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启2025NOT FOUND实验艺术展
开展时间:2025-10-25
结束时间:2026-03-22
展览地点:新绎美术馆·4F H7,H8
展览地址: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源道与新开路交叉口南300米
主办单位:新绎美术馆 天津美术学院
艺术的定义从来就是多重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艺术形式的多样和媒介的变化,更是因为有人在不断创造和实验,一步步拓展它的边界。学院,正是孕育和实践这些边界探索的阵地。在这里,青年之手不但描绘着当下,更开启对未来的想象。潮启2025“NOT FOUND”——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年度展,正是在新绎美术馆的支持下,从课堂走向公共空间的一次实验。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将获得真正的社会维度:实验性的形式、未完成的思考,以及开放的想象,都在美术馆的语境中汇聚成一次跨越校园与公众的对话。
新绎美术馆以持续的关注与支持,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也在艺术教育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让新的思考与想象在当代艺术现场中被看见、被回应。
序言
张锰
2025年的秋天,潮启系列年度展迎来第七届绽放,这场由新绎美术馆主办,天津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实验艺术学院承办的展览,以“NOT FOUND”为名,意在揭示:艺术最动人的部分,往往藏匿于创作的裂缝之中——那是答案之外的追问,是完成之前的试探,是结果之下涌动的无限可能,或许正是艺术最本真的模样。
作为学院教学成果与学术研究的重要窗口,它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承载着年轻艺术家的思考与实践。本届展览在过往六届的积淀之上,依托新绎美术馆的支持进一步拓展边界,它们并非宏大的宣言,也尚无成熟的定论,却以其鲜活的、甚至是笨拙的真诚,回应着当下纷繁而具体的现实。艺术创作常被想象为一个线性的、奔向完美结果的过程。但本届展览更想展示的,是创作之初的“岔路口”。在这里,艺术家们像最初的探险家,手中没有地图,只有敏感的知觉和追问的勇气。一件影像的素材拼贴,记录着艺术家对社会现象最敏锐的感知;一组装置的材料实验,已暗藏着对材料语言的全新探索;一幅绘画的情绪痕迹,传递着思考最原始的张力。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对未知的开放探索;没有固定路径,只有对可能性的反复叩问。
我们常常习惯于在展览中寻找“完整的创作结果”,却忽略了艺术创作中“过程”的价值。本届展览的核心,正是跳出“结果导向”的认知惯性,着重传递一种对待艺术、对待世界的关键态度——在未知中持续探索,在不确定中挖掘可能性。这种充满实验性与生长性的状态,与初入艺术领域或仍在探索期的年轻艺术家高度契合:他们不被成熟风格束缚,不被市场逻辑裹挟,以个体的敏感与勇气,在创作的“岔路口”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这些作品如同艺术的“源代码”,我们从中看到的不是完美的程序界面,而是构建未来的原始指令和无限潜能。这些隐藏在“完成”背后的思考,构成了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生态之间最富活力的连接带。它们或许尚未长成参天大树,但这片充满可能性的“幼苗区”,恰恰是连接学院实践与当代艺术生态的桥梁——学院的价值,正在于守护这份宝贵的“未完成”,让教学成果不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成为滋养当代艺术生态的源头活水;让年轻艺术家的探索不再是孤立的尝试,而是融入艺术发展脉络的重要部分。
“探索的、未完成、正是价值所在”——这不是对“不完美”的辩解,而是对艺术本质的回归。当我们放下对“结果”的执念,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这些充满可能性的创作,或许能在其中看到艺术最本真的魅力:它不是对世界的固化呈现,而是对未知的永恒追问;不是对答案的终极探寻,而是对过程的持续热爱。
此刻,潮启2025的帷幕已然拉开。我们邀请您,以一种“考古学家”般的好奇,去细细勘察这些创作的现场;以一位“同行者”的默契,去感知那些闪烁在过程中的思想火花。在这些“NOT FOUND”的地带上,我们共同发现的,或许正是艺术最本真、最鲜活的模样——一种永恒的探索精神和生长的力量。
张 锰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
关于新绎美术馆
新绎美术馆是非营利性文化艺术机构,位于美术馆群的中心位置、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西侧,美术馆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子康先生担任馆长。美术馆乘持学术立馆原则,致力于通过研究性展览、学术脉络梳理 与研究、多类型化的公共教育、不断丰富并且具有线素的收藏,将自身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成为公众认知艺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学习空间,由此,建立起美术馆以学术推动艺术的创造性发展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