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从双年展到大师展,近期新加坡展览推荐

来源:99艺术网 2025-09-19

 

1

新加坡双年展 2025:初心
展期 10月31日 - 2026年3月29日
地点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39 Keppel Rd #01-02 Tanjong Pagar Distripark, Singapore

2025年新加坡双年展“初心”(Singapore Biennale 2025: Pure Intention)将在多个场馆和公共空间呈现当代艺术,邀请各界观众体验新加坡的多重层次——这些层次由所有参与其历史的人们共同构建,共同缔造了这座既充满精心规划,又不乏探索、惊喜与有趣的并置的城市。

通过探索日常环境中的艺术,本届双年展将引导观众以全新的眼光和视角审视新加坡熟悉的空间,关注那些塑造了我们环境与都市生活的仪式、历史、生活经验和期许。

作为新加坡建国60周年(SG60)庆典的一部分,本届双年展将为新加坡人民提供一个契机,反思国家的历史里程碑与共同愿景,同时构想未来的多种可能。

双年展将深入各类空间,从由前殖民及殖民时期地标改造而成的公共区域,到被重新规划为休闲用途的绿地;从居民社区和生活空间,到已演变为新加坡多元社群社交空间的购物中心。

 

2

布面油画,65.2 x 81.4 cm

The Singapore Masters Show: From Monet to Condo
展期 10月3日 - 11月3日
地点 新加坡奥佩拉画廊

展览汇聚了20位现代与当代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艺术家的作品。展出艺术家包括: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基思·哈林(Keith Haring)、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等。

从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光影氛围到乔治·康多(George Condo)的解构经典主义,这场展览呈现了一条跨越数代的创新脉络。它汇聚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他们在各自的艺术旅程中,以不同方式重塑了现代与当代艺术的语言。

 

3

微宇宙:咫尺之亲
展期 9月13日 - 10月18日
地点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新加坡空间
新加坡乌节路402号德辉大厦6楼

展览展出国内外四十多位艺术家的众多代表系列作品。

艺术往往被视为一种需要保持距离的观赏对象。从文艺复兴时期宫殿的宏伟厅堂,到现代画廊的白盒子空间,展览空间的历史始终强调观者一眼尽览整体构图的能力。这种远观方式推崇比例、对称与形式的整体统一,将艺术塑造为可被瞬间把握的图像。然而本次展览提出了另一种观看之道——它始于贴近而非疏离,邀请观众向前一步,驻留于咫尺之间,让隐密世界徐徐展现,宛若耳畔低语。

 

4

赖宇通:野狗
展期 8月30日 - 11月2日
地点 香格纳新加坡,吉门营房, LOCK路9号02-22

此次展览展出艺术家全新系列作品,以他与一群流浪狗的相遇为核心,邀请我们重新审视与存在于我们生活环境边缘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并反思艺术家本人在过去数月内与这些流浪狗的互动和经历。

 

5

同在一起 Sama Sama
展期 至9月28日
策展人 王若冰
地点 白石画廊新加坡空间
39 Keppel Road, #05-03/06 Tanjong Pagar Distripark, Singapore 089065

展览汇聚60位本地当代艺术家及团体,呈现逾80件作品,通过艺术家们的多元创作,展现新加坡社会的多样性与凝聚力,并共同回顾这座城市国家在历史与文化发展中的演进轨迹。

 

6

执守(空间)
展期 至11月2日
艺术家 MARCIN DUDEK, AKI HASSAN, JUSTIN LOKE, NOOR MAHNUN (ANUM), MARYANTO, XUE MU
地点 Yeo Workshop
47 Malan Road, Lock Road 01-25, Singapore

展览汇集了六位横跨绘画与雕塑媒介的艺术家,通过素描、绘画、雕塑、综合媒介及装置等多种形式,共同诘问着那些塑造了当代生存状态的、无论是可见还是不可见的体系。他们刮开主流框架的表层饰面,揭示其内在的裂痕,并重新想象栖身于这些罅隙中的新方式。在这些作品中,意义、场域与自我被不断地重新定义。在每一位艺术家的手中,材料、姿态与凝视都化为静默而有力的工具,用以解构并重建支撑、血缘、联结与抵抗等概念。

 

7

软实力(Soft Power)
展期 至10月18日
地点 Sundaram Tagore Gallery
5 Lock Road 01–05, Gillman Barracks, Singapore

展览“软实力”汇集了全球一众艺术家的绘画、雕塑与摄影作品。他们运用艺术所具有的变革之力,放大边缘化的声音,尤其是女性以及来自代表性不足的文化群体的声音。

“软实力”是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于20世纪80年代末普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种通过说服而非胁迫或武力来施加影响的能力。软实力通过战略性地运用叙事而非空谈来建立联结。在政治领域,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资产构筑于文化教育交流、外交手腕以及理想与价值观的推广之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