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嘉宾合影
2025年10月17日下午,第三届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国际涂鸦·街画年度展“释放的描绘”在西财天府学院美术馆正式启动。
本次展览由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设计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主办,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西财天府学院美术馆承办,成都市公共艺术学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创意创新联盟、四川省平面设计师协会协办,钟成担任出品人,俞可担任总策展人,蒲果毅担任艺术总监,何桂彦、鲁虹、吕澎、邵舒、晏燕担任学术委员,张大力担任学术支持,水贵担任涂鸦·街画文化支持。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副校长钟成
活动伊始,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副校长钟成代表学校致辞时指出,本次展览不仅是艺术呈现,更是对城市文化、青年表达与视觉文明的深度思考,她强调涂鸦已成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 “视觉语言”,其发展见证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精神姿态。钟校长提到,西财天府学院重视公共美育,连续三年办展,旨在借涂鸦艺术助学生平衡 “自由与规范”,提升公众艺术感知,培养学生反思与创造能力。并期待展览成为校园文化名片,推动艺术走进公共生活,激发学子对文化多样性的思考。

本次展览总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俞可
随后,本次展览总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俞可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理念与目标。他认为,本次涂鸦展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主动的实践——试图用创作同步发生的、鲜活的现场,以涂鸦为方法,书写一部动态的、开放的新型城市文化样本。并希望通过这次实践,从“作品史”走向“事件史”,从“权威书写”走向“公共书写”,从“回顾历史”走向“预演未来”,以此回应何为艺术的现场?美术馆的边界在哪里?谁有权书写公共文化的历史?等根本性问题。“这是一场以城市空间为载体,以公众为合著者的‘元展览’。它试图证明:艺术不是城市现实的事后描述,它可以同步发生,成为塑造城市性格的积极力量;文化的书写者不必是远方的权威,他可以是你,是我,是每一个穿行于街巷的个体;城市的历史形态也不必是官方的编年史,它可以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在城市肌理中持续生长、覆盖、再生的活性对话。我们不仅回顾涂鸦的过去,更以展览为线索,共同讨论并介入城市文化的现在与未来,这也是艺术教育的思考之旅。”

参展艺术家简杰
参展艺术家代表简杰发言时回忆起二十多年前在武汉街头创作涂鸦的经历,他感慨到,三十年来涂鸦从 “匿名呐喊” 变为多元表达,当下更需守住“敢对世界说真话”的本质——无论在街头还是美术馆,涂鸦始终是个体确认都市存在、连接大众认知的桥梁,是个体与城市对话的窗口。他认为,本次展览中街头涂鸦者与学院派艺术家的碰撞,并非 “驯化”, 而是为涂鸦增添新的活力。谈及这次的作品时,他表示涂鸦的那串电话号码如同 “邀请函”,期待观者通过这一方式展开交流,打破创作者与观众的边界,延续关于艺术本质的对话。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美术馆馆长蒲果毅
最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美术馆馆长蒲果毅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筹备过程,并宣布“释放的描绘”第三届西财天府学院国际涂鸦·街画年度展正式启动。蒲馆长讲到,本次展览从启动到最终呈现,将汇集来自全国各地和10余个国家的涂鸦写手、街画艺术家及卡通艺术家50余人。这场“涂鸦进行时”的独特展览模式,也是涂鸦·街画的艺术特色与魅力所在。当西财天府学院美术馆逐渐变得色彩缤纷时,这里成为了美育教育的场所,为学院实施全校美育拉开了序幕。





展览现场
据了解,本次展览并非单纯的艺术呈现,而是聚焦城市文化、青年表达与视觉文明的深度思考。涂鸦艺术从街头走向公共空间、从城市墙面走进艺术展馆,完成文化意义迁移,成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 “视觉语言”,其发展与中国城市更新、社会转型相伴,见证了年轻一代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姿态。






展览现场
同时,展览所汇聚的艺术界学院派代表与街头亚文化坚守者,通过身份流转与场域互换的并置实验,探寻艺术本质,梳理中国涂鸦艺术三十年发展的文化外延,捕捉城市更新、青年亚文化兴衰等文化现实碎片。未来数月,观众可在此感受涂鸦艺术的魅力,思考其在全球化与本土化、虚拟与现实交织背景下的发展可能。

活动海报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3月20日。启动之后,还将继续呈现丰富的内容,敬请期待。
(文字:晏英豪 图片: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