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张丹:“M”花园

开幕时间:2018-07-05 16:00:00

开展时间:2018-07-05

结束时间:2018-08-13

展览地址:宝龙美术馆9号厅 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

策展人:方敏儿

参展艺术家:张丹

主办单位:上海宝龙美术馆

展览介绍


  张丹的首个个展将在7月5日到8月13日于上海宝龙美术馆举行,由方敏儿策展,展览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沉浸式互动大型装置作品《意念花园》与《蜕变》;混合中国水墨与传统中国医学印记等多重媒介的,画幅为5.6米x7米的绘画作品《游记》;以及一系列指向现实,无意识,潜意识等,探讨多维空间的影像装置作品等,都展现出艺术家当前最新的作品面貌。
   讲座  “物与非物-艺术的无中生有”
  2018.07.05(四) 15:00-16:00
  讲者:(按拼音顺序)
      巢佳幸、陈军辉(一真)、汤钧冰、张丹
  主持:方敏儿

  张丹一直关注具体的物质世界中,由生命之物剥离出来的无尽可能,M花园的展览名称的灵感,源自M理论是史蒂芬·霍金在“大设计”一书中讨论M理论的时候提出的一个具哲学性的问题:为什么存在实在之物,而非一无所有?(注释1)
  这是面对生命与万物的终极问题。张丹的作品,重新审视思考生命,审视思考世界万物存在的复杂现象,所涉及的是我们所在的世界中的各种“物”的构成性。艺术家在现实与思维空间的边缘行走,仰观俯察、摸索、寻找生命的本源,寻找一处诗意而令人深思的“M花园”。
  这“世界”也是“技术”客体的世界,张丹凭以个人的劳动把它们生产出来,赋予独特的艺术形式。(注释2)艺术家张丹企图以自身劳动经验出发,在“M花园”中,突出“技术”因素进行创作,透过十多种不同材质的“物“与技术(纸浆,钢筋,陶瓷,塑料,木头,影像,3d打印,交互感应白钢,陶瓷与树脂),转化再创作,探讨生命与本体的外化,及其可能的过程。法国古人类学家勒鲁瓦-古昂在对远古人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生命在它内部,是寻找不到进化的新路的,只能外化,走出自己,凭借技术,回到自己之中,生命外化后,才能更高地内化,才能向前进化。(注释3)
  张丹的作品利用不同技术与大量材质的组件交错重构而成,是生命外化的隐喻方式。每个组件都是一个生命体,艺术家则透过一个个的独立生命体,以各种形式,各种不同的技术、材质,多维空间处理,乃至相互交叠,并赋予不同的姿态,在展览中合奏出一部独特的乐章。观众进入“M花园”后,会看到由有机自然中抽取的作品(物)和人工合成的作品(物),再结合各种科技技术如3D打印与感应系统,形成一个似真似假的全新沉浸式体验空间,在互联网年代的今天,我们每天不都面对著各种技术、材质与真实和虚拟空间中不断与各种生命题重叠又错开吗?
  作品《意念花园》中,以现成的健康仪器,和纯天然的石头所转化而成的抽象形式作为切入点,观众将走进一个无论时间、或是生命细胞的生物学形态,均是无始无终的倒错序列的“花园”里。作品中每一个元素都与现实生活形成对应和暗示,都使观者产生或直接、或间接的联想,像细胞之间不断碰撞、生发、变异、繁殖、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未知性。由现成的健康仪器组成的天体不断在上空与世界万物在关照与呼应中产生意义,在互相碰撞中不断地延伸,甚至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蜕变》的创意源自对“行走”的思考,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环境起了决定性作用,张丹利用日常生活中众多的鞋撑子创作出一个声音感应装置,作品组成钟形,人们在不同位置可以听到不同声音,通过声音与环境对话(雪地上,教堂中,建筑工地等)同时通过系列影像从行走入手探索人体内部经络小宇宙循环的方式,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飞机,轮船,汽车,网络,媒体平台是行走的延伸,不同脉络关系在不同空间中碰撞,循环,变异,作品是对社会景观进行切片式的剥离。
  《游记》是张丹通过中药转印等手段表达其对行走考古式的发掘,同时不断的修补着其眼中支离破碎的世界。不断重复着述说生命聚集体表象下的未知,是对生命终结的感受与触摸,在虚空中延续。他不断的在行走中寻找自己的某种文化本体,时间意识消解真实的情景,意义留存于实体的碎片与生存经验的认知中,时间的凝固与意识的流动被某种文化权力所控制、消解。历史在不断误读与似曾相识中徘徊。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是艺术家创作的根基,自然中的树皮、树根、化石、中药等是他创作思维的起点,它们就像精灵缠绕在艺术家的灵魂里。
  展览里的影像部分,他用三个影像作品从现实,无意识,潜意识三个角度对”行走”进行考古发掘式的思考。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行走”是一种搜寻,是一种发现状态中的茫然,是人本性的自然呈现。《行走-抚顺》是艺术家在反复行走中对人与自然的思考。《英国剧场a》则是他用鞋撑子做的无意识表演,《本脚纲目》是从潜意识入手探索某种心灵深处的真实,在与神灵对话中寻找一种乌托邦式的栖息地。
  张丹通过各种技术,以个体劳动,而又极具神性的方式让各种材质交互重叠,转化成为不同的作品形态,成为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带给大家全新体验,全新创制的“无中生有”(注释4)的世界,这种生命外化后的成果,企图让大家去思考我们每个人对自我与世界间共同前进的步伐,同时,期盼能让大家更进一步去探索生命存在的本源问题,我你它为什么存在,为什么成为实在之物,而非一无所有?看完展览后,并不期待观众能立刻得到答案,而是希望大家能籍著行走在“M花园”之间去感受像是现实(都是真实的物,作品材料均来自现实每个人的生活中),又像是虚幻的,无中生有的,全新发掘的多维空间,且更深入地去思考生命的本质。至于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与反省,追问在追求各种物质与虚名时,我们此去目的是什么?你看完这个展览后,上面那些“宏大”的问题真的与你无关吗?大家不如试试再回到一个纯粹的你,只属于你自己的一个纯粹没有杂质的思维空间里,然后再仔细看看、想想......
  注释1:史蒂芬霍金,列纳德蒙洛迪诺,“大设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页7
  注释2:皮埃尔.马舍雷(PierreMacherey),从康吉莱姆到福柯-规范的力量,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页146
  注释3:源自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斯蒂格勒于2015年2月26日至3月9日访问了中国美术学院、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并开设了一系列的讨论班和演讲。以下是同济大学副教授陆兴华对贝尔纳·斯蒂格勒在三校发言中的观点。
  注释4:根据M理论,众多的宇宙是无中创生的。史蒂芬霍金,列纳德蒙洛迪诺,“大设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页6-8

  张丹
  1973年出生
  1996年与1999年分别获得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学士与硕士学位,1999 年留校任教油画系。2016 年调入鲁美当代艺术系,现为当代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
  张丹曾在多地举行个展包括:
  2016 年《无所不在》零艺术中心,北京
  2016 年《冥》高地艺术中心,沈阳
  2015 年《痕迹》香水海美术馆,沈阳
  部分群展包括:
  2018年
  《膺?未来》T20+暨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新西塘越里,嘉善
  《海上丝路.泉州当代艺术展》泉州当代艺术中心,泉州
  《2018 ON Paper · Supreme 》 541 Space,悉尼
  《纸上·至上》青岛天泰美术馆,青岛
  《猎质当代艺术展》郑州彩虹盒子美术馆,中山美术馆,珠海古元美术馆
  2017年
  《东西同行》格拉斯哥美院画廊,格拉斯哥《不同艺见》辽宁美术馆,沈阳 2016 年《大展宏图》c+空间,北京
  《游记》空间站,北京
  2015年《视界.东方》旧金山国际艺术中心,旧金山
  2013年《局外人》奥斯陆大学艺术学院画廊,奥斯陆
  2012年《铸造时代-版画展》,何氏美术馆,沈阳
  2011年《延伸》中法交流展,法国尼姆美术学院,尼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
  2005年到2016期间曾到多个国外高校做交流访问包括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奥斯陆大学美术学院等。作品被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德国沃尔特机构等国内外多家机构及个人收藏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