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葛辉:早晨的阳光很刺眼

开展时间:2025-10-18

结束时间:2025-11-16

展览地点: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A展厅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中二街D07号

参展艺术家:葛辉

主办单位: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展览介绍


性别、肉身与存在之间的黏稠博弈,正是这一审美张力,模糊的,纠缠的,绝不是偶然的修辞,而是对现代人存在困境的具象化表达,暧昧几乎等同于抵抗规训,作品中人物被抽空了精神,把肉身推向肉身的“喜剧性”溃散,更是消费主义物化的“喜剧性”溃散,而肿胀欲望的泥泞感恰恰来自未被规训的原始生命力的反扑。犹如病态的纠缠,也许正是夺回主体性的可能,或者是溃烂的勇气。

—— 葛辉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将于2025年10月18日至11月16日期间呈现艺术家葛辉的全新个展“早晨的阳光很刺眼”,展出其近二十件新近力作。展览主题意在聚焦当代人的存在状态,由王将担纲特邀评论。

“早晨的阳光很刺眼”,是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指向的隐喻。在当代生活中,晨光不再只是自然的馈赠,反而常常成为一种打扰,标记着时间的流逝,映照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断裂。然而,艺术家仍将它视为希望的象征。而其“刺眼”的特质,则如画面中那些执拗的形象,其不容忽视的姿态,唤起了观者对自我存在的审视与反思。

葛辉的创作始终围绕对“人”的本质的探索。他笔下的人物具有鲜明的中性特质:性别模糊,肢体在扭动中充满张力,神情疏离而自持。他们脱离了具体的社会标签与历史背景,回归到自然人的状态,从而悬置世俗的定义。在近作中,形象的心理深度进一步凸显。艺术家通过捕捉一种游移于自我与他者、自然与文明之间的敏感情绪——他称之为娇羞状态,从而显露现代人内在的精神张力。同时,画中人物之间普遍存在的疏离感,则反映出他们意图通过保持距离来维护个体自主性,以抵抗外部世界的侵扰。

对于葛辉而言,绘画更接近于一种生成的仪式。他常常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反复推敲一个形象,在持续的打磨中使其逐渐显现。画面中的人物仿佛拥有了自己的意志与命运,各自以独特的方式生长成型。至此,人物彼此间的疏离感也转化为一种静默的力量。

关于艺术家
About Artist

葛辉,1983年出生于江苏,现生活工作于上海。葛辉的绘画聚焦于对形体、形状的研究,擅长将人体、动物、植物的形象视作独立形式元素,在拆解后重新整理、描绘,最终呈现出超现实的景观。通过视角和焦点的不断转移和运动,葛辉将独立的局部构建成富有张力的结构体系,并在反经验的画面阅读中建立新的秩序。

近期个展包括:

2025“早晨的阳光很刺眼“,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

2023“末人形状”,昊美术馆,上海

2022“荡漾“,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

2021“早晨的阳光很刺眼”葛辉个人项目,嘉佩乐酒店,上海

2021“茶室”葛辉个人项目,上海中心,上海

2018“欲望天堂”,站台中国,北京

近期群展包括:

2025 “时间的形状:20周年特展”,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

2024 “流动的身景”,香格纳苏河,上海

2023 “I am the people”,白兔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

2022“江南再造”,宜兴美术馆,宜兴

2021“有限敞开”,南师大美术馆,南京

2021“2010-2020中国具象绘画切片”,南艺美术馆,南京

2021“艺术是种生物”,没顶画廊,上海

2021“迎春画展”,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

2020“玉盘”,G+ Art Space,武夷山市

2020 “站台中国十五周年特展”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

2020“远远的都是天空”,G+ Art Space,武夷山市

2019“致青春”,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

2016“同曦”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4 “第二届中国装置艺术论坛暨首届国际装置艺术展“,龙美术馆,上海

2014 “各就其位-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建构”,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

关于特邀评论
About Critic

王将,独立策展人。从业至今,他策划了逾百场当代艺术展览,并编辑、设计众多艺术出版物。他的研究与写作聚焦于“中国新绘画”呈现的多元可能性。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