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葛姆雷
Antony Gormley
“密不可分”
INEXTRICABLE
展出时间
2025年9月2日—11月8日&10月18日
展览地址
Thaddaeus Ropac 首尔堡垒山&白立方首尔画廊
艺术是否能唤起成为更广泛觉知的催化剂?它是否能成为一种工具,让我们认知自身的改变,并尝试将其带入有意识的体验?
——安东尼·葛姆雷
值此第四届弗里兹首尔艺博会举办之际,Thaddaeus Ropac 画廊与白立方画廊欣然呈献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双馆展览“密不可分”(Inextricable)。这是艺术家在首尔的首次个展,紧随其在原州SAN美术馆(Museum SAN)推出的重要项目《绘制空间》和《大地》之后。
展览“密不可分”介入公共领域及其内部庇护空间,探问人类与城市之间错综复杂的纠葛。这种关系已深深镌刻于我们存在之中,正如艺术家所言:“如今,是世界在塑造我们。”展览开幕之际,全球已有超半数人口生活在城市网格之中,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上升至70%。作为一场既是反思亦是挑衅的展览,“密不可分”犹如一个测试场,直面城市构成的物质材料与建造方法,引起身体空间与其周遭环境之间的共振。
安东尼·葛姆雷,《栖居》,2022年。6毫米考顿钢,196 x 229.5 x 230.5 厘米。摄影:Stephen White & Co。© 安东尼·葛姆雷
在位于首尔汉南洞的 Thaddaeus Ropac 画廊,展出的作品聚焦身体的内在状态及其在居家空间中的嵌入性。三件“延展织带”(Extended Strapworks):《栖居》(2022)、《此刻》(2024)与《此处》(2024),突破了身体的边界,向所处空间的边缘延展,揭示房间的正交结构如何影响我们对空间的内在感知。
安东尼·葛姆雷,“密不可分”,2025年,展览现场,Thaddaeus Ropac 首尔堡垒山。摄影:Jeon Byung Cheol。© 安东尼·葛姆雷
这些雕塑以环绕的钢带呈现莫比乌斯带的递归逻辑,将内部与外部折叠为连续界面,消解形体与场域、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其中两件作品跨越地面与墙面,将画廊的线性几何纳入其空间逻辑的主动元素,同时也呼应了建筑的开口,如门与窗如何作为内外之间的媒介。
安东尼·葛姆雷,《家》,2025。8毫米考顿钢,177.5 x 44.8 x 25.6 年。摄影:Stephen White & Co。© 安东尼·葛姆雷
两件“开放砌块作品”(Open Blockworks):《开放茫然》(2024)与《家》(2025),在葛姆雷“砌块作品”(Blockworks)所发展的模块结构基础上进行重新配置,转化为开放的隔间般的框架,使之保持通透并对环境作出回应。这些作品激发着观者的好奇与身体参与。
安东尼·葛姆雷,“密不可分”,2025年,展览现场,Thaddaeus Ropac 首尔堡垒山。摄影:Jeon Byung Cheol。© 安东尼·葛姆雷
位于下层展厅的“绳结作品”(Knotworks)则绘制身体与空间的关系图谱,令人联想到如管道、电路与交通网络等支撑建成世界的连接性基础设施,从而将身体纳入更广泛的网络之中。呼应着葛姆雷的重要装置作品《测试一种世界观》(Testing a World View,1993),展出的每件雕塑均贴合于地板、墙壁或天花板之上。
安东尼·葛姆雷,“密不可分”,2025年,展览现场,Thaddaeus Ropac 首尔堡垒山。摄影:Jeon Byung Cheol。© 安东尼·葛姆雷
在位于首尔清潭洞的白立方画廊中,六件来自安东尼·葛姆雷正持续创作的“掩体”(Bunker)、“光束投影”(Beamer)与“砌块”(Blockwork)系列的雕塑,通过建成环境的语法来转化身体。画廊外,两件真人尺寸的铸铁“砌块”雕塑将身体的静默时刻具像化。“砌块”系列通过铸铁材质的密度,在物理和观念的双重维度上将身体锚定于大地,印证着人体与地球的共生关系。另一件真人大小的来自“光束投影”系列的作品,嵌于画廊玻璃幕墙与内壁的通道,构建起内外空间的辩证连接。在此葛姆雷将观者目光引向“艺术在商业交换橱窗中的处境”这一命题。这些由沿笛卡尔坐标系锁合钢梁构成的“光束投影”系列作品,将身体量感转化为建筑语言的线性表述,质询着相同几何法则如何塑造、制约并编排我们在建成世界中的行为模式。
安东尼·葛姆雷,《停驻 I》,2024年。铸铁,118.3 × 45.1 × 105 厘米。摄影:Stephen White & Co。 © 安东尼·葛姆雷
这些对人类作为都市动物的思考,由展览中一系列最新绘画作品进一步补充。在这些绘画中,身体空间与建筑空间被呈现为共享的感知场域,我们由此凝望向外,眺望光线与更广阔的空间。
安东尼·葛姆雷,《固定 I》,2018年。纸上炭笔与酪蛋白,38.6 x 27.6 厘米。摄影:Chunho An。 © 安东尼·葛姆雷
首尔这座城市为葛姆雷的艺术探索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语境。作为韩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以及与香港、新加坡和台湾并称“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都市,它从战后萧条时期到全球工业强国的戏剧化转变,赫然体现在其垂直蔓延的城市肌理与密集的基础设施中。然而,这一状态也反映了更广泛的全球范式:当今人类多数栖居城市之中,城市地形不仅环绕着我们,更铭刻于我们身上,既塑造着身体的姿态,也勾勒着内心景观的轮廓。在这不断变迁的疆域中,“密不可分”将艺术是为调适身体与栖息地共生关系的媒介,也作为促发我们更深刻认知本质的催化剂。
这是希望能让我们对周遭的改变有更鲜活、敏锐和警觉感受的艺术。这些变化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与灵魂中,也同样显现于身体的姿态之上。展览‘密不可分’直观地具象了如今我们的身体与栖居之所不可分割的关系。
——安东尼·葛姆雷
本次展览在 Thaddaeus Ropac 首尔画廊展出至11月8日,在白立方首尔展出至10月18日。同时,位于韩国原州的SAN博物馆(Museum SAN)也正在展出葛姆雷的大型项目《绘制空间》(至11月30日),以及他与建筑师安藤忠雄的首次合作项目《大地》。此外,葛姆雷还将参加9月5日至11月20日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布哈拉双年展;紧随其后的是他在美国的首个大型美术馆个展,将于9月13日至2026年1月4日在德州达拉斯的纳舍尔雕塑中心(Nasher Sculpture Center)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