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娃·哈林顿:透过窗的凝视
开展时间:2025-11-11
结束时间:2026-01-05
展览地点:萨奇雅茨画廊
展览地址:上海静安区陕西北路380号二楼
参展艺术家:希娃·哈林顿
主办单位:萨奇雅茨画廊(Saatchi Yates)、 ArtPDF
萨奇雅茨(Saatchi Yates)与 ArtPDF 携手呈献爱尔兰艺术家希娃·哈林顿(Síomha Harrington)在中国的首次个展——「透过窗的凝视」(Watching Through a Window)。
展览以哈林顿近期同名画作为题,汇集艺术家于2023年至2025年间创作的多件作品,探讨“观看”与“被观看”之间的复杂关系。展览思考观者与被观者之间的权力结构,以及表演与揭露、控制与放任之间的微妙平衡。
现居于英国布莱顿的哈林顿,是一位关注亲密关系、控制与观看之间张力的画家。她以细密而坚定的笔触构筑出具有心理张力的场景,将具戏剧性的空间表现与内省的静谧感并置于同一画面中。通过反复出现的面具、乳胶与舞台化的姿态,其作品探讨脆弱与权力如何在观看与自我呈现的行为中共存。
对哈林顿而言,“窗”不仅是一个框架,更是一种关于观看的隐喻——它既是我们凝视的平台,也是投射与反思的界面,更是亲密与距离之间的临界点。她的画面宛如剧场舞台般展开,人物在掩饰与揭示之间转换,营造出既具表演性又极为私密的心理场域。
哈林顿曾表示:“我的作品探讨权力关系,愉悦与痛苦、亲密与疏离之间的交错。我试图在复杂中前行,研究脆弱、欲望与控制如何同时存在并互相影响。”
以细致而克制的笔触创作,哈林顿笔下的人物总被置于静谧却充满戏剧张力的氛围中。部分角色佩戴乳胶面具与舞台妆容;另一些则被受波普艺术启发的机械化网点所覆盖。观者的目光被主动地卷入其中——观看的行为变得自觉而反思,让人意识到距离、同理与诠释之间的脆弱界线。
在《行进的命令》(Marching Orders, 2025)中,一位裸体女性坐于荒芜的树林前,双手遮掩身体,面具下的脸转向观者。画面在力量与疲惫之间摆荡,揭示出即使在想象中的自由中,权力的阴影仍无所不在。
《大人们》(The Adults, 2025)则重新诠释了如经典电影般的场景——两位身着西装的男子坐在酒吧里,脸上涂着白妆,各自端着一杯牛奶。这一动作既荒诞又温柔,将“男性气质”转化为一种表演,揭露出控制与自我戏仿之间的脆弱界线。而《诞生之树》(Birthing Trees, 2025)描绘了一个想象的世界,乳胶制成的“诞生之树”取代了人类身体的生殖功能,使其脱离贞洁文化与社会规训的束缚。这些兼具生物与机械特质的形体,象征科技与自然的融合,并引发对自主性与亲密关系重塑的思考。
这些作品共同延展了展览的核心命题:每一次观看,都是一场权力的协商——在揭露与隐匿、表演与真实之间来回交错。
作为她在亚洲的首次亮相,「透过窗的凝视」将哈林顿独特的视觉语言带入华语世界的观众面前——邀请人们走进她不安却引人入胜的“观看剧场”,在其中,主体与他者、观者与被观者的界线悄然消融。
关于希娃·哈林顿 Síomha Harrington
希娃·哈林顿(Síomha Harrington,1997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于2023年毕业于英国布莱顿大学,目前定居于布莱顿。哈林顿的创作聚焦于权力结构、亲密关系,以及愉悦与痛苦之间的微妙关联。她以短促而坚实的笔触作画,营造出掌控的质感与诡异的平面性。作品多以人物为主体,常通过夸张或变形的身体部位来强化叙事意象。她始终将观者置于权力关系的参与者位置,营造暧昧而超现实的氛围,使画面中的象征符号得以跳脱现实,生成独立的叙事空间。她的绘画融合了戏剧性与私密性,借由游戏与表演的方式重构记忆与经验,从而实现对情感与自我认知的掌控与再诠释。
哈林顿于2024年入选为彭博新锐当代艺术家(Bloomberg New Contemporaries 2024),作品曾展出于普利茅斯的莱文斯基画廊(Levinsky Gallery)及伦敦当代艺术学院(ICA)。此后,她陆续参与多场展览,包括伦敦吉莉安·杰森画廊(Gillian Jason)的《她体内的众声》(The Many Within Her)、萨奇雅茨画廊(Saatchi Yates)的《昨日伦敦》(Once Upon a Time in London),以及理查德·索尔顿画廊(Richard Saltoun)的《欲望的揭幕》(Unveiled Desires)。
关于ArtPDF
ArtPDF创立于2024年,致力于打造专为藏家服务的综合性艺术平台。ArtPDF精选呈现全球艺术家的作品集,提供包括藏家工具APP、艺术杂志、多平台社交媒体、线下艺术空间在内的多元内容,并拥有高活跃度的社群与丰富的艺术服务,全方位满足藏家的专业需求。
关于萨奇雅茨 Saatchi Yates
萨奇雅茨(Saatchi Yates)为国际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由萨奇美术馆创始人女儿菲比·萨奇·雅茨(Phoebe Saatchi Yates)与亚瑟·雅茨(Arthur Yates)共同创立,于 2020 年在伦敦梅费尔首次亮相。自成立以来,画廊凭借其丰富多元的展览项目备受关注,既致力于推广新兴艺术家,也呈现来自顶级私人收藏的现代和当代艺术。2023年,萨奇雅茨迁址至伦敦圣詹姆斯区(St James’s)。占地 12,000 平方英尺,全新的画廊设有专门呈现新兴艺术家的横向展厅,同时配备私人展览空间,专用于二级市场的艺术展示。
除了伦敦的展览项目,萨奇雅茨也将策展视野拓展至全球,在欧洲、美国和亚洲举办了一系列成功的展览。2022年,画廊于法国南部的圣莫尔酒庄策划展览,并在迈阿密推出特斯法耶·乌尔盖萨(Tesfaye Urgessa)的个展。2024年,乌尔盖萨代表埃塞俄比亚参加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李秀真(Sujin Lee)于香港 H Queen’s 展出;奥马尔·拉赫布(Omar El Lahib)亮相上海;本杰明·斯皮尔斯(Benjamin Spiers)在巴黎举办了全新的个人展览;随着作品被纳入馆藏,奥拉奥卢·斯劳恩(Olaolu Slawn)在迈阿密鲁贝尔博物馆(Rubell Museum)举办了个展。2025年,萨奇雅茨回到香港H Queen’s,呈现了威尔·圣约翰(Will St. John)的首次亚洲个展;乌尔盖萨在塞恩斯伯里中心(Sainsbury Centre)举办了首次英国机构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