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下午3点,陈伟才 X 青海 个人项目展《左边是黄河 么啊哟|右边是石崖 么噢哟》即将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多勒仓举行。
本次展览由大浦当代艺术馆出品,崔付利担任策展人,乌合小众艺术小组、西宁当代、大浪当代美术馆、青海百灵鸟餐饮管理公司、青海意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青海省雕塑家协会、四川郎酒集团公司作为项目配合,解涛负责交通联络。
文|崔付利 苏男初
任何深刻的艺术实践,都是对其所在时代艺术本体的诘问与回应。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多次间断性接触交流,今年秋季《陈伟才 X ⻘海个人驻地项目》终于得以落地实施。艺术家与大浦当代艺术馆共同策划经营的本次展览,远非一次寻常的在地性工作或景观再现,而是一场旨在解构雕塑的物性、重塑创作的时间性、并重新界定艺术机构功能的综合性艺术实践。展览主题《左边是黄河 么啊哟 | 右边是石崖 么噢哟 》,直接挪用了西北民歌 "青海花儿" 仓啷啷令的开篇歌词。歌词所呈现的 “黄河、 石崖” 等地理特征恰好对应着项目展览场景的地形地貌,不仅如此还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本项目核心方法论的关键隐喻:一种在广袤时空坐标中,通过自我身体直觉进行定位与回应的在场性诗学。
陈伟才的 "即时雕塑" 实践,深植于后现代极简主义以来对雕塑物质性与过程性的探索脉络。他拒绝现代主义那种追求形式自律、永恒不朽的纪念碑性,转而拥抱一种脆弱的唯 "物" 主义。他的创作行动,是一种海德格尔式的 "在世存有",强调 "⼈" 与 "物" 在具体语境下的偶发相遇与相互生成。艺术家并非万物的主宰,而是与材料平等的协作者。他将创作归于直觉与意外,实则是将主体性让渡给环境本身,使广义广阔的自然成为真正的创作主体。其作品从生成到消解的短暂生命周期并非其缺陷,而是其核心念:它是对熵的接受,对永恒这一西方艺术核心迷思的彻底扬弃,并在此过程中,揭示出时间本身才是雕塑最本质的材料。
本次驻地项目陈伟才创作区域非常广阔,包括环青海湖周边的海东市、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泛共和盆地的龙羊峡镇、铁盖乡、贵德县以及西宁市区的不同位置。 大浦当代艺术馆和当地 "乌合小众艺术小组" 一直提供着条件支持的同时,还展开着不同方向的独立工作。 陈伟才还与本土艺术家、艺术机构、大学公共空间、企业展开了广泛地合作交流, 工作内容生产和工作线索极其清晰充沛,其中还包括在自然村落的农牧民家里共同起居,进行城市分享会、讨论会、地方美食沙龙,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回族街区、博物馆、藏族传统文化地标等多种活动。
本项目最富学术价值的突破点之一,在于大浦当代艺术馆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及其与艺术家创作理念、作品气质的深刻同构。陈伟才的 "即时雕塑" 从自然中取材,并终将归还于自然,其存在具有内在的、预设的临时性。大浦当代艺术馆的介入,并非以传统的永久性白立方空间去收编、固化这些作品,而是以一种极具洞察力的机构自觉,创造了另一种与之共振的临时性架构:在人迹罕至的无名高地,开幕式当天陈伟才将考虑不同的创作地点差异、规划布局关系、作品类型的代表性筛选以及主观愿望等多种因素指认三个具体建设位置,六名着装规范的技术工人将搭建起三个 "轻系统建筑",每个白盒子空间体积为 14.4立方米。这些 "违章建筑" 本质上似乎也是机构所创作的一件 "即时性制度雕塑" 。它不是一个坚固持久美术空间,建筑师设计了一个由工业材料 "钢结构和阳光板" 构成的仪式性场域,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框定、衬托、尊重并最终告别那些同样短暂的艺术瞬间。
更具颠覆性的是,这些临时建筑在开幕当日活动结束之后夜幕降临,就会被工人及时拆除,最终回归库房。此刻空间存在过程完成了从规划、建构到解构的完整观念闭环;艺术机构的实践与艺术家的创作,在两条不同的时间轴线、工作逻辑层面达成了完美并列的脉络关系,从开始的激烈讨论、同步并行、直至展览终结。艺术家的作品在自然中消解,艺术的 "场馆" 在仪式落幕中拆除。艺术家和机构共同演绎了一场关于 "存在与消逝" 的双重奏。大浦当代艺术馆通过这种自我否定的激进姿态,实践着一种自我消解的制度性,它不再是永恒的担保人,而是成为了一个与艺术家同频预谋的临时性伙伴,一个生成意义后便果断退场、不留痕迹的 Coupling。这次事件标志着一种新型机构伦理的诞生:即机构能够以其自身主动介入的姿态,剥离永恒的幻觉,从物质耐久到动态适应,真诚地拥抱时间性的消解与重构,呼应和支持艺术的瞬时性"意义",从而成为艺术发生真正的助推器与同行者。
本次展览所呈现的,并非凝固的造物,而是一场艺术事件的遗迹与索引。它们是通往那片土地、那些时刻的路标。在此,我们邀请你不再以凝视 "物体" 的方式,而是以更加直接阅读"事件"的方式,步入陈伟才与大浦当代艺术馆共同缔造的这场 "临时剧场" 。在 "我 " 的左边与右边,在黄河与石崖之间,在青藏高原群山环绕的纯净远阔之地,在天地之间去阅读艺术家如何将身体交付直觉?机构 如何以工业生产的临时性操作呼应艺术创作即时性?我们如何感知当代建筑空间存在的时间的温度,以不同的视角度过平庸的日常,建构不同的记忆与故事,包括系统内所 有生命与非生命要素的相互依存,或许这才是更为重要的。
千帆过尽,风轻云淡。当高原长风吹过亘古的黄河与石崖,古老的花儿旋律仍在空气中流转。一切雕塑终将成为风的一部分,一切建造终将归于最初的寂静。而艺术如同种子,恰在 "⻛" 交会的瞬间,完成了对永恒的轻盈叩问。
贵德县 · 海南藏族自治州 2025.09.06
多勒仓村 · 海南藏族自治州 2025.09.07
讨论轻系统建筑方案 · 建筑设计公司 · 西宁 2025.09.08
项目开幕场地 · 多勒仓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网络卫星地图 2025.09.08
轻系统建筑方案 主要材料:矩型钢管、乳白色PC阳光板 2025.09.08
陈伟才个人作品分享会 · 西宁 2025.09.09
海晏县 · 海北藏族自治州 2025.09.10
刚察县 · 海北藏族自治州 2025.09.10
青海湖 · 刚察县 · 海北藏族自治州 2025.09.11
唐乃亥沟 · 海南藏族自治州 2025.09.12
龙羊峡 · 海南藏族自治州 2025.09.12
龙羊峡 · 海南藏族自治州 2025.09.13
德胜村·海南藏族自治州 2025.09.13
德令哈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2025.09.14
西宁街头 2025.09.15
青海省博物馆 · 西宁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