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以下简称“大奖”)获奖结果正式揭晓。经过为期数月的作品征集与多轮专业评审,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吴晨凯凭借作品《桃花源记》荣获校园组“大华银行年度最具潜力艺术人才”;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张龙以《云逸九歌》获得校园组金奖;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研究生刘钰以《南山印迹》摘得校园组银奖。新锐艺术家组中,青年艺术家文晢凭借绢本设色作品《神的游戏》荣膺“大华银行年度新锐艺术家”。

2025“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入围作品展展览现场.

吴晨凯《桃花源记》

张龙《云逸九歌》

刘钰《南山印迹》

文晢《神的游戏》
本届大奖在延续前两届对水墨艺术当代表达与语言革新的探索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青年创作者的文化自觉与艺术思考。大奖通过“校园组”与“新锐艺术家组”的双轨并行机制,聚焦艺术创新与国际视野,鼓励青年创作者打破媒介与地域的界限,推动水墨艺术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焕发新生。

2025“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入围作品展展览现场
拓展国际视野,推动艺术对话的可持续生态
大华银行大中华区副主席,大华银行中国董事叶杨诗明女士表示:“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延续文化,更在于不断激发新的对话与连接。今年是大华银行集团成立90周年,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大华银行在精进业务发展的同时,始终致力于回馈社区,扶持本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正如我们支持企业的国际化拓展一样,我们希望以艺术为媒,持续构建一个开放、专业、国际化的舞台,让更多具有思维深度与创作活力的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在国际舞台上被看见、被认可。”




2025“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入围作品展展览现场
自2023年将大奖引入中国内地以来,大华银行持续深化赛事的专业维度与国际影响力,从奖项评选、展览呈现到跨区域合作,搭建起“创作—展示—对话”的完整机制,推动水墨艺术从学院体系走向更广阔的创作现场与艺术认知。今年大奖的颁奖典礼继续于2025 FutureLab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FutureLab)现场举行。获奖及入围作品也将陆续在FutureLab及大华银行艺术空间展出,并有机会前往中国香港及东南亚的合作机构进行展览与交流,进一步拓展其国际影响力。



2025“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入围作品展展览现场
作为连续三年的大奖战略合作伙伴,FutureLab在赛事筹备、作品征集、评审与展示等环节中提供了全方位的专业支持。本届评委会继续由艺术家张子康;艺术家陈侗;艺术家邱岸雄;出版人、批评家、策展人吴蔚;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组成,从学术高度与当代视角为赛事把关,确保评选的前瞻性与专业深度。




2025“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入围作品展展览现场
校园组
本届校园组的获奖作品在媒介拓展与观念建构上呈现出鲜明的当代特征,充分体现了青年艺术家以个体感知回应传统命题的创造力,同时展现出他们在国际化语境中对艺术语言的自发探索。与前两届相比,今年的获奖作品更加注重在笔墨训练与当代观念之间建立张力十足的对话,揭示了艺术新生代对文化根脉的自觉与对未来的敞开。
本届“大华银行年度最具潜力艺术人才” 获得者吴晨凯的《桃花源记》是一组由十二联电子屏组成的定格动画影像装置。作品通过对传统文化母题的陌生化处理与时间叙事的展开,将“乌托邦”意象转化为当代思辨性话语。艺术家以数字媒介激活古典文本的能量,使其与现实社会的张力产生共鸣,彰显出技术与观念交织下的强大创造潜能。



吴晨凯《桃花源记》
本届校园组金奖获得者张龙的《云逸九歌》以文学经典《楚辞·九歌》为灵感,运用纸本水墨的笔法与形式语言,对古典文本进行了诗意化重构与图像化重读。作品通过形式重组、文化意象的再编码与观念互融,使传统精神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的视觉生命,展现出兼具学术厚度与艺术张力的创作能力。



张龙《云逸九歌》
本届校园组银奖获得者刘钰的《南山印迹》则以个人化的自然经验为切入点,探索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观照。艺术家以细腻的笔墨将“从主动观看到被动置身”的自然体验具象化,构建出富有诗性和反思力的图像空间,体现了在现代都市生态下对“自然”这一母题的深刻审美转译。



刘钰《南山印迹》
总览本届校园组的获奖作品,无论是数字媒介的融入,还是笔墨语言的重构,都体现出新一代艺术家在承续与突围、回望与前行之间展开的多维探索。这些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语汇的再现,而是在方法论层面推动水墨艺术的语言更新,映射出当代青年艺术群体对于文化、技术与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与创造力。
新锐艺术家组
新锐艺术家组的参选艺术家由评委会推荐,代表着当代青年创作者在专业艺术道路上的前沿探索。本届“大华银行年度新锐艺术家”获得者文晢及其获奖作品《神的游戏》以绢本设色与矿植物颜料为媒介,在深厚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引入独特的图像构成方式,突破了绘画的平面性边界。艺术家通过对当代视觉机制与权力结构的反思,构建出充满思辨精神与思维深度的视觉叙事。作品在材料与技法的交融中展现出观念的锐度,在形式创新与文化话语的重塑中提出了具有当代艺术意义的思考。


文晢《神的游戏》
艺术家推荐评委陈侗表示,文晢以深厚的笔墨功底和敏锐的当代意识,突破了中国画尤其是工笔画在题材与表现范畴上的既有界限。他的创作在科技、游戏与绘画之间架起了一座富有张力的桥梁,使作品在媒介与观念层面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的探索,展现了他对艺术语言重塑的清晰目标与独特路径,也标志着当代水墨在观念与方法论上的一种重要延展。
文晢的创作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年艺术家材料实验、技术融合与观念构建上的前瞻性,也揭示了水墨艺术在国际语境中的潜在张力与开放性。他的作品通过影像艺术让笔墨传统与当代现实对话,突破了水墨的形态边界,在方法论层面提供了传统艺术媒介转型的新范式,也为水墨艺术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新的参照维度。
国际舞台与未来展望
“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自2023年落地中国内地以来,经过三年的探索与耕耘,已逐步构建起开放、专业与多元兼容的赛事机制,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年来,大奖在创作引导、学术推动与国际传播等层面不断拓展影响力,成为观察当下青年艺术创作动态与媒介转向的重要窗口。今年的参赛与获奖作品中,愈发鲜明地呈现出年轻艺术家在艺术语言、媒介实验与观念建构上的新方向与新风貌,彰显了大奖在激发艺术创新、培育青年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印证了其在当代艺术生态中的独特价值。
在艺术格局不断演进的今天,大华银行始终坚信青年艺术力量的价值与潜能。作为连接传统与未来、本土与国际的重要桥梁,“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正以更加开放、前瞻的姿态,激发艺术对话的新能量,引领水墨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的探索方向,推动其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5“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 入围作品将于10月31日起,陆续在本届FutureLab现场与大华银行艺术空间内展出,为公众呈现一场融合传统精神与当代表达的艺术盛宴。
2025“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入围作品展
地点:第六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 | 西岸艺术中心A馆
展期:2025年10月31日 – 2025年11月2日
地点:大华银行艺术空间 | 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路116号128号1层
展期:2025年11月28日 - 2026年2月27日
大华银行与艺术
作为亚洲艺术的坚守者,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大华银行便开始支持本地艺术发展并开始收藏艺术作品。今天,大华银行的艺术典藏收集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创作。
大华银行以艺术连接社区,并借此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亚洲艺术的坚守者,大华银行通过一系列特色的视觉艺术项目、艺术合作和社区艺术活动等形式,为公众提供更多接触艺术的机会。
“大华银行年度绘画大赛(UOB Painting of the Year)”是大华银行的旗舰视觉艺术项目,旨在发掘和培育本地艺术人才。自1982年在新加坡首次举办以来,这一赛事已陆续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推出。该赛事不仅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艺术比赛,也是东南亚最负盛名的年度艺术竞赛之一。同时,大华银行也携手赛事获奖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为来自弱势群体或者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举办艺术工作坊,学习绘画知识与技巧。
大华银行「艺・坊」于2015年在中国香港成立,现为香港注册慈善机构。秉承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大华银行「艺・坊」透过举办外展活动、年度艺术比赛和各类型的艺术合作项目,务求让公众有更多机会接触艺术,培育艺术人才,以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元素,令艺术在社区中发光发亮。
大华银行艺术空间于2018年11月在上海正式启幕。作为大华银行重要的艺术推广平台和跨文化交流的纽带,大华银行艺术空间是首个由在华外资银行开辟的独立艺术空间。除展览外,大华银行也定期举办艺术活动,开展与艺术相关的社区对话。截至2024年12月,该空间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余场艺术展、艺术工作坊和对谈,并先后邀请了五位国内外艺术家,在此完成驻地创作。
大华银行中国
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大华银行中国”)是大华银行有限公司(简称:“大华银行”)的在华全资子公司,拥有中国本地法人银行资格,于2007年12月18日注册成立,总部设在上海。大华银行中国目前已在中国的主要城市拥有十多家分支机构,综合财务实力获惠誉A评级,中诚信AAA级。
大华银行中国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以创造长远价值为目标,与时俱进,勇于担当,对客户始终诚挚如一,信守相伴。大华银行中国专注于联结东盟内外各方力量,共建惠及个人和企业的美好未来。
通过集团首屈一指的区域化网络,大华银行中国帮助企业开启东盟市场新商机,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客户洞察,贴合每位客户独特需求及不断变化的偏好,为其度身定制服务体验和解决方案。大华银行中国致力于共筑商业可持续未来,因此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共融,对环境带来积极影响,推动经济的增长。大华银行中国坚守对社区和利益相关方诚挚如一的承诺,矢志做严谨负责的金融服务机构,坚定不移地支持艺术发展,并在儿童和教育的领域推动社会发展。



























