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用图像背叛世界的谜语人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5-09-05

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马格利特的作品充满讽刺、矛盾与趣味。他的简洁风格相当独特,能够突破物理与逻辑,在巧妙的构图或背景之中安插易于辨认的形状。马格利特的所有作品都会回归某些主体,包括镜子、半开半合的窗户、开扬的天空及壁纸图案,在画作与现实之间呈现出张力。此类作品通常会描绘破坏自然光学与感知规律的场景。随着时间过去,这些图像成为了马格利特的招牌,使他的创作世界变得更加广阔。

「我认为艺术与精神分析是对立的……我小心翼翼地只画能够唤起世界奥秘的画……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相信精神分析可以解释世界的奥秘。」

——雷内·马格利特

 

保琳・卡皮达斯伦敦珍藏
La Race blanche
估价:1,000,000 - 1,500,000 英镑

跨界的艺术:从音乐封面到戏剧电影

马格利特与他的作品有许多相关歌曲,包括约翰·凯尔2003年的Magritte和保罗·西蒙1983年的René and Georgette Magritte with Their Dog after the War。自1960年代起,马格利特的许多作品都登上了乐队与歌手的专辑封面,包括谢夫贝克乐团(Jeff Beck Group)专辑Beck- ola上的1952年画作《聆听室》(The Listening Room)、艾伦·豪专辑《白日梦》(Pipedream)上的1936年画作《哲人之灯》(The Philosopher’s Lamp),以及作为潘趣兄弟(Punch Brothers)专辑磷光蓝调(The Phosphorescent Blues)封面的1928年画作《恋人》(The Lovers)等等。

RENÉ MAGRITTE, LA PERSPECTIVE AMOUREUSE (1936).
2021年在巴黎以1,525,000 欧元拍卖成交

灵感之源:影响大师的人与事

马格利特与佐洁特·伯婕(Georgette Berger)热烈而长久的婚姻影响了他的一生,伴侣的坚韧对其事业发展有莫大贡献。尽管两人都有外遇,但他们从未离婚。当马格利特开始与行为艺术家舒拉·莱格(Sheila Legge)交往,他让朋友保罗·哥莱纳(Paul Colinet )分散佐洁特的注意力,结果导致了朋友与太太的婚外情。这对夫妇暂时疏远了近四年,但最终和好,并一直相守直到马格利特去世。

马格利特和他的妻子佐洁特·伯婕,1922.
Image Courtesy of Bridgeman Images.

马格利特的母亲受困于精神问题,曾多次尝试寻短,最后在家附近的河中溺水自杀,马格利特当时年仅十四岁。大众曾认为,其母尸体被打捞出水面时,马格利特在场看见她的脸被衣服遮住,因此在许多作品中都采用了这个形象。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不相信他当时就在河边,但这件事无疑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他对帽子的痴迷,也可以追溯到母亲婚前的女帽商人身份。

乔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数年间创作的形而上学作品,空旷得可怕的城市景观、超脱物理的规模,以及神秘的并置可识别物体,极大地影响了马格利特的超现实主义手法。1921年,当马格利特首次看到达基里高1914年画作《爱之歌》(The Song of Love)的复制品时,他流下了眼泪,并描述这件事为「我生命中最动人的时刻之一:我的眼睛第一次看见了思想。」

生活与轶事:布鲁塞尔的纪念与奇闻

马格利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布鲁塞尔度过,布鲁塞尔以其最著名的作品《图象的背叛》为一条街道命名(The Treachery of Images):Ceci n 'est pas une rue,意指「这条不是街」。

雷内·马格利特,约 1965-67。
Image Courtesy of Bridgeman Images.

1920年代初,他曾在一间墙纸厂任职绘图员,在他许多著名画作之中都能找到其痕迹。他还因伪造毕加索、提香和马克斯·恩斯特等大师的作品而臭名远播。数十年后,他在德国占领比利时期间曾为了生存而伪造假钞。

2009年,两名男子持枪打劫马格利特故居的博物馆,偷走了其妻子的裸体肖像《奥林匹亚》(Olympia)。2012年,这幅画因为太过有名且易于辨认而无法在黑市上出售,因此被完好无缺地送回了美国。其估值为110万美元。

此外,马格利特的许多图像已渗透到到很多行业,《驱魔人》(The Exorcist)的著名海报灵感来自马格利特的《光明帝国》(L’Empire des Lumières)。虽然海报是黑白的,而马格利特的画作色彩相对明亮,但这两幅作品都有一种令人困惑、具有威胁意味的内外光组合,海报中的男人戴着一顶圆顶礼帽,可能是借鉴了马格利特的特色形象。

马格利特的《光之帝国》启发了1973年美国超自然恐怖电影《驱魔人》。
Image Courtesy of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IG via Getty Images.

信件中的思想碎片

马格利特在1940年代偏离了他的自然超现实主义美学。在德国占领比利时期间,他短暂地以印象派风格绘画,笔触松散,色彩俏皮,被称为他的「雷诺阿时期」。1947年至1948年则是他的「空白时期」,他使用酸性色彩对比和惊人的并置,创作了一些野兽派自然作品。1948年底,他又回到了战前的超现实主义风格。

马格利特的信件、故事和各种作品,揭示了其内心的自我与隐藏的思想。其中一段笔记显示了他对精神分析的怀疑,以及超现实主义者对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痴迷:「我认为艺术与精神分析是对立的……我小心翼翼,只画能够唤起世界奥秘的画……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相信精神分析可以解释世界的奥秘。」

雷内·马格利特《对话的艺术》 (1950)
WESTIMAGE - ART DIGITAL STUDIO

虽然马格利特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主力之一,但他的作品亦影响了采用不同风格和方法的艺术家,特别是波普艺术。他的干净美学和对日常物品的处理,影响了埃德·鲁沙(Ed Ruscha)、安迪·沃荷(Andy Warhol)、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等人的作品;然而,马格利特驳斥了这种连系,并批评波普艺术对「现实世界」的呈现。洛杉矶艺术博物馆2006年的展览《雷内·马格利特与当代艺术:图像的背叛》(René Magritte and Contemporary Art: The Treachery of Images)探讨了马格利特的作品对战后美国与欧洲艺术家的影响。

保琳・卡皮达斯伦敦珍藏
Tête
估价:300,000 - 500,000 英镑

保琳・卡皮达斯伦敦住所

马格利特在许多画作中运用了文本来探索视觉符号的结构,以及感知在艺术与语言中的作用。他最著名的作品《图像的背叛》就是例证。该画在短语「Ceci n ' est pas une pipe」(意为「这不是烟斗」)上方放置了一个烟斗,让观众直面呈现手段,以及与真实客体有矛盾的图像与文字。

1967年,马格利特死于胰腺癌,享年68岁,安葬在布鲁塞尔的斯哈贝克公墓。他一直工作到去世,留下了一幅未完成的画作——很可能是一位年轻德国收藏家委托创作的。这幅未完成的作品一直放在马格利特家中的画架上,直到1986年佐洁特·伯婕去世。


拍卖详情

伦敦苏富比

「Pauline Karpidas:
The London Collection Evening Auction」
拍卖:
北京时间9月18日 凌晨1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