪、平措、容溪山人、苏家喜、资佰

主办单位:红印艺术中心


展览介绍


展览

简介

自红印艺术中心迁至新馆以来,我们在当代艺术版块确立了以“民族性”为核心的研究方向。无论是展览策划,还是学术写作与专栏开设,我们始终将“民族性”作为探讨的关键线索。这一主题与西南地区多民族共生的独特文化格局紧密相连,同时也为当代艺术如何回应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张力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在策展的初始阶段,我们关注的并非如何为“民族”经验“赋魅”,而是如何在“祛魅”的层面开展工作。这并不是对民族文化的削弱或否定,而是对其过度神圣化与异国情调化的警惕。我们谨慎地避免将展览现场塑造成一种“道场”,因为那样的空间更容易滑入“再神秘化”的叙事,而忽略民族文化在现实语境中的复杂性与多义性。

“白地渊薮”正是在这一语境下展开。展览关注民族文化中的宇宙观如何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提供新的理论与感知路径。“渊薮”在传统语境中指向万物的根源与知识的汇聚,与“白地”——源自纳西族的神圣起源意象——互为呼应。它既象征文明与自然在生成时刻的平衡,也暗含秩序与潜势的生成动力。民族文化中的天文活动,亦是文化与文明得以诞生的“白地渊薮”。

本展览以“白地渊薮”的隐喻,激发对民族文化中宇宙观念的再思考:当视角发生转化,民族宇宙观揭示的不仅是关于自然、生命与时间的理解,更是一种关于存在与共生的哲学。展览将通过当代艺术作品的呈现——涵盖宇宙、植物、水与戏剧等主题,并运用影像、装置、绘画等媒介——重构一个“落地宇宙”,让观者在空间叙事中获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流动。

展览展出九位艺术家的作品:​郭棚、鸿雁、黎晨驰、梁绍基、牟雪、平措、容溪山人、苏家喜、资佰​,涵盖雕塑、影像、装置、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欢迎大家莅临参观。

关于

艺术家

郭 棚

其作品以综合媒体环境下的空间图像叙事为主体,致力于图像生成和意识生成的质疑,关注意识与图像之间的阈值和视觉文化要素在历史文脉演释过程中的研究,强调传统美学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建构意义,探索图像及其观念生成的现场逻辑,并将其作为抵抗现今日益增长的图像景观社会政治解体的类比。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来改造图像语言的展示、叙述和生成,正因为这种语言改造加速了固有观看和认知之间的脱节,促成原有逻辑的分解,从而抵达图像与意识重新合成的临界点。曾在美国沃克艺术中心、巴黎大皇宫、荷兰FOAM摄影博物馆、瑞典乌普撒拉美术馆、台北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天津美术馆、昆明博物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中心、昆明当代美术馆等机构展出。收藏: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ôP)、安德玛(Under Armour)等机构。获奖 : Foam Paul Huf Award 2015 提名奖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2017。

鸿 雁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专业。现工作生活在西双版纳。2014至今致力于收集整理西双版纳地区天然染料植物品类,深度挖掘西双版纳各少数民族植物染色技艺。2021年《草木染百色》《拓印森林》装置作品入选COP15资佰、鸿雁双个展全国巡展;2021年第二届天然染料双年展,中国丝绸博物馆;2022年《森林祭》参加第十二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云南省博物馆,2023 “我们共享到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北京中间美术馆,2023年第三届国际天然染料双年展,中国丝绸博物馆。

黎晨驰

生于1991年,先后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和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他的作品通过制造视觉迷思来关注图像的流动,变换和重新塑形。近期他的创作投入于对数字图像进行转染,叠印,拼贴等,以模糊边界和材料的状态塑造图像的物质感。

梁绍基

1945年出生于上海。1986至1989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师从万曼(Maryn Varbanov)研究软雕塑,1980年代末开始进行养蚕艺术实验。三十余年来,梁绍基潜心于艺术与生物学、装置与雕塑、新媒体、行为的临界点进行探索,持续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以与自然互动为特征、以时间、生命为核心的“自然系列”的创作。他的作品充满冥想、哲思和诗性,并成为虚透丝迹的内美。

重要展览:梁绍基:溶熔之幻——退火 2024,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2024);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吴文化博物馆,苏州(2023);梁绍基:蚕我 我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21-2022);物质的魅力:来自中国的材料艺术(巡回展),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Smart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国(2019-2020);梁绍基:恍,木木美术馆,北京(2018);库里巴蒂当代艺术双年展,奥斯克·尼迈耶博物馆,库里巴蒂,巴西(2017);梁绍基:雲上云,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6);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阿尔里瓦科展览馆,多哈,卡塔尔(2016);梁绍基:元,香格纳画廊,上海(2015);艺术之变,海沃德美术馆,伦敦,英国(2012);云,梁绍基个展,香格纳H空间,上海(2007);第三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0);第五届里昂双年展,里昂,法国(2000);第六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土耳其(1999);第四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1999);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9)等。

梁绍基于2002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2009年获克劳斯亲王奖。

牟雪的艺术实践跨越绘画、摄影、装置、表演与公共艺术等多重媒介,现居柏林与阿姆斯特丹。她于南京艺术学院获视觉传达专业学士学位后,先后深造于荷兰艺术学院与阿姆斯特丹里特维尔学院。2012年,她完成荷兰皇家艺术学院的两年制驻留研究,并获得多项文化基金支持。自2013年起,她受邀在荷兰多所艺术院校客座教学,并于2017至2023年间任教于海牙皇家艺术学院美术系。其个人项目曾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de Appel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及萨尔茨堡艺术协会等机构展出。她的作品广泛纳入公共与私人收藏,并多次接受公共艺术项目委托。

她擅长从偶然的视觉素材出发进行因地制宜的创作;以模棱两可的美学,探究日常生活中涌现的生命现象与悖论。凭借敏锐的感知和好奇心,体察不同文化框架下的生活细节,探寻其中隐藏的感知空间。追问在多元价值宇宙中,个体生命体验的多种可能及其内在矛盾。近年来,牟雪的研究聚焦于个体化与集体无意识,结合人文科学与切身实践进行长期的调研与创作。

平 措

藏族,1979年生于西藏拉萨。出生于唐卡绘画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唐卡绘画、制作工艺。第四代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甘肃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乡村就业工厂脱贫车间负责人。从1995年拜师于世界级唐卡大师宗者拉杰门下,2002年至2003年期间参与布达拉宫壁画修复工作,长达16米。2016年参加清华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班。2015至2017年参加西北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级研修班。其个人作品《千手观音》,《四臂观音》,《十二生肖本命佛》等作品曾获得中国全国性金奖及一等奖二十多次,银奖及二等奖十一次,其指导的学生作品也在国内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一直从事佛教艺术研究及敦煌壁画的风格分析研究。并自主研发独家配方唐卡矿物颜料35种。

容溪山人

现生活工作于贵州安顺,作品主要以安顺屯堡为母题进行创作,曾参加第四届新疆双年。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上海海派艺术中心及成都、重庆、南通、贵阳等地展出。

苏家喜

1982年出生于中国云南,200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油画系。以绘画为主要创作媒介,关注人在自然秩序关系中的体验和觉知。

近期展览包括:

个展——《林中散步》,苏家喜个展,全摄影画廊,上海(2024);《蹊隧》,苏家喜个展,1903space,昆明(2022);《尺度》,苏家喜个展,全摄影画廊,上海(2021)。

群展——《问石无相》,BFM艺术中心,苏州(2025);《来自遥远的地平线》,洛杉矶,美国(2024);《问石三山》驻地艺术实践,苏州(2024); 抚仙AIR艺术驻地计划 第五期,澄江(2024);《消夏》,清迈驻地,清迈,泰国(2024);《游牧在南方》,坪山美术馆,深圳(2023);《偷窃时间》,拾院,北京(2023);《三苏的行旅》,云南省民族博物馆,昆明(2023);《⻛景后》,昆明当代美术馆,昆明(2022);《喫茶去》,全摄影&一个艺术,上海(2021);《清灵》,全摄影&一个艺术,上海(2020);《谱系+---1978年以来的云南油画》,昆明当代美术馆,昆明(2019)。

资 佰

现工作生活于云南西双版纳,主要从事以影像、绘画、装置为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长期关注故乡现代化发展下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原住民传统文化习俗的观察与记录,以及文化改变引发的思考。

关于

策展人

黄静岚

红印艺术中心总监。获美国阿斯伯里神学院神学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四川成都。曾任职于U空间(UniversalStudio)/博而励画廊(Boers-Li Gallery)、艺莱画廊(Eli Klein Gallery)、北京时代美术馆(Times Art Museum)、美术文献艺术中心(FALAC), 参与策划及执行国内外过百个艺术项目及展览,目前的研究方向为民族性当代艺术创作。最近策展项目:礼部文件:发须爪,红印艺术中心,成都,2024;十六观十五,张晋个展,东来艺术,2025。同时从事翻译及写作工作。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