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秘境——杨深 苏莱曼·科纳特双人展

开幕时间:2025-10-25 15:00

开展时间:2025-10-25

结束时间:2025-11-30

展览地点:KennaXu画廊

展览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海大科技园3号楼首层科纳艺术中心(KCCA)

参展艺术家:杨深   苏莱曼·科纳特

主办单位:KennaXu画廊

展览介绍


本次展览将邀请您跟随两位分别来自亚洲和非洲的艺术家——杨深和苏莱曼·科纳特的不同视角,透过他们独特的绘画语言及截然不同的创作形式,踏入未知的原始之地,探险于神秘的热带雨林,开启一场发现人与自然,重塑人与动物关系的秘境之旅。

艺术家

介绍
ABOUT ARTIST

杨深

“希望在未来人类能从伦理困境中解脱出来,与大自然中的其他物种形成一种更加和平的相处模式。”

1973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杨深的艺术创作从一块捡来的橡皮泥开始,那时他只有五岁。从央美附中到中央美院本科的学习经历,使他获得了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而后他又花了更多的时间从这种训练的“枷锁”中挣脱出来,让其中最好的部分沉淀下来,成为自身艺术生命的一部分。

杨深的绘画作品,聚焦于个人记忆、体验、幻想与深广的历史时代之间的联系,并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和对绘画语言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构图简洁,用色大胆,笔触生动,用一种松弛的方式将复杂的主题加以表达,不时透露着幽默和戏剧色彩。近期艺术家新开启了一个主题——野蜂巢。野蜂巢的形状和色彩吸引了艺术家,同时也让他联想起蜜蜂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蜂蜜的甜蜜与蜜蜂的辛劳恰好隐喻了艺术家职业生涯中的甘苦。

本次展览将展出杨深的“探险家与热带雨林”主题的新作,并呈现最新作品——野蜂巢系列作品。

杨深的近期作品仍然以一个西方探险家在热带雨林中探险的故事为主题,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艺术家试图向我们揭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那些迷人的乃至暧昧的时刻。

近期开始的主题——野蜂巢系列可以追溯到几年以前艺术家在阅读一本探险家的笔记时,看到一段描写:探险家在森林的深处看到一棵树上结满了野蜂巢,因为没有人来收割,金黄色的蜂蜜就流淌得到处都是。这个场景吸引艺术家开启了对野蜂巢的探索之旅。从初见文字笔记描述而因未睹其形,仅绘画了一张草图;直到几个月以前,看到在云南有一棵蜂神树的图片,及悬崖上收割野蜂蜜的视频,便再次勾起了艺术家创作的欲望,才开始了这一系列主题作品。

艺术家

介绍
ABOUT ARTIST

苏莱曼·科纳特

“人的命运并不存在,而人所传达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却很重要。”

1983年出生于科特迪瓦,在科特迪瓦阿比让生活和工作。

苏莱曼从小就喜欢绘画,十几岁的少年时期,他就常漫步在阿比让的博物馆、画廊和展览馆,与艺术家成为朋友,并开始涉足艺术领域。2000年代初,苏莱曼开始学习和实践艺术创作,与其他艺术家一起在工作室绘画。他从古典传统的创作中解放出来,使用明亮,对比鲜明的色彩以及不同的技法来构图,并选择身边的城市生活作为灵感来源。

苏莱曼曾在阿比让,达喀尔、马拉喀什、瑞士、伦敦、巴黎、美国华盛顿特区及中国深圳举办过展览。他的作品被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五世收藏。

在他的作品中,出色的混合角色占据了舞台的中心。 它们有着凸出的眼睛、“镂空”的嘴巴和柔韧的有机形状,很容易被认出来。 它们一半是人类,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它们诞生于苏莱曼生动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受到他的社区(班巴拉)丰富的宇宙进化论的滋养——在那里,第一个人类是从金合欢树的树枝上诞生的——同时也受到了弗雷德里克·布鲁利·布瓦布雷、毕加索和达利的作品的滋养。 通常作品中会出现多个群体,并通过丝带交织或连接,作品的主题会散发出一种凝聚力和归属感。

而作品中千变万化的形象,源自苏莱曼·科纳特丰富奇妙的梦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投射。“我在梦中遇见这些奇妙的角色,醒来后便会迅速将其捕捉于画布之上,以防遗忘。”对于苏莱曼·科纳特而言,创作的过程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描绘,而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